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過了預產期怎麼還沒生

  都說早產的孩子身子弱,成長過程中會經常生病。那麼對於那些超過了預產期卻遲遲不肯來到這個世界的孩子,又是怎麼樣呢?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為什麼過了預產期還不生

  1、胎盤老化,胎兒易缺氧、缺營養

  妊娠是一個正常的生理過程,當過期妊娠時,子宮內的胎盤功能會產生一定的衰退,供給胎兒的氧氣就會有所減少,很容易導致胎兒缺氧,造成出生後的寶寶健康狀況受牽連。且由胎盤提供的營養也會相對減少。

  2、羊水量減少,不利分娩

  羊水是胎兒的一層保護盔甲,羊水量正常是妊娠情況良好標誌之一。妊娠時間延長,超過42周後,羊水量就會減少甚至不足100毫升。羊水過少可致宮口開張緩慢,第一產程時間延長。

  3、手術分娩可能性增加

  過期妊娠時,由於胎兒狀況不佳,胎兒顱骨又較硬,骨縫變窄,在分娩中胎頭不變形以適應產道,發生難產。據不完全統計,過期妊娠手術的概率高達63.8%。

  4、易引發其他新生兒併發症

  據臨床資料統計,過期妊娠所生的新生兒,各種併發症比正常妊娠足月兒明顯增加,如新生兒顱內出血發生率可高達25%,吸入性肺炎發生率達37%。其中如酸中毒等發生率也均較高。

  過了預產期還不生怎麼辦

  1、最後確認預產期

  如果準媽咪在臨近40周的時候仍無產兆,則應該到醫院再次確認預產期。醫生會詢問你最後一次月經到來的日期,並以“月份-3、日期+7”的方式再次計算預產期。也可選擇使用超聲波的CRL值來進一步確認預產期,準確度更高。

  2、堅持多散步,運動催生

  過期妊娠與準媽媽本身的體質及懷孕後期是否做適度的運動也是存在關聯的。在懷孕37周之後,如果產檢一切正常,準媽媽可堅持每天散步30分鐘以上,適當練習緩慢上臺階,目的是訓練骨盆腔,有助於自然生產。

  3、隔天做好胎兒檢測

  懷孕40周之後的準媽咪,隔天要到醫院進行常規檢查,每天的早、中、晚還要監測寶貝的胎動及胎心情況。如果12小時胎動總數少於10次,提示胎兒缺氧。胎兒的正常心率為120-160次/分鐘,高於或低於此數值都提示胎兒缺氧,須立即到醫院處理。

  4、孕41周後可選擇催產

  事實上,孕41周後未生產即可進行催產,且這一時期是最合適的。在開始催生之前,準媽媽需禁食數個小時,排空胃中食物,避免在催生的過程中出現嘔吐現象。另一方面,在催生的過程中如果因急性胎兒窘迫而必須施行剖腹產手術,而排空的胃有利於減少麻醉的嘔吐反應。

  ***1***運動催生法

  準媽媽加強運動能促使胎兒入盆,同時還能鍛鍊盆底肌肉,增加產力。不過,出門運動的時候最好能找個“保鏢”,以防突然發生“緊急情況”。醫生表示散步能幫助胎兒下降入盆,鬆弛骨盆韌帶,有利於順利分娩;產前體操在國外非常流行,體操不但可以促使胎頭入盆,而且可以增加骨盆底肌肉的韌性和彈性;爬樓梯可以鍛鍊大腿和臀部的肌肉群,並幫助胎兒入盆,使第一產程儘快到來。

  ***2***飲食催生法

  醫生表示,臨產時食用冬莧萊粥和空心菜粥,能使孕媽媽更加順利地分娩,不但加快了產程,也減少了媽媽的痛苦。

  ***3***藥物催生

  如果其他方法不能使孕媽媽提早感到陣痛,那麼只好用藥物催產了。在使用催產素催產前,孕媽媽必須要接受一系列的檢查和監測,來評估胎兒狀況和胎盤功能。如B超檢查能得知胎盤成熟度、羊水量、胎兒大小、臍帶血流速度。醫生可根據檢查結果決定是否需要給準媽媽使用催產素;有經驗的產科醫師,可通過準媽媽宮頸指診來評估子宮頸成熟度***子宮頸的柔軟度和子宮外口的擴張度***,進而考慮是否早一點接受催生處理。

  5、準備剖宮產

  如果產婦經過以上確認,並且打過催產藥劑後仍然無法自然生產,專家建議,應該立即進行剖宮產手術,而不宜再等待。因為時間越拖延,胎兒的產期死亡率及患病率越大,對母體的危害也越大。

  如何避免預產期到了還沒生

  1、在未懷孕的前半年,女性就應及時記錄每次的月經週期,以便能推算出較準確的預產期。在停經後2個月,便應去醫院檢查,以後定期產前檢查,尤其在37孕周以後每週至少做一次產前檢查。

  2、如果預產期超過一週還沒有分娩徵兆,更應積極去檢查,讓醫生根據胎兒大小、羊水多少、測定胎盤功能、胎兒成熟度或者通過B超來診斷妊娠是否過期。

  3、孕婦也可以自測胎動,如果12小時內胎動數少於20次,說明胎兒異常;少於10次,說明胎兒已很危險,應立即求醫。如果確診為過期妊娠,應由醫生及時引產。

  4、經常注意腹中胎兒情況,如妊娠超過42周仍無分娩徵兆,要及時到醫院請醫生幫助結束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