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讀書筆記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童話故事。我們讀完後,有哪些收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讀了著名作家金波爺爺寫的《影子人》裡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這篇文章後,我被深深的感動了。

  故事主要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盲孩子,他天天跟著他的影子玩。有一次盲孩子把一隻螢火蟲捧在手裡看,漸漸地,“黑洞”裡出現了光。下雨了,影子不見了。過了一會兒,太陽、月亮和螢火蟲組合的燈都照著盲孩子,影子回來了,盲孩子漸漸地看見了周圍的一切!

  讀完後,我被常常地打動了。盲孩子看不見那些豐富多彩的書,而我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卻還不好好地讀書,有時寫字、讀書姿勢各種各樣,長期這樣下去,眼睛就看不見了。而我們為什麼還不珍惜呢?

  篇二

  今天,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讀了《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這篇童話故事以後,使我覺得盲孩子非常可憐,而且還沒有一個夥伴跟他玩,淚水就情不自禁地湧了出來,眼前就浮想聯翩……

  當我看到他常常自言自語道:“誰來跟我玩呢?”時,這就可以想象出盲孩子無法親近小夥伴,只能靜靜地坐在一旁,聽他們嬉戲的樣子,他的日子過得非常寂寞。

  我由此想到,在我們的生活中,像這樣的殘疾人有許多,我們應該伸出溫暖的雙手去幫助他們,多關心他們,應該讓他們感到有親人的溫暖、關心,讓他們感到全世界的人都是在時時刻刻地關心著他們的。

  盲人,是生活得最痛苦的人,他不能看見各種各樣的花,不能見到光彩,只能用耳朵來聽事物所發出的聲音。在盲人的世界裡,永遠像是一個沒有光彩,沒有色彩的黑色無底洞。作為一個盲人,如果要是有一個朋友或者是親人陪他說說話,那才會讓盲人感到有一絲關心、溫暖。在關心幫助別人時,你的做法既給別人帶來了幸福,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幸福。正像一句諺語所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對於像殘疾人一樣的孤獨弱小的人,我們應該關心他們,不應該輕視他們、取笑他們,這樣他們才會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

  篇三

  本文以童話為形式,以善良為主題,以螢火蟲、太陽、月亮等為故事人物,情節一波三折,能夠引起學生興趣,並陶冶孩子情操。告訴孩子們,在如此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下,還有童真,還有善良,還有好人。文章為孩子們播撒下善良的種子,等到這些種子長成棟樑,善良將是社會的主體。真若如此,該多好啊!

  本文文字細膩,文字優美,多處細節的設計彰顯功力。比如:

  第23段,“光明是我的母親”,表現出影子的積極樂觀。“影子說這話的時候,覺得幸福無比”,讓人體會到送人玫瑰,手留餘香。

  第24段,“***影子***快樂的日子就這樣開始了”,表現出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第29段,對叢林漫步的描寫,讓人聯想到愛麗絲夢遊仙境,此處出現的“微風拂面”也是後文“暴風驟雨”的伏筆。

  第36段,盲孩子將螢火蟲想象成“滾燙的小火星”,符合孩子的認知水平,想象貼切。

  第39段,盲孩子“伸手去接螢火蟲”,表現出盲孩子對影子的信任。

  第43段,盲孩子得到螢火蟲後“情不自禁的放到眼前看”,給讀者巨大的震撼,盲孩子是多麼的渴望光明啊。

  第47段,盲孩子“永久的黑夜消失了”,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刻,影子、螢火蟲成功的幫助盲孩子得到光明,表明再小的善良也會開出美麗的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88段,盲孩子與影子齊聲道:“我們都是光明的孩子”,文字與前文照應,光明一詞此時顯現出萬丈光芒,光明一詞具有深刻雋永的含義,比如“追求、善良、堅強、倔強”等。

  影子樂於助人,用善良點燃希望,給黑夜帶來光明,感人至深,希望每個人都是一顆善良的種子,向世間播撒下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