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園林綠化工程的專案管理論文

  任何優質的專案,首先要在設計上下工夫,作為專案實施的技術前期工作之一,設計方案的確立需通過設計方、建設方以及專家和領導的修改和論證,而一旦方案主題確立後,施工圖的設計更應根據現場情況,因地制宜地落實設計意圖,設計是否能奪人眼目是管理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

      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大型園林綠化工程的專案管理相關論文。具體內容如下,歡迎參考閱讀!


大型園林綠化工程的專案管理

  一、大型園林綠化工程專案建設的回顧。

  成立於1998年上海浦東工程建設管理有限公司,是上海市建委獲准成立的政府投資專案工程管理公司中唯一區屬企業。2000年初,公司率先通過了上海市建設管理行業IS09002質量體系認證。目前業務經營範圍涉及綠化、市政基礎建設、軌道交通、公共建築、環保環衛及水務等諸多領域。公司自成立立伊始,在市綠化局及新區環保局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援和關心下,經過多年浦東開發的鍛鍊,公司在綠化專案建設管理中積聚了一定的資源和經驗,並先後獲得1999—2000及2001-2002年度“上海市綠化先進集體”的稱號。承擔建設管理的綠化工程專案多次獲得區、市級行業獎項,其中3次榮獲上海市市政金獎,5次榮獲上海市“園林杯”優質工程。截止到目前為止,公司累積承擔綠化建設專案88項,綠化面積達791萬平方米,投資額達47460多萬元。

  1999年,南幹線綠化工程是當時浦東綠化建設史上線路最長、一次性投資最大的綠化專案,也是公司成立以來的首個重大綠化專案。公司在沒有任何現有綠化專案管理模式套用的情況下,從抓內部規範管理、抓監理管理、抓施工管理入手,做到科學、嚴格、規範。先後出臺了《綠化監理工作管理辦法》、《綠化監理工作考核細則》、《綠化工程階段質量評定細則》等建設管理的規範性檔案,克服了土壤質量差、夏季高溫、颱風和暴雨等不利因素,取得較好的景觀效果。

  2000年羅山路延長線開工,該工程北起龍陽路,南接環南一大道,全長7.066公里,綠化總面積40萬平方米,總投資2432萬元。在該專案建設管理過程中,公司嘗試著在景觀和特色道路綠化上下工夫,方案經過專家論證和多次修改,採用了12個竹類品種,總計40萬餘枝,成為浦東繼世紀大道之後的又一條景觀特色道路——竹林之路。同時,大膽地運用天然卵石製作橋銘牌,使功能與景觀巧妙地結合,與竹相配成為一景。此外,出臺了《道路綠化養護管理辦法》,細化了苗木養護技術規範,真正做到了“三分種、七分養”。

  同年施工的張家浜整治一期工程的建設拉開了浦東新區河道綜合整治的序幕。一期綠化面積9.95萬平方米,綠化總投資782.82萬元。公司首次提出了建設景觀河道的目標,將景觀與河道整治結合起來,形成了集綠化、防汛、休閒、航運、娛樂、水環境建設為一體的河道綜合整治專案。該專案榮獲全國市政金獎和人類居住環境範例獎。

  2000年竣工的金科北路綠化工程,作為東郊賓館配套專案,儘管規模不大***綠化面積2萬平方米,造價223萬元***,但其重要性有目共睹。在該專案的建設管理中,我們對大規格雪松、香樟的種植給予了特別的重視,從苗木選擇、樹穴的處理到種植後的修剪、綁紮、養護等環節均進行了全過程監控,全線苗木成活率達到了99%。

  2001年-2002年作為市政府2號重大工程的外環線***浦東段***二期道路綠化工程再次重新整理浦東道路綠化建設之最。該工程全長33公里,綠化總面積204.4萬平方米,綠化總投資1.18億元。公司根據外環線的功能與外環林帶的關係將該條道路綠化設計主題確定為“森林之路”,並首次在道路綠化中引入雕塑、水車、景石等園林小品,為道路景觀增加了野趣。同時中央分隔帶的大量香樟和桂花的種植,更點名了“森林之路”的主題。在該專案的建設管理過程中,除了規範和強化公司已有的管理措施之外,加強了對病蟲害防治預測預報的管理力度,同時在綠化工程首次試行了網路化管理,為園林綠化建設管理科技手段的創新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2003年被喻為浦東第二條景觀大道的東方路建設工程北起其昌棧碼頭,至南龍陽路,全程長5.17公里,綠化面積45425平方米,投資1222萬元。在設計中將東方文化底蘊和內涵納入其中,將交通、休閒和景觀融為一體,通過雕塑和小品手法,將設計主題得以很好的體現。同時還運用了大量的花境植物,體現了景觀道路的豐富多彩。

  同期實施的羅山路——龍陽路立交專案是浦東最大的立交專案,該工程綠化面積236568平方米,投資1755萬元,通過對地形、水體、小品、景石、植物的靈活佈置和周邊環境的巧妙融合,體現了立交高尚、現代的綠化景觀特色。
 

  二、建立科學規範的綠化管理模式是我們不斷探索和實踐的重要工作。

  綠化工程的建設管理就是採用科學的管理辦法和手段使工程的實施在質量、安全、文明施工、立功競賽及進度等投控各方面得到最佳的控制,以確保工程的順利完成。只有做到實事求是、因地制宜,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才能達到最終的管理目的。

  我公司從1998年成立至今,在不斷地摸索和實踐過程中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詳細,逐步形成了一套大型園林綠化工程專案管理的操作模式。
 

  1、從自身抓起,做好建設單位的管理規範。

  建設單位作為綠化工程專案建設的“總管”,其管理層的結構,管理的方式、方法、管理人員的素質、思路將直接影響專案管理的好壞,因此作為建設單位,在綠化專案管理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1***擺正管理者的位置,提高管理者的素質,理順管理者的思路,統一管理者的思想,樹立管理者的威信。專案的管理實際是一種對人的管理,而作為建設單位的管理者,只有從自身著手,形成規矩,方可形成規範榜樣,使管理得到進一步落實。

  ***2***明確規範章程,建立管理制度,使管理有據可依。“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作為一個綠化專案的工程管理,建設單位應從一開始就明確有關要求和制度,如付款方式,獎罰方式等,並嚴格執行,做到以理服人。

  ***3***分清職責,逐級考核,為各級管理者創造發揮的空間。作為建設單位的管理者,應明確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避免越俎代庖現象,調動設計、監理和施工單位管理者的積極性。
 

  2、發揮設計者的潛力,強化現場服務和操作流程。

  一份好的設計圖紙是一個優質工程的先決條件,設計是否有新意、綠化配置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到工程建設的成敗。因此,在設計方面著重於以下幾個方面:

  ***1***集思廣益,充分發揮設計者的潛力。設計並不是簡單的製圖,一個成功的專案設計應具備一定的主題和構思,並通過合理的手法加以體現。因此,在作好溝通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設計者的的潛力,避免瞎指揮的現象。

  ***2***責任到位,強化現場服務。使設計不僅僅侷限於圖紙,真正做到“化藍圖為現實”。

  ***3***嚴格圖紙會審制度,牢牢把握事前控制。減少不必要的施工返工。

  ***4***設計變更有依有據。為作好投資控制,強調設計變更依據,確立相應的操作流程,避免變動圖紙的隨意性。

  ***5***共同參與質量檢查,及時作好溝通。通過對現場的瞭解,及時找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便日後得以改進。
 

  3、加強監理的選擇和管理,提高監理積極性。

  監理單位作為在工程的建設管理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的作用。監理組的工作質量將直接影響到工程的質量、進度、投控等諸多方面,因此在監理的管理上力求作到以下幾點:

  ***1***注重總監和現場監理的考核與選擇。總監到位率必須在80%以上,在人員上保證監理工作的管理質量。

  ***2***制定切合實際的監理考核辦法和細則。定期進行考核檢查,發現問題督促整改,使監理工作有章可循,並以此作為今後專案選擇監理的重要依據。

  ***3***將監理納入立功競賽的考核範圍。通過競賽,增加監理的競爭意識,促進監理隊伍的健康發展。
 

  4、提高施工單位素質,規範施工單位行為。

  施工單位作為綠化專案的具體操作者,既是管理的物件,也是建設單位服務的物件。
 

  ***1***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使施工單位的認識統一到工程管理中來。

  ①組織培訓。由於施工單位的素質不一,特別是專案經理的層次差異較大,建設單位通過培訓的方式,如內業資料培訓、施工技術培訓等使參建人員素質得以提高。

  ②明確施工要求和計劃。通過交底、例會、現場會、觀摩會等形式,明確建設方的要求和計劃,使施工單位能跟上建設單位的節奏,作到步令統一。

  ③制定詳細的考核細則和辦法。通過制定對人員、裝置、土壤管理、水分管理、肥料管理中耕除草、修剪工作、植保工作、防颱防汛、成活率、景觀效果、文明施工、技術措施等要求使施工程式和施工工藝科學規範。

  ④建立獎懲制度。將考核結果與工程款掛鉤,做到獎優罰劣,給施工單位帶來一定的促動。
 

  ***2***注重建設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從源頭控制問題的發生。

  ①對土方採取一票否決制,建立土方監督員制度,通過合理的土壤改良和地形處理,確保土方質量。

  ②建立苗木質量的三抽檢制度。從苗源地開始把關,確保苗木質量。

  ③擬訂苗木的種植及相關技術措施細則。通過制定《苗木種植技術要求》、《特殊苗木種植技術要求》等,確保苗木在採購、運輸、種植、養護、綁紮等方面的規範運作,確保種植後的景觀效果。

  ④擬訂養護管理要求及考核制度。使施工單位認清養護的重要性,加強苗木後期的養護工作。

  ⑤制定病蟲害發生的預測預報制度。將病蟲害的發生控制在早期,避免大規模病蟲害發生帶來的損失。

  ⑥合理安排交叉施工工序。做好與市政、管線等單位的配合協調工作,減少相互之間的影響。
 

  三、圍繞創新,提升綠化工程建設管理的水平。

  一成不變的管理模式是沒有生命力的。綠化工程建設管理同樣需要與時俱進。根據不同專案、不同時期的不同特點,不斷注入新的內涵,使綠化專案的管理的模式更具可操作性,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

  1、設計創新是建設管理中的前提。

  任何優質的專案,首先要在設計上下工夫,作為專案實施的技術前期工作之一,設計方案的確立需通過設計方、建設方以及專家和領導的修改和論證,而一旦方案主題確立後,施工圖的設計更應根據現場情況,因地制宜地落實設計意圖,設計是否能奪人眼目是管理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

  如羅山路延長線在設計時考慮兩側綠帶較窄,且有大量的地下管線,不適宜種植大喬木,為達到兩側綠蔭的效果,通過數次修改而選擇了種植根系較淺的竹類品種。又如外環線,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在快速道路中大量種植成型灌木,既需要大量的修剪人力,又給交通安全帶來了隱患。因此中隔帶和3米路肩上以大香樟、大桂花、大合歡及大雪松等喬木為骨架,形成了“森林之路”的雛形。又如張家浜一期工程,在設計中圍繞水體做文章,利用自然河道,將綠化、休閒巧妙融合,充分展現了河道綠化的景觀特色。

  2、管理創新是建設管理中的基礎。

  作為建設單位負責專案從立項到竣工、移交直至審計的全過程,其管理的觀念和方法至關重要。首先應從管理的思路上進行創新。實踐證明拘泥於一種一成不變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時代在變,對管理的要求也不斷在變。思路創新則來源於多年的管理總結,來源於對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學習和提煉。其次,管理的方式也應進行創新。從被動到主動、從簡單到規範、從鬆散到科學。

  只有將管理的方式更具適應性,才能將管理者從繁重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此外,由於社會新科技產品帶來了更多的便利,因此在管理的手段中也需要進行不斷創新。如網路化的運用,由於其管理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英特網上可隨時隨地查閱和處理檔案、釋出資訊和指令,使管理者從繁瑣的事務工作中解脫出來,向無紙化管理邁進。同時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參建方相互制約和監督,避免了主觀願意的影響,創造了全新的工作方法。

  3、技術創新是建設管理中的保障。

  綠化專案的實施不是簡單“種地種菜”,建設單位應指導和鼓勵施工單位運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手段來改善施工過程中的工藝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景觀效果。如公司針對種植土中出現淤泥、深層土、垃圾土、鹽鹼土等普遍現象,在綠化工程建設管理中,積極推行土壤檢測、開樣洞,根據檢測結果和不同植物的要求指導施工單位進行土壤改良、開溝等措施,以改善根系周邊的土壤環境。

  又如在大樹移植方面,公司根據不同道路的現場特點、土質情況、苗源地情況、苗木特性等諸多因素,制訂了不同的實施細則,使之更加科學、規範,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儘早達到要求的景觀效果。對於一些特殊種類的植物品種如竹類等,在施工過程中,我們指導施工單位從選苗開始把關,包括運輸、修剪、綁紮,土壤改良、種植方式、密度控制、養護等一系列工序層層控制。同時,還通過組織培訓、召開現場會等方式增加各方的理性和感性認識,推廣好的經驗,吸取差的教訓,提高大家對科技含量和工程質量兩者密不可分的關係的認識。

  大型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管理是全行業面臨的共同目標和任務,它的發展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和支援,並將隨著時代和社會的進步日益完善。我們相信,未來的園林綠化事業將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邁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