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胃炎灸哪個穴位

  艾灸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對於有胃炎的朋友可以通過艾灸來達到疏肝理氣、溫胃散寒、調補脾氣、健中和腸之功效。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胃炎灸什麼穴位

  中醫學認為,胃痛多由過食生冷,寒邪犯胃,寒積於中,陽氣被遏;或飲食不節,中焦失運,內蘊溼熱,氣機阻滯;或憂思惱怒,肝氣鬱結,橫逆犯胃,氣滯日久,血行瘀阻,瘀血內結,不通則痛,久痛傷胃絡等因致氣機不暢,從而胃脘疼痛。氣機運化失常,“不通則痛”是發病的核心。艾灸治療胃痛時,取中脘穴、內關、足三裡穴。

  令患者取舒適體位選準穴位後,術者一手拇食中如持筆寫字狀,將艾條點燃端對準穴位處,點燃端的艾頭與穴位處面板距離約1寸左右,艾條與穴位區域性面板成45度角,以患者自覺穴位區域性溫熱、視之泛紅但不致燙傷面板為度。溫和灸15~20分鐘。按先左後右,左內關→左足三裡→中脘→右內關→右足三裡→左內關的順序,每日一次,15次一療程。

  選準穴位後,點燃藥用艾條,在中脘穴、一側足三裡穴上各懸灸10分鐘,以穴位上面板潮紅色為度。胃痛可立即緩解。使用時要注意力集中,艾火與面板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面板。

  說明:艾灸足三裡穴能使胃痙攣趨於弛緩,胃蠕動強者趨於減弱;又能使胃蠕動弱者立即增強,胃不蠕動者開始蠕動。因此,除胃潰瘍出血、穿孔等重症,應及時採取措施或外科治療外,其他不論什麼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現代醫學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及胃神經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為主者,用本法艾灸,均能立時止痛。

  方法:選準穴位後,點燃藥用艾條,在中脘穴、一側足三裡穴上各懸灸10分鐘,以穴位上面板潮紅色為度。胃痛可立即緩解。使用時要注意力集中,艾火與面板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面板。

  說明:艾灸足三裡穴能使胃痙攣趨於弛緩,胃蠕動強者趨於減弱;又能使胃蠕動弱者立即增強,胃不蠕動者開始蠕動。因此,除胃潰瘍出血、穿孔等重症,應及時採取措施或外科治療外,其他不論什麼原因所致的胃痛,包括現代醫學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及胃神經官能症等,若以胃脘疼痛為主者,用本法艾灸,均能立時止痛。

  胃炎可按摩哪些穴位

  1、揉內關

  內關穴位於手腕正中,距離腕橫紋約三橫指***三個手指併攏的寬度***處,在兩筋之間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轉圈36次,兩手交替進行,疼痛發作時可增至200次。

  2、點按足三裡

  足三裡穴位於膝蓋邊際下三寸***相當於四個手指併攏的寬度***,在脛骨和腓骨之間。以兩手拇指端部點按足三裡穴,平時36次,痛時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3、揉按腹部

  兩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臍為中心揉按腹部畫太極圖,順時針36圈,逆時針36圈;此法可止痛消脹,增進食慾。

  有效緩解胃疼的小妙招

  1、精神勝利法

  胃痛發作時一定要穩住。努力忍住疼痛,鎮定地坐在椅子上,然後緩慢地調息,慢慢把氣吸到不能再吸,然後再慢慢吐氣,如此反覆10到20分鐘左右,疼痛就減輕或停止。

  2、放鬆腹部

  胃痛的時候,儘量把皮帶鬆開,這樣可以保障胃氣流通順暢,讓腹部舒服一點。經常胃痛的人,平常儘量穿舒適寬鬆的衣服,以避免腹部受壓。

  3、吃點東西

  胃痛常常是因為飢餓產生的,這個時候如果有軟質食物的話,吃一點,比如麵包、餅乾等是很管用的,但不要喝牛奶,也不要吃硬的東西。平時可以買些蘇打餅乾放在辦公桌裡,以備不時之需。

  4、給點溫暖

  胃寒的人常常是因為受了冷的食物的刺激而發作的,這個時候喝點熱水,或是用熱水袋敷一會兒胃部,效果也是比較明顯的。

  5、穴位療法

  揉內關:內關穴位於手腕正中,距離腕橫紋約三橫指***三個手指併攏的寬度***處,在兩筋之間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轉圈36次,兩手交替進行,疼痛發作時可增至200次。

  點按足三裡:足三裡穴位於膝蓋邊際下三寸***相當於四個手指併攏的寬度***,在脛骨和腓骨之間。以兩手拇指端部點按足三裡穴,平時36次,痛時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揉按腹部:兩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臍為中心揉按腹部畫太極圖,順時針36圈,逆時針36圈;此法可止痛消脹,增進食慾。

  6、藥物治療效

  值得提醒的是藥物的選擇非常重要,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或遵醫囑用藥,以免自己調整用藥產生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