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方面論文

  公共政策是為公共所作的政策安排,公共政策必須體現公共性、公正性、合法性的倫理訴求。公共政策必須從公共利益出發,為公共利益而作。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科技政策的制定及其價值旨歸

  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而為了引導科技發展的正確方向,管理科技活動的有序進行以及促進科學技術的更高速發展,許多國家都制定了適當的科技政策。那麼,科技政策是如何制定,又如何對科技進步起作用呢?正是本文所要進行的分析和研究。

  一、科技政策與科技政策的制定

  ***一***科技政策的本質含義

  科技政策,則是指國家為實現一定歷史時期內的科技任務而規定的基本準則,以確立科技事業的戰略和策略,並引導科技事業發展的方向。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科技政策的內容日益擴大,形式也不斷豐富。科技政策的內容,在不同的國家、地區以及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會有所不同,但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一是科技發展方針、戰略;二是科技發展規劃和實施計劃;三是科學研究政策;四是產業技術政策;五是科技管理政策、獎勵政策、教育政策、技術市場政策等。正是這些科技政策構成了完整的科技政策體系,各方之間相互聯絡、協調和支援,從整體上促進科技事業的發展。

  ***二***科技政策的制定程式

  科技政策的制定是一個複雜而縝密的過程,是一項綜合了研究、設計、規劃和決策的過程。隨著科技政策研究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制定科技政策的程式也日益科學化。科技政策的制定大致經歷以下幾個階段:科技政策問題界定、科技政策議程設定、科技政策規劃、科技政策合法化、科技政策執行和科技政策評價。

  1、科技問題的界

  科技政策問題,是尚未被實現的科技價值或需求,是政策問題的一種。當公共問題公開化成為熱點,被反映至政府有關部門,政府有關部門又試圖去解決時,這些問題才會被列入政府議程,此時這些問題才成為政策問題。

  2、科技政策議程的建立

  科技政策議程,是指將科技政策問題提上政府議事日程,納入決策領域的過程。科技政策議程主要分為公眾議程和正式議程兩種。公眾議程,是指在科技發展中引發公眾廣泛關注和議論的問題被納入科技政策議程的過程。正式議程,是決策機關將某科技發展中的問題列入自己的議事日程作為科技政策問題進行研究和處理的過程。

  3、科技政策規劃

  科技政策規劃的前提與基礎是科技政策問題的發現與提出,科技政策規劃的主要內容是科技政策的設計以及科技政策的擇優,科技政策規劃的步驟一般包含有確定目標、設計方案、評估擇優以及論證其可行性。科技政策規劃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表現為一個雙向的複雜的系統,當其中一個步驟出現問題時,系統就會退回前一個步驟或者直接返回起點,只有通過反覆的調整和總結,才能制定出最終的科技政策。

  4、科技政策合法化

  科技政策合法化,是指科技政策方案上升為法律或者獲得合法地位的過程。科技政策合法化是科技政策制定過程的重要階段,其目的是使科技政策方案具有社會權威性和約束性,使科技政策得以有效地發揮促進科技良性發展的作用。科技政策合法化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科技政策的法律化;二是獲得權力機關的批准;三是通過了有關部門的審查。

  5、科技政策執行

  科技政策執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科技政策的執行者通過建立各級組織,運用各種資源,並通過解釋說明、宣傳普及、政策實驗、協調與控制等各種手段,將科技政策的觀念內容轉化為現實成果,從而達成既定科技政策目標的過程。為了保證科技政策的有力執行, 必須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學化,提高科技政策決策者的素質,建立和完善切實有效的政策執行監督機制,並加深對於科技政策執行方式手段的探索研究。

  6、科技政策評價

  科技政策評價是一件十分複雜卻至關重要的事情,不僅關係到科技政策本身的去留問題,而且關係到科技政策機制的執行和評價的結論是否真實,以及評價結論是否受到科技政策制定者和政策客體重視的問題。因此,科技政策評價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即如實事求是原則、系統性原則、最大效益原則、可持續發展原則等。

  二、科技政策對科技與社會發展的價值旨歸

  科技政策制定完成之後,將投入執行,發揮其對科技發展的功能作用。作為手段或工具,科技政策主要具有導向功能、管理功能、協調功能和控制功能。根據這些功能,科技政策在執行的過程中對科技的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首先,科技政策引導科技發展的方向。科技政策具有導向功能,能夠為科技事業的發展指指導正確的方向。科技政策制定者需依據科技事業發展的實踐活動,並根據活動過程的發展趨勢進行的預測。第二,科技政策管理科技活動的程序。科技政策具有管理功能,它是指科技政策主體通過制定和施行科技政策,對科技活動過程進行計劃、組織、調節、控制,使人、財、物各項資源得以合理分佈、有序流動、有效利用,從而保證科技活動的正常開展。第三,科技政策保障科技事業的良性發展。科技政策能夠制約或促進科技活動中人們的行為和事物的程序,使其符合科技政策目標,並對偏離科技政策目標的行為、因素和情況及時作出調整或限制,從而得到良性的發展。第四,科技政策協調科技與各方的關係。科技政策能夠協調科學技術與社會條件及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科學技術的出現和發展都依賴於特定的社會條件,並且又對社會環境產生作用。

  篇2

  淺析貨幣政策對資產價格的影響

  0 引言

  隨著貨幣政策的進一步推進,以房產和股票為代表的證券資產成為我國居民投資的重要手段。2000年以來,股票市場一度上衝6000點,然後又下墜1600多點,股票資產如過山車般變化,對人們生活產生較大影響。另一項重要的資產房地產,由於政府把房地產作為支援產業,房價一直高速增長。到2013年末,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為86013億元,當年商品房竣工面積達到了78740萬平米,15年時間內增長了近5倍,房價則以驚人速度上升。價格風雲變化的股票和價格不斷上升房產,早已成為我國居民家庭主要財產,因而這兩大類資產價格也是我國資產價格的權重指標。近一年來股價房價出現新特點,人民幣匯率一改數年來的升值趨勢,對居民所持有資產都將產生重大影響,從而影響人們的生活。

  為了探詢中國貨幣政策,分析貨幣供給量對資產價格的影響,本文以貨幣供給量和匯率作為主要影響因素,以房價、股價、物價作為因變數,運用時間序列分析方法,分析貨幣供給量的變動對資產價格的衝擊,以及房價、股價、物價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

  1 房價、股價、物價的一般關係:基於聯立方程模型的分析

  1.1 變數的選擇和資料來源

  本文選用資料為2000年1月至2014年9月的月度資料,選取的變數一共5個。其中房價的資料來源於國家統計局網上資料庫***用成交額與成交量的商***,股價則採用上證指數來衡量股票價格,採用自然月度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貨幣供給量採用M2月度資料,來源於中國人民銀行網站對外發布統計資料。

  1.2 聯立方程模型

  聯立方程模型用於描述經濟變數間的雙向因果關係,即某一經濟變數決定著其它一些經濟變數,反過來又受其它經濟變數的決定,因而,採用聯立方程模型可以更全面、真實地反映經濟系統的執行過程。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貨幣供給量對房價、股價以及物價的影響,但房價、股價以及物價三大類價格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關係,因此用聯立方程模型可以解決互相影響之問題。每一類價格首先是受其自身滯後變數的影響,然後貨幣供給量,三者之間相互影響,除此之外三大類價格還受到一些共同因素的影響,如匯率等,因而需要在模型中加入匯率作為控制變數。於是有下面三個方程式,分別代表房價方程式、股價方程式和物價方程式:

  HP=a10+a11HP***-1***+a12M2+a13SP+a14CPI+a15ER+u1***1***

  SP=a20+a21SP***-1***+a22M2+a23HP+a24CPI+a25ER+u2***2***

  CPI=a30+a31CPI***-1***+a32M2+a33HP+a34SP+a35ER+a3***3***

  注:其中HP***-1***為房價HP的滯後1期值,SP***-1***為股價SP的滯後1期值,CPI***-1***為CPI滯後1期值。u1,u2,u3為隨機誤差項。

  本文通過採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三個迴歸方程,都滿足聯立方程成立的條件:房價方程、股價方程和物價方程。模型的整體擬合優度都在90%以上,各方程中的係數顯著性水平很高。

  從房價方程看,貨幣發行量對房價的影響非常明顯,係數為0.1736,在1%的顯著性水平內,表明貨幣供給M2每增加1萬億元,會使全國房價每平米上漲17.36元;股價對房價的影響係數為0.0767,且在5%的顯著性範圍內,表明股價對房價的影響是正的,即股價的變動會通過收入效應帶來房價的變動,上證指數每上漲一個點,會使房價上漲每平米0.0767元。物價指數CPI對於房價的影響係數為了2.2789,但不明顯。而匯率對房價的影響係數為

  -274.418,且在5%的顯著性範圍內,表明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每貶值1元,則會導致房價每平米上升274.418元。

  從股價方程看,貨幣發行量對於股價的影響係數為-0.0112,其意思是貨幣供給每增加1萬億元,反而還會使上證股價指數下跌1.12個點,但相當不顯著,因此基本可以不考慮貨幣發行對股價的影響,這和我國多年來的股價走勢就可以看出來,貨幣發行已經達到120萬億,而上證指數仍然只有2500點,和10年前貨幣發行量只有20多萬億時也差不多。房價對股價的影響係數為0.1173,且在5%的顯著性水平內,表明房價對股價的影響為正,即房價每平米上升1元,會導致上證指數上漲0.1173點。物價指數CPI的係數為-15.653,即,物價每上升1個百分點,會導致股價指數下跌15.653點,且在10%的顯著水平上;而匯率對於股價的影響係數為153.0357,且在10%的顯著性水平內,表明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每下跌1元人民幣,則上證指數會下降153.0357點①。

  從物價方程來看,貨幣發行量M2對於物價的係數為0.000926,說明在樣本區間,貨幣發行對於物價的影響很小,且不顯著;房價對物價指數的影響係數為0.0002,不顯著;而股價對於物價指數的影響係數為0.0003,即股價指數每上升1個點,則物價會上升0.0003個點,且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這反映了隨著股價的上升,人們的財富水平提升,從而會帶來消費水平的提升。而匯率對於物價水平的影響係數為0.7831,顯著性水平在1%的範圍內。說明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每下跌一元,會使國內的物價指數下降0.7831個單位,這是因為隨著人民幣升值,進口物資價格下降,從而推動物價指數的下降。

  2 貨幣供給對房價、股價和物價衝擊的動態檢驗

  通過聯立方程模型初步獲得了各變數對於三大類價格的影響係數,但仍不足以說明他們之間的動態關係。通過向量自迴歸模型***VAR***可以很好地預測相關時間序列以及隨機擾動項對變數造成的動態衝擊。本節主要在西姆斯構建的VAR模型基礎上來分析:①脈衝響應函式;②方差分解。

  為了需要避免分析的誤差,對於時間序列,我們需要判斷時間序列是否為同階單整。通過擴充套件ADF檢驗房價HP、股價SP和物價CPI的原序列和一階差分是否包含單位根,來判斷原序列或一階差分序列是否單整。在檢驗原序列時,HP、SP、CPI都不能排除單位根的存在;而通過一階差分後,三個序列的t統計量則相當顯著。從表3中可以看出,原序列值都是非平穩的***10%的顯著性水平對應t值應為-3.142538***,而一階差分後t值都超出了-3.142538,顯示一階差分後序列平穩,且顯著水平達到1%,顯示三個序列同為一階單整,可以進行脈衝響應和離差分析檢驗。

  2.1 脈衝響應函式

  脈衝響應函式表示零初始條件時,線性系統對理想單位脈衝輸入訊號的響應。通過給擾動項上加一個一次性的衝擊,用於判斷對於內生變數當前值和未來值所帶來的影響。對某個變數的衝擊不僅直接影響自身,還通過自迴歸模型的動態***滯後***結構傳導給其他內生變數。

  當在本期給貨幣M2一個正衝擊後,對房價前2期有顯著的正的影響,之後影響力下降,在第3期後影響力趨於平穩繼而緩慢下滑,這說明貨幣供給的增加,會導致社會融資成本下降,一方面會導致房屋按揭貸款的利息支付減少,從而增加房屋的需求,另一方面會減少房產企業的資金成本,加之房產供給具有鋼性,從而提高售價,從而導致房價短期內上升;當在本期給股價一個正衝擊後,房價在前2期內明顯上升,之後影響力減弱,在第3期後開始趨穩繼而緩慢下滑,說明短期內影響較大,長期來看影響減弱;當在本期給匯率一個正的衝擊,會使房價在前2期出現大的下降,此後負的影響力減弱,在第3期後趨穩。這說明如果在本期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投資者會將發現人民幣資產存在套利空間,從而將資產轉入國內,導致房價上升;反之如果在本期出現人民幣貶值,投資者會將錢轉向更有投資價值的美元資產,從國內房產市場上抽逃資金,從而導致房價下跌。這可以很好地解釋2005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相對升值時,房價上漲很快,而人民幣匯率相對貶值的2014年開始,房價就開始下跌了。

  在本期給房價一個正衝擊後,股價在前4期出現大幅的上升,在第5期達到最高點,之後變為緩慢下降,這可能是因為由於收入效應的原因,房產價格的上升使得投資者的名義收入上升,因而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其他相關的投資品如股市中導致股市也上升。在給物價一個正衝擊後,股價在前2期出現小幅上升,之後一直處於下降過程中,這是因為短期來看,物價的上升使人們的可支配收入減少,使得投資者們不得不從資本市場撤出一部分資金用於消費物品,從而導致股價的下降;當在本期給匯率一個正的衝擊***美元貶值***,可以看到正的影響力並開始下降,在第2期後保持穩定,這意味著人民幣匯率升值會導致股價上升,貶值則會導致對股價的下降。可能是因為,隨著人民幣升值,國外投資者會將大量資金投資到中國市場,其中一個去向就是股市,從而推動股價指數上升,這可以很好地解釋2005年至2007股市大漲的現象。

  在本期給股價一個正衝擊後,對物價有較小的負的影響,之後影響轉為正並一直導到物價的上升。很可能是股價突然上升,使得投資者快速將資金轉移到股市,因而短期內可用於消費的資金減少而導致物價下降,但隨著股價的上升,資產升值,名義收入增加,因而投資者在好的預期下能用於消費的資金更多,從而推動物價的上升。在本期給匯率一個正衝擊後,引起物價在前2期負的影響,之後影響力逐步減弱,在第5期後轉為正的影響。這很可能是由於本幣人民幣升值,購物國外產品的價格下降,因而會導致國內物價水平在短期內的下降,之後人民意識到升值會帶來資產價格的上升和名義收入的增加,因而會增加一般消費品的開支,導致物價水平的上升。

  2.2 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variance decomposition***是由R.A.Fisher發明的用於兩個及兩個以上樣本均數差別的顯著性檢驗。基本思想是,通過分析不同來源的變異對總變異的貢獻大小,從而確定可控因素對研究結果影響力的大小。

  從圖4可以看出,除去房價的一階滯後因素對房價的貢獻程度減弱外,其他各因素對房價的貢獻程度逐漸增大,其中貨幣M2對房價的貢獻程度最大,在第10期達到15%,其後依次是股價、匯率和物價,但是總體貢獻都比較小,其中股價少於10%,匯率接近5%,而物價幾乎為零,可以忽略不計。

  從圖5看,除去股價的一階滯後因素對股價的貢獻程度減弱外,其餘因素對於股價的影響因素幾乎都為正,從第1期開始都逐步上升,到10期,排序依次為房價8%、貨幣M2為4%,物價CPI為2%,匯率ER約為1%,後三者對股價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從圖6看,除去物價的一階滯後因素對物價的貢獻程度減弱外,在導致物價變動的其他貢獻因素中,各因素在前3期幾乎都可以忽略,但是之後都增大,其中股價在第10期超過20%,其次是房價接近10%,再次是貨幣M2供給接近5%,匯率對於物價的影響接近0,可以忽略。   3 結論

  本文利用我國2000年1月到2014年9月的月度資料,採用聯立方程模型研究了貨幣供給量對於三大類價格***特別是資產價格***的影響以及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基於VAR模型的基礎上,對價格變異的影響因素進行了脈衝響應和方差的動態檢驗,可以得到如下一些結論:

  ①從聯立方程的估計結果看,在這三大類價格中,貨幣政策***貨幣發行量***主要影響房價,顯著性水平非常高,對於股價和物價水平影響都不明顯。從這可以看出,過去十餘年的政策調控,特別是各種行政政策***各種限購措施***的調控,出現越調房價越漲的現象,其根本原因在於,這些政策沒有和貨幣政策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在貨幣M2大量增加的情況下,行政政策無法改變房價上漲的趨勢。從股價變化的具體原因來看,貨幣供給M2幾乎沒有影響。房價和股價呈正相關關係,但是顯著性水平不高。

  ②貨幣供給量M2是各國貨幣政策調控的核心變數,貨幣供給量的變動理論上應該引起主要資產的相應變動,這在金融發達國家之間***如美國***相當明顯。但在我國,對以上3類價格上的影響區別相當大,對房價相當明顯,對股價和物價則幾乎沒有影響,這說明我國資產缺乏轉換彈性,有必要進一步放松管制,完善金融市場體系,增強市場彈性,從而推動資產價格的合理配置,避免像當前居民家庭80%以上的資產為房產的局面,規避單一資產佔比過重繼而在價格下行所帶來的風險。

  ③匯率對股價的影響資料似乎與我們的直觀感受不一致,這很可能是因為在2005年7月以前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採用固定匯率制,所採用的資料無法真實反映匯率和股價的變動關係。如果把資料全部調整到2005年7月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後的匯率資料以及股價數之間的因果關係,那麼匯率ER是股價在滯後1期的Granger原因,且顯著性水平在10%以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