電廠化學水處理論文參考範文

  為了確保電廠的正常運轉,就必須重視做好化學水處理,防止其對裝置造成過大危害。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火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

  摘 要:社會的發展對電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相應地就要求電廠更加快速高效的運轉,發展新型優良的火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是保障火電廠正常執行和滿足社會對電力能源需求的前提。基於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在電力生產及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文章簡要闡述了火電廠中化學水處理技術的特點,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旨在促進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的發展。

  關鍵詞:火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發展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電力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這對火電廠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既要保證火電廠的安全環保運行同時又要生產出更多的電力能源來滿足社會對電力的需求是當今火電廠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火電廠中的化學水處理過程是電廠生產執行的重要環節,因此,對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文章旨在探討火電廠中化學水處理技術的現狀,期望推動化學水處理技術的發展。

  1 火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的特點

  火力發電廠電力生產過程中化學水的處理過程一般包含水的預處理、脫鹽,鍋爐爐水處理,凝結水處理,迴圈水處理和廢水處理等系統,在這些系統中對水的處理涉及到的關鍵技術即稱之為火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伴隨著火電廠的發展要求,化學水處理技術在不斷地進步,其發展形勢在整體上呈現出一定的特點。

  1.1 集中化

  傳統的火電廠化學水處理系統中,裝置體積龐大、分佈散亂,如裝置出現故障,不利於及時排查隱患和解決問題。因此,將化學水處理裝置進行集中化佈置是符合電廠發展要求的。化學水生產方面的集中化控制是將以往分佈散亂的生產系統整合成一套控制系統,實現自動化控制。處理裝置的集中化提高了電廠的空間利用率,縮短了檢修裝置和排除安全隱患的時間,並且將電廠化學水處理過程進行集中化、自動化控制能向技術人員提供實時線上的監控資料,便於操作人員準確地把握操作資訊,保障化學水處理系統的安全執行。

  1.2 多元化

  時代的進步對行業的發展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火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也經歷了許多的改進,呈現多元化發展的態勢。科技的發展使得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基本已放棄以混凝過濾、酸鹼中和為主要處理方式的傳統技術,膜處理技術的發展、樹脂技術的進步為化學水處理方式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微生物技術的提出也革新了化學水處理模式。總體上而言,新技術正不斷地應用到電廠化學水處理當中,以期獲得更好的化學水處理效果。

  1.3 環保化

  隨著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國家對環境保護方面越來越重視,電廠在環保方面也不能忽視,這將是火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的關注重點。在電廠化學水處理過程中,我們要避免使用有毒有害、對環境造成汙染的藥品,可以採用像微生物技術這類幾乎不使用化學藥品的技術來處理電廠廢水;在水的使用過程中倡導迴圈利用的理念,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節約用水;在電廠廢水排放方面,要將廢水經處理達到國家標準之後再排放。

  2 火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存在的問題

  火電廠化學水處理系統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其中水的質量,水處理裝置的佈局和廢水的排放等都會影響電廠的安全生產。雖然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在不斷地進步,但目前火電廠化學水處理過程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2.1 水質不良

  原水進入到電廠需要經過化學水處理工藝的預處理系統,如果處理技術不完善,那麼進入到鍋爐等裝置內的水中鈣鎂等離子的含量就會比較高,長期使用這種水會在鍋爐的內側形成厚厚的水垢,水垢的導熱效能很差,容易造成鍋爐的受熱不均勻和降低其散熱性,常年累月的使用這種鍋爐,某一時刻會出現鍋爐區域性熱量非常高的現象,而此時熱量又不能及時散發出去,就會出現鍋爐發生爆管的危險。

  2.2 裝置腐蝕

  火電廠化學水處理中的裝置腐蝕主要包括酸鹼儲槽橡膠墊層的腐蝕、廢水儲池內壁腐蝕,酸、鹼、廢水管道腐蝕等,橡膠墊層和內壁的腐蝕是因為電廠儲液中存在的苯環鹵素取代物對其材質具有一定的溶解作用,水處理管道長期與酸性廢液或鹼性廢液接觸,這種接觸會逐漸的侵蝕管道的材質,導致滲漏等現象的出現。

  2.3 排汙問題

  火電廠化學水處理中的排汙問題涉及到兩個方面,一是汙水回收利用,二是環保問題。火電廠化學水處理後的部分排汙水含鹽量還較低,可以進行回收利用,但是迴圈利用次數過少會使水資源利用率降低,次數過多會富集有害物質,對管道裝置的腐蝕程度加大。一般而言,排汙水中含有大量的汙染環境的物質,直接排放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必須對排汙水進行處理後才能排放,但是排汙水的處理成本比較高,加重了企業的負擔。

  3 火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的創新進展

  3.1 膜分離技術

  膜分離技術是以高分子薄膜為介質對溶質或溶劑進行分離提純。膜分離技術具有高效率、低能耗、易操作的優點,在水處理過程中可實現對廢水的回收利用及對有用成分進行回收的特點。火電廠傳統的提升水質的工藝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裝置,而這些裝置佔據了電廠比較大的空間,使用膜分離技術不僅可以為電廠節約這些成本,還能向電廠提供更優質的用水。電廠化學水處理系統使用膜分離技術可以快速地除去水中的雜質和汙染物,膜分離技術中包含超濾膜、微濾膜和反滲透膜等不同的型別,這樣方便工作人員在化學水處理過程中可以根據雜質的尺寸來選取不同的膜進行分離,為水的質量提供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反滲透膜具有很強的選擇性,基本上只能允許水分子通過,而其它離子等雜質則被阻隔在外,其除鹽率高達98%以上,這樣的好處是大大減輕了後續除鹽裝置的負擔,降低了酸、鹼使用量。電廠經迴圈利用後的廢水,通常鹽類和重金屬含量較高,使用傳統的汙水處理技術是不能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的,而使用膜分離技術可以有效地將有害成分分離出來,實現綠色排放。更重要的是,膜分離技術易於實現自動化操作,在保證電廠能高效使用優質水的同時,還能為電廠節約生產成本。

  3.2 FCS技術的應用

  FCS技術是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其基本任務是保證本質安全、負責危險區域、控制易變過程和應對難於對付的非常環境,這樣的理念完全符合火電廠化學水處理系統的模式。火電廠化學水處理系統存在裝置分散,取樣困難和實時監測難度大的問題,而FCS技術的開放性、自動化和可相互操作的特點恰能解決火電廠化學水處理系統中存在的問題。FCS技術將火電廠化學水處理過程中原有的操控系統分解後進行重組構建,降低了人為干擾因素,這樣大大地提高了每一個控制終點的精確度。目前電廠水處理系統使用FCS技術已經實現了機組凝結水系統的自動化執行,既保證了安全生產的可靠性,又提高了裝置執行的速度。FCS技術的應用,不僅減少了人力資源的投入,大大地降低了電廠化學水處理系統的成本,而且還使得化學水處理系統實現了遠端遙控、實時監測,對於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得到及時的反饋,便於有效地解決處理。

  4 結束語

  文章對火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的特點、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創新之處進行了討論。可以看出,在火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創新方面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還是不容忽視的。在以後的工作當中,我們仍要以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斷革新火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為電廠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尉紅霞.燃煤發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及其發展[J].山西化工,2016***4***:65-66.

  [2]吳雅琴,楊波,申屠勳玉,等.膜整合技術在高含鹽廢水資源化中的應用[J].水處理技術,2016,42***7***:118-120.

  [3]胡佳怡.化學水處理程式控制故障分析及改進[J].電力與能源,

  2016,34***3***:300-302.

  [4]曲忠勇.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應用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96.

  [5]王春,王萍.高硬度反滲透濃水處理技術[J].華電技術,2015,37***2***:24-26.

  篇2

  探討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

  【摘 要】我國一些地區水資源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節約用水成為社會發展所必須面對的問題。火力發電廠是一個耗水大戶,為 1.0 m3/***S・GW***,其中迴圈水冷卻塔的耗水量約佔整個電廠耗水量的60%以上。本文探討了電廠化學水處理的特點及工藝應用技術,以期為電廠水處理方面提供借鑑。

  【關鍵詞】電廠;化學;技術

  1 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特點

  1.1 裝置佈置集中化

  根據裝置的功能對其進行分類是傳統電廠化學水處理系統的常用佈置方式,由於該系統種類繁多,每次佈置都需要佔用較多空間,且分散狀態下的裝置在生產過程中會造成很大的不便,管理過程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集中化的化學水處理系統則很好地避開了這些問題,由於其對執行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了優化,裝置在佈置上具有立體性、緊湊性以及集中性等特點,對節約廠房面積、縮小儲存空間等十分有效,同時系統的集中化佈置能夠促進裝置之間的良好配合,裝置的綜合利用率得到了提升,系統的執行管理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改善。

  1.2 生產控制集中化

  集中化電廠化學水處理系統能夠將各子系統融合為一套綜合性的控制系統,利用可程式設計的邏輯控制器以及上位機的二級控制結構,使整個化學水處理系統真正實現檢測、控制以及操作環節的集中性。其中,可程式設計的邏輯控制器用來採集和控制裝置中的資料,上位機和PCL之間的資料通訊介面能夠滿足通訊的需求,以達到連線各個子系統的目的。

  1.3 工藝多元化

  傳統的電廠水處理系統模式較為單一,當前卻在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隨著化工材料的不斷髮展,各種新型的處理工藝在水質處理過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多樣化的工藝效果的出現,使化學水處理的水平不斷得到完善。

  1.4 檢測方法向著科學化發展

  近年來,化學水處理工藝和檢測手段都在不斷進步,科學化的檢測方法和處理方式備受大家追捧。化學診斷方式的出現,不但起到了事前防範的作用,線上診斷以及痕量分析模式的出現都使檢測診斷技術日趨成熟,機組的執行安全得到了合理保證,事故的發生頻率也由此得到了有效控制。

  1.5 以環保和節能為主要方向

  環保問題己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發電廠汙水的處理也隨之向著綠色的方向發展。作為水資源的消耗大戶,電廠應該做到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水的重複利用率。目前,部分電廠己經實現了廢水的零排放,廠房逐漸做到了只取水而不排廢水,在實現水資源節約的同時也避免了環境汙染。

  2 電廠化學水處理各技術的應用

  2.1 電子水處理技術

  阻垢除垢。電子水處理技術在電廠迴圈水處理中的阻垢除垢處理機理是通過常溫作用下的水溶解能力的增加和高溫作用下的晶核處理兩種,此種阻垢機理與高壓靜電阻垢技術和電磁阻垢技術在阻垢機理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裝置防腐。在電解作用下,電子水處理裝置處理後的水體具有大量的活性成分,能使積附在管壁表面的氧化鐵轉化為四氧化三鐵,作用後的四氧化三鐵膜具有較強的緊密性,可以達到良好的防腐效果。與此同時,微生物的滋長也得到了較為有效的控制。

  2.2 加氧除鐵防腐

  由於當前的電廠鍋爐中鐵含量比較高,所以腐蝕現象比較嚴重。給水加氧技術的應用顯得十分關鍵。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加氧處理技術一般為給水加氧和加氨處理,給水加氧環節能夠顯著改善補給水的處理方式,從而降低鍋爐給水過程中的含鐵量,使鍋爐中高壓加熱管以及煤氣***處的腐蝕速度得到抑制,保證鍋爐的化學清洗週期得以延長。

  該方法的優點是:對於直流爐使用給水加氧技術,能夠使其表面形成光滑的氧化膜,在改善系統中腐蝕現象的同時還能消除水冷壁管中氧化膜造成的鍋爐壓差上升的問題。為了保證水質的純度以及加氧除鐵防腐技術的實施效果,一定要在事前對技術進行詳細瞭解,並對各項引數予以嚴格控制。

  2.3 化學水處理中膜技術的運用

  膜分離技術是近幾年才開始採用的化學水處理技術,其較傳統工藝相比具有較多的優點。在傳統的化學水處理當中,特別是電廠鍋爐補給水的處理,存在著較多的手段,通常情況下會經過過濾一軟化一分離等一系列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每一項工藝都是會應用到酸鹼再生電子傳遞樹脂,從而實現效能的恢復,所以在整個過程中會有酸鹼化學汙水的排放,而其工藝較為複雜,不僅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且處理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佔較大的面積及投入較高的成本才能完成。最主要的是其所排放的酸鹼廢液無法滿足當前環保的排放標準要求。而利用膜分離技術則可以有效的將傳統水處理技術的弊端進行克服,其不僅操作較為簡單,同時其所需分離裝置較少,結構簡單,不需要佔有很大的地方,整個過程都是自動化控制,勞動強度較小,最重要的一點即是在整個處理的過程中都沒有酸鹼廢液排出,對環境的汙染極小,在處理過程中實現了高效率低能耗,同時有效的保證產水的質量。

  2.4 FCS技術在化學水系統的應用

  目前電廠中的化學水系統裝置分散。自動加藥,汽水取樣,常規測點過多等工程現狀,FCS技術憑藉其全數字化,全開放性,全分散化,可互換及互操作性為主要技術特點,特別適合於發電企業中水系統裝置分散性的現狀。FCS技術應用在化學水系統中,不僅成本低,而且在效能上實現了全數字化,大大減少了人力資源的投入。

  2.5 有機附著物處理

  電廠執行過程迴圈水不僅流量較大,而且水質的質量如果達不到使用標準時,則不僅對汽輪機冷凝器的冷卻效果帶來較大的影響,而且還對迴圈水系統內的其他裝置和管道的安全性帶來較大的影響,同時還會對供熱機組執行的經濟性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對迴圈水要進行防垢、防腐和防止有機附著物等處理。

  3 結語

  由於人類對電力資源需求的不斷增加,近幾年來,電廠的裝機容量也在不斷地擴大。為此,化學水處理在選用方式、工藝流程、裝置佈置以及實時監控等方面都在逐步發生改變,執行過程中出現故障時的及時維護以及對生產環節的管理也都在一定程度上發生變化。從當前發展來看,我國電廠的化學水處理技術己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就較發達國家的發展而言,我國在科研水平以及化學水處理技術的發展前景上還有一定的距離,未來在電廠化學水處理過程中,相關部門要綜合利用己有的經驗和組織管理結構,通過不斷學習新的知識理念,提升我國的化學水處理技術的水平,這樣才能保證電廠的執行實現高質、高效,用水質量也將得到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l]於海琴,電廠中水深度回用MBR - OF - RO整合系統中超濾可靠性研究[J].水處理技術,2011***10***.

  [2]張霞龍,電廠化學水處理裝置設施腐蝕問題及應對探究[J].地球,2013***12***.

  [3]郎豐秀,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發展與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