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的趣聞

  明太祖朱元璋為何命令徐達殺光山東人?這是怎麼回事?趕緊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陳友諒比較狂妄,而朱元璋呢,則比較平易近人,他能吸引很多人幫忙。在軍事上,朱元璋處於劣勢,可在道義上,他卻處於優勢。可不,雙方打了很久,最終,還是讓朱元璋勝了。當然,朱元璋的勝利,更多地出自非軍事的因素。但不管怎樣,勝利了,就是勝利了。接下來解決張士誠,那就簡單多了,朱元璋幾乎沒費多少力氣。而後,朱元璋開始了與元軍漫漫無期的戰鬥。之所以說漫漫無期,是因為蒙古帝國,其領土太大了。國都北京,他們可以讓給朱元璋。朱元璋可以建國,可以統一中國。但是,蒙古帝國還在大漠深處的某個帳篷裡呢,他們的騎兵還時時刻刻威脅著朱元璋的國家。

  為了國家的安寧,朱元璋不得不大把花錢,不停地派兵去茫茫沙漠,尋求與蒙古帝國的軍隊決一死戰。從某種意義上講,大明朝,就沒有徹底肅清過蒙古軍隊。倒是在邊境戰爭中,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譬如,朱元璋的兒子朱棣,不僅會打仗,治理國家也不錯。只是,他沒有治理國家的機會,皇帝繼承人的資格,得他自己去爭取。伯父和侄子,看誰狠!他們倆相差十七歲,一個是伯父,一個是侄子;一個長居深宮,一個久經沙場;一個靠柔情獲皇位繼承權,一個戰功赫赫,卻面臨被削權的危險;終於,他們打起來了。一個說,不能殺掉伯父,而另一個卻依靠一個和尚和一個太監,把侄子的皇位奪走了。他叫朱允炆,史稱建文帝;他叫朱棣,史稱明成祖,又名永樂大帝。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這自不待說。話說這乞丐當了皇帝,其做法自然與眾不同。對於幫助他打天下的功臣,他則大肆屠殺。為什麼呢?這些人權力大,功勞大,就有可能功高蓋主。想當年,趙匡胤,不也弄了個“杯酒釋兵權”嘛。朱元璋可沒有耐心搞那些人情味的東西,他乾脆將這些人宰了,一勞永逸。後來,那些人中僅僅剩下湯和一人。湯和,那可是夠義氣的漢子。想當年,當頭兒的他,就規規矩矩地跟在小兵朱元璋身後。但是,對於病入膏肓的湯和,朱元璋還是用一碗藥結束他的生命。

  要尊敬讀書人,因為讀書人極有可能升官發財,到時,他們知書達理,也許會提攜一下你,說不定。乞丐呢,千萬不能惹。如果乞丐高升了,對於歧視他的人,狠毒著呢。別說小人不會得志,乞丐朱元璋就成了皇帝,這就是明證。對待兄弟,朱元璋都能那樣,對過去得罪他的人,他更是睚眥必報。想當年,他討飯的時候,經過山東地界次數多,受到的歧視也多。等他坐擁天下後,就命令大將徐達攻打山東,不管男女老幼,一律殺光,狠狠地出了當年的一口惡氣。此後,山東地界一度人荒,不得不從外地移民。現如今,山東好多地方的人,一問祖宗,他們會說,遠在他鄉呢。

  朱元璋的簡介: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幼名重八,參加農民起義軍後改名元璋,字國瑞,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稱明太祖,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統帥。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後,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後結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統治,平定四川、廣西、甘肅、雲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

  朱元璋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他還徒富民,抑豪強;下令解放奴婢;減免稅負,嚴懲貪官;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等。經過洪武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於應天,享年71歲,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