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的輔導

  語文中考中常常會出現作文來不及做、作文中間卡住、作文無法結尾等情況,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的是,希望對你有幫助!

  備考指導:

  一、移花接木法

  就是將原來看過的範文或寫過的習作,在文章的結構上,或者有關的人物上,或者表達的主題上,或者列舉的論據上,諸如此類,稍加變通和更換,使之與考試的命題與要求相符合。這不但可以節省寫作時間,更可以提高作文質量,不僅寫作時間不足時應該運用,而且寫作時間有餘時同樣可以運用。***一定要選擇一篇平時寫得非常不錯的文章。***

  二、直接代入法

  考試時,由於把過多的時間花費在前半部分的基礎題中,而導致後半部分寫作題時間倉促,客觀上已不允許再進行仔細的構思。與其緊扣考試作文的命題及要求寫一半,還不如稍偏離命題及要求完成一篇。因為閱卷者很講究作文的完整性,所以在這種節骨眼上,不妨將平日自己印象較深而又在內容與寫法上較為近似的文章改頭換面直接代進去。***不要偏得太遠,代入的時候可以想辦法再套題。***

  三、將錯就錯法

  有時慌張與緊張之下,一不留神審題不慎,寫對一半才發現文章偏題或者離題,但若重新構思則又沒有充裕的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與其更弦改轍寫上半篇幾段,倒不如將錯就錯完成通篇全章。當然要儘可能牽強附會、力挽殘局,在扣題點題、分析總結上下功夫,在議論抒情、結論收尾上顯現文采,這樣說不定會使文章宕開一筆、絕處逢生。

  四、編擬提綱法

  考試中,有時由於忙於攻基礎、做小作文,以致留給作文的時間所剩無幾,無論如何快速,也為時不夠,與其只寫一個開頭或者乾脆空著,總還不如列個提綱來得划算。當然提綱儘可能詳細具體,至少能讓閱卷者看出文章的結構、主題及大致的內容,如有可能再補寫開頭與結尾,讓閱卷者略睹文采。

  五、留空湊撲法

  考試作文時,因為事先不曾列提綱,寫了一半寫不下去的情況也是較為多見的。多數同學們往往會冥思苦想、咬筆待續,越想越覺得時間緊迫,越想越覺得銜接不上。這時不如留出一段空白,先將自己構思考慮過的內容寫下去,待思路暢通了,內容回憶起來了,或者全文完成了再來進行彌補拼湊,那也是為文的上策。

  六、回扣標題法

  不管在何種情況下,作文中的扣題是極為重要的,更何況在考試作文無法煞尾的情況下,尤為需要。如有一年高考的標題是《一次不尋常的考試》,在記述了某件事情之後,一旦想不出更好的結尾方式,就不妨以“對我來說,這是一次多麼不尋常的考試啊”來作結。有了這樣一句扣題的結尾,作文分數就有可能明顯 上升。

  七、照應開頭法

  這和上面的回扣標題有異曲同工之處。但無論是記敘文還是議論文,都比較講究首尾的照應,如果在應試作文一時尋找不出更好的結尾,就可以採用照應開頭的方式來寫。

  八、畫龍點睛法

  在記敘文的寫作中,適當的議論往往能點明題旨、深化主題,而當應試作文最後來不及結尾時更要進行相關的議論來總結點題。這既是迫不得已的辦法, 也是為文應急的措施。如一篇題為《嘮嘮叨叨的姥姥》,文章主要通過對姥姥“嘮嘮叨叨”的性格刻畫,不僅真實地反映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的現 實,更重要的是從姥姥那種念念不忘過去的嘮叨中啟發人們不能忘記過去的勤儉品德。文章最後就運用畫龍點睛的方法作結:“我明白了,我住校時缺少的,就是姥姥的嘮叨。”

  九、抒情號召法

  用抒情的手法、號召的形式來結尾,當考試中來不及寫其它更完美的結尾時,我們就可以簡單地以抒情號召的方法來進行。如一篇題為《零用錢》的作 文,它是這樣結尾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發揚勤儉節約的精神,為自己、為他人、為國家節省每一分錢,使我們的生活更甜、更美、更有意義吧!”不過,抒情號召之時,一是最好不要唱過分的高調,二是要比論點更深刻些。

  以上所述是考試時應急處理作文的九種方法。不管怎麼說,要在極端不利的情況下使作文仍能得到相應的好分數,關鍵還在於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較強的思維能力,不要慌張,要冷靜!否則,上述方法也可能是用不上、用不好的。

  備戰2016中考:寫好中考作文的三個注意點

  一、常動筆多積累

  要寫好文章不是一日之功,僅記住一些模板化知識是寫不出好文章的,楊學軍老師建議學生養成勤動筆的好習慣。每天寫日記是個不錯的方法,如果感覺時間緊張,可以選擇每天寫一段,每週寫一篇。寫時,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也不必事事詳盡,只要記下最具概括性的想法,最難忘的事件。通過這種方法,長期以往便會積累大量素材,文筆也會越練越流暢。

  有了素材,還要會選材。作文選材要新穎,事件要真實,有真情實感才能打動人心。選材好的文章要多改幾遍,直到改到認為盡善盡美,再記在心中,考試時如遇到類似題目,拿出來稍加修改,就是一篇不錯的作文,既節省時間,又不至於失分過多。

  此外,經常進行自由命題作文的練習。平日在課堂上寫作文,學生大都是按照老師要求寫作,如果面對有些題目感到無話可寫,當然無從下筆。所以,平時可以多寫一些自己熟悉和感興趣的文章,心有所思之際、靈機一動之時,欣然動筆,往往就能寫出感情真摯的好文章。

  二、勤閱讀做筆記

  課外閱讀對語文學習至關重要,也是提升寫作能力的良方。閱讀可以使語文基礎知識紮實,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大量的閱讀也能開闊眼界,看問題的方法、對事物的見解便有了獨到之處。

  楊學軍老師指出,課外閱讀不僅僅是指看書。看報刊雜誌,看電視新聞,也是一項很有益的課外閱讀,它可以使我們接觸社會,瞭解生活。在閱讀報紙雜誌時,要學會欣賞它們的文章及標題,養成剪報和摘抄的好習慣,增加知識積累量,為寫好作文作準備。

  此外,養成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因為書寫過的知識點更容易記住。筆記可包括詩詞名句、名人名言、佳作美文、寫作技巧、錯別字及病句蒐集、文學常識等多方面內容。

  三、應試作文有“技”可循

  想寫好作文,也有技巧可言。首先,要確立作文主題,最好的方法是學會列提綱。根據題目的要求,思考作文想說明一個什麼道理***即文章的中心***,然後再考慮選取哪些材料來寫,確定詳略,再安排結構,將這個提綱寫好後,再二次審題,看提綱是否符合題目要求,如有差誤,及時修改***避免成文後再改,已經來不及了***確保文章能扣題,符合題意。

  一篇文章要有個好的開頭,平時老師在課堂上會講述很多精彩開頭的寫作方法,學生要注意積累,如開門見山法,設計懸念法,或是矛盾烘托法,這些都有利於提高閱卷老師的第一印象。

  此外,一篇文章應該由五六個自然段落構成,切忌三大段論,把所有內容都擠在同一自然段,會導致思路混亂,條理不清晰。每段的首句,彷彿人的眉目,把這句寫好了,眉清目秀,整個段落都顯得精神。每段的第一句寫成什麼樣最好呢?從應試作文的角度來說,寫成能概括全段大意的中心句最好。因為評卷老師看作文不像平時看書那樣從容,他能在每段之首找到中心句,閱讀文章時非常順利,分數自然就高。

  此外,在記敘文中恰當地議論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般出現在開頭、結尾。在結尾時適當地進行議論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突出中心的作用。要注意的問題是:議論的語句一定要緣事而發,針對記敘的內容,或談它的意義,或揭示其規律,或表明自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