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閱讀看清主旨大意方法

  在國考行測考試中,主旨大意題一直是重中之重,對考生的快速閱讀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在平時的備考過程中,經常會有考生有這樣的疑問,排除了A、B選項,那C和D究竟該選哪一個呢。有考生形容,做這樣的題目,就如同“霧裡看花”一般,舉棋不定,憑直覺又覺得要理性,用理性卻又覺得分析不出所以然來。面對這樣的疑問,教育專家舉幾個易錯的題目來分析一下,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

  【例1】氣候變暖將使我國主要作物品種的佈局發生變化,並影響到種植制度,種植界限北移西移的風險加大。據估算,到2030年前我國種植業產量在總體上因全球變暖可能會減少5%到10%左右,其中小麥、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減產為主。此外,全球變暖有利於農業病蟲的越冬和繁殖,導致更嚴重的農業病蟲與雜草危害。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 我國應根據氣候變暖趨勢調整農業生產佈局

  B. 氣候變暖將影響我國農業生產佈局

  C. 氣候變暖將影響我國農業生產安全

  D. 氣候變暖將有利於農業病蟲害的發生

  【參考解析】材料本身閱讀量不大,幾個資料也非常明晰,從考生的答題情況來看,這道題的正確率卻並不高。大部分的考生會誤選B選項,B項只強調了我國的糧食佈局情況,而“此外”後面的內容卻被考生忽略。還有部分考生會誤選D選項,在不通讀全文的情況下,部分考生在面對一道片段閱讀題時只看開頭結尾和中間三句話,選項裡有哪句話就選哪句話,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正確的選項為C ,既包括了對於產業佈局的影響,有涵蓋了病蟲害的影響。近年來,國考題目愈來愈客觀,一不能僅憑自己原有知識,二不能僅憑自己的感覺,只有自己真正讀懂材料,才能夠做出正確的選項。

  【例2】“早教”起源於德國,是讓孩子在遊戲和父母的交往過程中獲得身體、情感、智力、人格、精神等多方面的協調發展與健康成長的互動式活動。簡單的說就是一種親子互動的方式。旨在促進孩子成長的活動,中國家庭的早教卻是另一番樣子,在一項針對“早教”的調查中發現,幼兒階段的超前教育主要集中在識字、閱讀、計算機和英語口語等等。除了不少幼兒園在特色班裡已有涉及,家長更多的是花時間帶孩子參加業餘培訓班,在語文、英語和數學上下功夫。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 中國“早教”更注重知識學習

  B. “早教”在中國已經偏離本源

  C. 中國“早教”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D. 中國“早教”與德國的不同點

  【參考解析】材料從“早教”的起源談起,通過對比論證分析表露作者觀點。考生們經常會在B、D選項中徘徊,不知道到底應該選擇哪個。材料中看似列舉了德國和中國“早教”的不同,然而仔細閱讀不難發現,論述德國“早教”是從其本源論證,闡釋“早教”的初始意義,而列舉中國家庭的“早教”景象,卻是在與初始意義做比較,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就可以看出作者的觀點是現在國內的“早教”已經與其初衷偏離。

  【例3】蝸牛參加了很多次動物運動會,成績如下:跳高,零;跳遠,不到一釐米;短跑,一小時一米;馬拉松,到了下一屆運動會開幕還沒跑完,結果每次都沒有得獎,今年,蝸牛參加了攀巖比賽,它速度不快,但卻登上了頂峰,獲得了冠軍。

  與這個故事寓意最相符的是:

  A 天生我材必有用

  B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C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D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參考解析】這是一道道理啟示題目,探其本質,也是要求考生能夠從材料中理解其要表達的意義或本質。題目本身大多以故事或寓言為主,題目大多閱讀量不大,但會有考生在這種題目上有誤選現象。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拿最為熟知的龜兔賽跑距離,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就會有不同的道理啟示,所以從這類題目來看,誤選的考生大多會用自己所熟知的道理來理解故事,而忽略材料的闡述角度。以這道題為例,有的考生就會誤選C選項,因為在考生的思維定式中,蝸牛大多以堅持或持之以恆的形象出現,而在材料中通過蝸牛參加的三個不同專案做出對比,前兩個都失敗了,最後一個成功,說明要找到與自己能力想匹配或者去從事自己適合的職業,所以正確選項為A。

  行測片段閱讀例題

  1、東方人有東方人的身體和腸胃,在擁抱現代生活方式的同時接受西方快餐,或許會給亞洲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健康威脅。從90年代開始,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對6萬多名新加坡華裔的健康狀況進行了長達10餘年的跟蹤調查。結果指出,雖然調查物件中較為年輕的人群受教育水平較高,收入更高,更多從事健身運動、較少吸菸,但由於這些人更多食用漢堡薯條等西式快餐,與保持傳統東方飲食習慣的人相比。死於心血管病的風險反而要高出許多。

  文段意在說明的是***  ***。

  A. 東方人過多食用西方快餐,會加大心血管病的風險

  B. 漢堡薯條等西式快餐對心血管健康有害,應減少食用

  C. 東方人的身體和腸胃條件決定了中式食物更適合食用

  D. 飲食習慣具有相當穩定性,隨意改變會給健康帶來威脅

  2、很多技術類創業的公司並沒有想明白這個問題。他們往往有了一個自以為很牛的技術,就認為有了市場,其實市場需求和技術領不領先是兩回事。很多看上去很炫的技術,幾乎是沒有市場的。你去看看科研院所和大學裡的實驗室的那些科研成果,大多數看上去都很炫,但能夠轉化為市場需求的產品,不到l0%!這也是很多技術類創業的公司容易失敗的原因。上述文段中的“這個問題”是指***  ***。

  A. 他們自以為很牛的技術實際並不如此

  B. 技術和市場之間並不能簡單地畫等號

  C. 能夠轉化為產品的技術所佔比例很低

  D. 技術類創業公司根基在市場而非技術

  3、一些太空專家指出,太空站和探測飛船很可能帶回太空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在孤立的空間內可能已經變種變形,如果它們回到地球並逃過被銷燬的命運,肯定會對人類構成威脅。有報道說,和平號太空站就曾充斥著形形色色的變種真菌,它們若與地球泥土中可以分解的金屬、玻璃和塑膠的細菌混合,足以對人類構成致命的威脅。

  對本文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 地球環境正處於太空變種真菌的威脅之下

  B. 人類的太空活動可能導致太空微生物傳至地球

  C. 隨著人類太空活動的增多,太空垃圾已影響人類生活

  D. 太空變種真菌將是人類最致命的威脅

  4、其實稍微對電影藝術有些認識的人就不會在票房與影片質量之間畫等號。電影票房與影片質量長期不成比例,對一個國家的電影產業來說是一件很災難的事情,首先這會抑制有責任感的電影人的創作激情,其次還會培養觀眾的審美惰性,從而讓他們失去對影片質量的辨別能力,讓更多的爛片找到自己的市場。這是一個以透支中國電影的基本信用為前提的惡性迴圈,長此以往觀眾將日益背離本土電影,實際上也是一箇中國電影為自己掘墓的過程。其實歸根結底,對中國電影的拯救還是要靠觀眾。不讓中國電影成為爛片的天堂,是每一位觀眾的責任。

  這段文字意在***  ***。

  A. 強調觀眾應提高對影片的鑑別能力

  B. 闡明中國電影市場上爛片當道,觀眾難辭其咎

  C. 說明不能以票房來評價影片質量,應當建立更有效的評價機制

  D. 呼籲拒絕爛片,觀眾人人有責

  5、“高”是天的一種特性,是天壇的意境美之一。天壇的建築是連續性的逐漸上升的完整體。從南北中軸線上看,南端的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為中軸線的高峰。故宮太和殿是永樂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築,是帝王的象徵,而祈年殿比太和殿還高出3米,成為天帝的象徵。祈年殿的主體建築四周,牆外低樓,空間開闊,祈年殿和圈丘的整個外輪廓直接與天空連線,祭壇彷彿高入雲霄,人站在祭壇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壇的崇高感中,蘊含著敬天的思想。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對天壇建築“高”這一意境美的理解最準確的是***  ***。

  A. 漸次升高,表示對上天的崇拜

  B. 高於其它建築,說明其地位崇高

  C. 高入雲霄,表達“羽化登仙”的願望

  D. 突出崇高感,強化敬畏上蒼的心情

  行測片段閱讀例題答案

  1.文段首先指出東方人的身體和腸胃食用西方快餐,或許會給亞洲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健康威脅,然後以科學家的調查結論對此觀點進行驗證。文段針對“東方人”而言,B、D項均脫離了這一主體,排除。C項的“中式食物”文段未涉及,排除。本題答案為A。

  2.文段敘述了技術類創業的公司容易失敗的原因,即這類公司認為有了技術就有了市場,將技術等同於市場,從而導致失敗,故B項符合題意。A項只談到了技術,不符合題意。C項也只是談到了技術一個方面。D項文段並非否定技術,而是強調技術應符合市場需求。故選B。

  3.本題屬於細節判斷類題。可以採用態度判斷法快速選出答案。從題乾的“很可能……”,“如果他們……,肯定會……”,“它們若……,足以……”等詞語可以判斷太空對人類的危害還處於研究階段,原文並未給出確切的結論。A、C、D三項表述都過於絕對,只有B項與原文意思一致。故選B。

  4.“電影票房與影片質量長期不成比例”說明,爛片之所以有市場***質量差的電影,票房卻很高***,其實正是因為觀眾自己選擇掏錢去看爛片。而爛片在市場上大行其道,將成為中國電影產業的巨大災難。“歸根結底”點明文段重點,拯救中國電影要靠觀眾,觀眾有責任不讓中國電影成為爛片的天堂。因此,作者意在發出一種呼籲的聲音,即為了防止這一災難的發生,觀眾應當主動拒絕爛片,爛片沒有了票房,自然也就失去了市場。故選D。

  A項只是一種手段,最終目的是讓爛片沒有市場。B項只是闡明瞭一個具體現象,並沒有提到解決辦法。C項“更有效的評價機制”無從談起,文段主要是從觀眾本身出發,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5.這段文字主要解說了天壇“高”的特性,最後一句點出了天壇“高”的內涵,即“天壇的崇高感中,蘊含著敬天的思想”。D項的表述與此最相符,為正確答案。A項迷惑性比較大。與A項中的“崇拜”相比,D項中的“敬畏”對文段中“敬天”的“敬”理解更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