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明朝女子看病的趣聞

  明朝醫生是怎樣給皇帝老婆治病的?金絲聽診嗎?小編只想說明朝女子看病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推薦的,希望各位看官能感興趣哦。

  :

  女性患者就醫,如何保護隱私一直是一個社會話題。我國古代,醫生診療講究望、聞、問、切,即“四診”。在“男女有別”、“男女授受不親”的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男醫生為女患者看病有許多清規戒律,一起來看一看。明太祖朱元璋規定“宮嬪以下有疾醫者不得入宮”。

  古代醫生基本上都是男性,在儒家倫理占主導地位、講究“男女有別”、“男女授受不親”的背景下,古代一直有“女病難醫”、“寧治十男子,不治一女人”的說法。特別是皇帝后宮的女病人,男醫生尤其“碰不得”。即使病得再重,也不能隨便請男醫生進宮去為女患者看病。而且,歷朝歷代都有規範後宮女人就醫行為的規矩。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六月,命禮臣議宮官女職之制時特別規定:“宮嬪以下有疾,醫者不得入宮。”可見,嬪妃生病只能根據病情讓醫生開藥方,即所謂“以證取藥”。

  朱元璋如此這般,初衷是“鑑前代女禍,立綱陳紀,首嚴內教”,根本上還是考慮後宮女人的隱私。即便醫生被允許進入後宮看病,也有極嚴格的規定。民間有這麼一個傳說,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徐氏患有乳疾,不少名醫診後都不見效,皆因無法直視,診斷困難。有一天來了一位道士,說能治好皇后的病。但這道士只能遠遠地站在門外,不能進入皇后的房間。如何切脈?這道士想出了一個法子,讓人在皇后的手腕纏上一根絲線,通過這根絲線判斷皇后的脈象。

  朱棣為了測試道士醫術的真假,暗絲線先後綁在皇后的玉環上和貓腳上,結果都被道士識破了,道士真的治好了皇后的病。這個傳說既說明道士的醫術相當高明,也從側面反映了古代男醫生給高貴婦女看病的難度。民間女性同樣有封建禮教的禁錮,女子生病特別是患了婦科疾病往往羞於啟齒,或語焉不詳。有的女病人寧願病死也不願意公開隱私。元明善的《節婦》中,記載了一位乳房生瘡潰爛的寡婦馬氏,由於拒絕男醫生治療,最終喪命。馬氏說:“寧死,此疾不可男子見。”

  明代《習醫規格》規定“隔帷診之亦必以薄紗罩手”。古代看病,有“走出去”和“請進來”兩種就醫模式。“走出去”就是去醫生家裡就診,但女人生病了,更多是“請進來”,把醫生領到家裡看,以方便醫生的望、聞、問、切。這時候,女病人仍不能直接給醫生看,要用東西“隔”一下,以遵從“男女授受不親”的信條。即便可以出來見男醫生,女病人也要用紗巾或扇子“蔽面”。普遍的情況是,家人會在病床前設紗帳,也有的在閨房外掛帷,醫生透過紗帳觀察女病人的氣色、舌象等,完成“望診”的程式。

  光“望”當然不行,“四診”環節中,最重要的是“切”。切診,即號脈,又稱把脈,摸捏病人的手臂號脈象。而古代女人最忌諱手讓別的男人摸,被陌生人摸了算是“失貞”。宋代司馬光的《家範》中記載一例子:一婦女帶著孩子,揹著丈夫的遺體投宿,男店主不準,把她硬拉了出去。這個婦女便認為被汙身了,用斧子砍掉了被拉過的手臂。這種行為雖然極端,但說明古代女人的貞潔意識十分強烈。所以古代男醫生給女病人診療時,是絕對不會直接觸碰女病人肌膚的。但不摸如何切診?醫生會戴上手套,或是用薄紗罩在女病人的手臂上,然後才出手號脈。

  明代名醫李梴在《醫學入門·習醫規格》中,總結出一套古代醫生行醫的行為準則,其中提到給女患者看病的如下注意事項——“如診婦女,須託其至親,先問證色與舌及所飲食,然後隨其所便,或證重而就床隔帳診之,或證輕而就門隔帷診之,亦必以薄紗罩手;寡婦室女,愈加敬謹,此非小節。”李梴還特別指出,遇到女病人家庭困難,醫生要“自袖薄紗”。

  李梴的簡介:

  李梴***chān ***字建齋***一作楗齋***。江西南豐人。明代著名儒醫。與陳自明、崔嘉彥、嚴用和、危亦林、龔廷賢、龔居中、喻昌、黃宮繡、謝星煥並列為江西曆史上十大名醫。其兄李橋,為明代名進士,歷任要職。 李梴少習儒,為邑癢生,負奇才。青年時期因病學醫,博覽群書,勤於臨床,醫聲斐然。

  李梴少習儒,為邑癢生,負奇才。青年時期因病學醫,博覽群書,勤於臨床,醫聲斐然。常以儒理釋醫理,嘗謂:"學者不深入易,則於死生之故不達,利濟人物,終無把握。"晚年因感初學者苦無門徑可尋,乃收集醫書數十家,"論其要,括其詞,發其隱而類編之",遂立志於門經書之編纂,經四年之久,著成《醫學入門》九卷,首1卷。並於萬曆三年***1575***刊行於世。此書為初學中醫者而撰,內容包括歷代醫家傳略、保養、運氣、經絡、臟腑、診斷、鍼灸、本草、方劑,以及外感內傷病機、內外婦兒各科疾病證治等。書中且蒐集名醫姓氏二百餘人,簡明實用,為讀者所推崇,流傳較廣,曾流傳到越南。現有多種版本行世。該書主要特點有二:一是將多種古人著作重新合併分類,提取其精華而成;二是以《醫經小學》為主要藍本,用歌賦形式寫作。《醫學入門》曾傳到越南,其中的許多正文是用歌賦形式寫作,但又以大量註文作補充說明,不僅彙集了各家學說,而且也闡明瞭作者自己獨特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