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五裂的歷史故事
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團結,不統一。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一》:"魏南與楚而不與齊,則齊攻其東;東與齊而不與趙,則趙攻其北;不合於韓,是韓攻其西;不親於楚,則楚攻其南;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戰國時期,七國爭霸。七國之中,又以秦國實力最強。政治家們看到天下紛爭不已,就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兩種截然不同的主張。一派是以蘇秦為領袖的“合縱”派,主張六國聯合起來抗秦。另一派是以張儀為首的“連橫”派,主張由秦國統一天下。
張儀是秦國的著名大臣,一次奉了秦王旨意,勸說魏國與秦國聯合起來,對付其他五國。
他見了魏王,說道:“魏國的地理條件非常不好,處於七國之間,打起仗來不能守住城池,這是致命的弱點。
“貴國如果聯合南方的楚國而不聯合齊國,齊國就會很生氣,從魏國的東面打來;如果聯合齊國而不聯合趙國,趙國也不是好惹的,會在北面挑釁鬧事;如果不與韓國聯合,韓軍會頻繁地從西面進攻;如果不與楚國搞好關係,楚國的軍隊則會從南面發起勢不可當的進攻。
“稍有不慎,戰爭就會降臨到魏國頭上,一點兒安全保障都沒有,這就是我所說的四分五裂的形勢啊!”
聽了張儀的話,魏王覺得自己聯合五國抗秦真是失策,原來這五國都是自己的勁敵呀。於是,魏王向張儀請教,自己身處亂世之中,用什麼方法才能保住國土。張儀笑了一下,勸魏王與秦國聯合。因為秦國在七國之中最為強大,聯合秦國,其他諸侯國因為害怕秦國,一定不敢輕易侵犯魏國。這樣一來,魏國的安全就有保障了。
魏王聽信了張儀的話,終於依附了秦國,結果卻整天為秦國的利益南征北戰,耗盡了國力。
四分五裂的成語解釋
◎成語釋義
形容很分散、極不完整的情況,也形容一個國家或一個集團支離破碎、不團結、不統一的狀況。
◎故事出處
《戰國策·魏策一》:“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
◎出處譯文
這就是我所說的四分五裂的形勢啊!
- 四分五裂的歷史故事
- 治療咳嗽有什麼最好的偏方
- 五年級上冊遨遊漢字王國手抄報模板素材
- 電腦顯示器亮度怎麼調高
- 兒童記憶力訓練的好方法
- 一年級老師學生期終評語
- 最美藏區攝影大賽作品賞析
- 供電所員工入黨申請書範文
- 兒童賞識教育有什麼方法
-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草原
- 衛生間隱形門方案效果圖
- 王者榮耀照明道具是什麼有什麼用
- 銷售助理個人試用期總結
- 交通安全績效考核制度範本
- 公關主管的具體職責說明範本
- 在愛恨中最傷心的句子
- 財務總監工作職責範文
- 滑鼠右鍵不好使怎麼修理
- 外匯保證金賬戶的開設
- 婦女月經量多且時間長是什麼原因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