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的知識點彙總

  部分同學們進入初中,語文學習往往出現不正常的突然“減速”,這的確是非常普遍的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 ?

  初一正是打基礎的好時候,初一語文知識點:包括敘述人稱、敘述方式、描寫、修辭、結構、試卷題目常見的一些術語問題等重難點和基礎知識的解析和總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一些關於初一語文的相關知識點給大家閱讀和參考!

  一、敘述人稱***三種人稱***:

  1、第一人稱***“第一人稱”能給人親切自然、真實的感受。用“第一人稱”寫“我”,最適宜於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所見、所聞、所為、所感,都可以通過心理活動描寫表現出來的。用第一人稱寫“他”時,最適宜寫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因為用“我”的觀感來寫“他”的這些,較為客觀。“第一人稱”寫“我”的外貌,寫“他”的心理活動,必須加上摹擬的話,才能讓讀者心悅誠服。寫“我”的外貌,可以這樣寫:“你們可以想象,我那時的臉是多麼紅。”寫“他”的心理活動,可以這樣寫:“心裡很輕鬆似的。”***

  2、第二人稱***作用: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於感情交流。***

  3、第三人稱***作用: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

  二、敘述方式***或者說“記敘的順序”******三種***:

  1、順敘——按時間發生的先後順序所作的敘述。順敘型的結構模式是:總敘+分敘***分敘1+分敘2+分敘3+分敘n***+結尾。作用:條理清楚地進行記敘。

  2、倒敘——把事件的結局或其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重要斷面提到文章前面,寫完結局或斷面,然後才按時間順序寫。作用:這種筆法能造成懸念,吸引讀者。

  3、插敘*** 補敘屬於插敘一種***——對全文來說,插敘僅是一個片斷,插敘完後,文章仍回到原來的事件敘述上來。這種插敘不是敘述的主體部分,一般不發生在主流的時間範圍內。若把這種插敘刪去,雖會削弱主體的深刻性,但不明顯影響主要情節的完整性。作用: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補敘作用: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

  ***有一種不常用的,叫“平敘”,即:俗稱“花開兩枝,各表一朵”,***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

  三、描寫:

  總體來說,描寫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現自然風光。②描繪人物的外貌及內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動的自然及社會環境。

  1、五種人物的描寫方法:肖像***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

  作用: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徵。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等等。具體回答的時候要說明白是什麼性格、什麼心理等。

  2、二種環境描寫:自然環境描寫——具體描寫自然風光,營造一種氣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氣氛等。

  社會環境描寫——交代人物活動的***時代***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渲染氣氛,更好地表現人物。

  3、正面描寫、側面描寫:正面直接表現人物、事物;側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4、細節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語態,收到一種特殊的效果。

  四、修辭:

  1、比喻:使語言形象生動,增加語言色彩。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形象。

  2、擬人:把事物當人寫,使語言形象生動。給物賦予人的形態情感***指擬人***,描寫生動形象,表意豐富。

  3、排比:增強語言氣勢,加強表達效果。敘事透闢,條分縷析;長於抒情。

  4、誇張:突出某一事物或強調某一感受。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

  5、反問:起強調作用,增強肯定***否定***語氣。

  6、設問:自問自答,提出問題,引發讀者的注意、思考。

  7、對偶:使語言簡練工整、有音樂感;抒情酣暢;便於吟誦,易於記憶。

  8、反覆:多次強調,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寫景抒情感染力強;承上啟下,分清層次。

  五、結構安排:

  佈局謀篇的技巧:開門見山、首尾呼應、卒章顯志、伏筆照應、層層深入、過度鋪墊、設定線索;結構嚴密,完整勻稱;烘托鋪墊,前後照應;設定懸念,製造波瀾,起承轉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關係的處理,主次詳略是否得當;材料是否典型、真實、新穎、有力。

  記敘文常以時間推移、空間轉換、情景變化、思維邏輯順序等來安排層次。散文構思的線索,一般常見的有如下幾種:以情為線索;以理為線索;以物為線索;以空間位置為線索。

  從結構上明確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統領全文、提綱挈領、引出下文,為後文做鋪墊、埋下伏筆;

  2、尾句——總結全文,深化主題,照應上文,前後呼應,言有盡而意無窮,回味深長。

  3、轉承句——承上啟下,過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點明中心、揭示主旨;

  5、點睛句——點明全文中心,統領全文;句子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後能給人以啟迪。

  6、情感句——抒發強烈內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從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卻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內涵,表達深刻見解。

  ***1***記敘文***散文***的結構特點

  ①按時間順序或事件發生、發展的順序組織材料。

  ②按觀察點的變換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樓閣》。

  ③按場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內蒙訪古》。

  ④按材料性質歸類安排結構,如《瑣憶》。

  ⑤按作者認識的過程或感情的變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作為行文線索安排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