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偏好畢業論文

  融資決策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的融資方式不僅會影響到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而且會對資本市場的發展產生影響。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我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成因

  摘要:現代企業融資理論和西方發達國家的融資實務分析表明,企業融資有自己的偏好順序,也就是說上市企業在融資是最偏向的是內部融資,如利用公司的未分配理論和折舊抵稅等,接著才會考慮向外部融資,外部融資中最偏向的是發行債務,其次才是發行股本。但是我國的情況恰恰相反,上市公司最偏好的是股權融資,這與傳統的優序融資理論相悖,這種狀況說明我國企業的融資行為可能存在不恰當的地方。

  關鍵詞:融資偏好 ;資本結構 ;融資成本;內部人控制

  一、引言

  美國經濟學家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於1958年在論文《資本成本,公司金融和投資理論》中提出了MM定理,隨後Myers和Majluf ***1984***在其名篇《企業知道投資人所不知道資訊時的融資和投資決策》一文中,以資訊不對稱理論為基礎,提出優序融資假說,Titman and Wessels***1988***也驗證了Myers and Majluf的這一結論,關於資本結構理論的實證檢驗相繼問世,使得資本結構理論更加的完善。Myers和Majluf***1984***的優序融資理論指出企業偏好於內部融資,如果需要外部融資,會首先發行最安全的證券,也就是說,先債務後權益。雖然國外的現狀基本都遵循著傳統的優序融資理論,不管是統計分析中還是案列研究中,基本都符合傳統的融資順序。然而我國眾多研究學者卻發現中國的上市公司存在與西方發達國家截然不同的融資行為。黃少安和張崗***2001***認為中國大陸的上市公司存在股權融資偏好。林凡***2007***、陸正飛,高強***2003***發現中國上市公司更偏向於外源融資來滿足資金需求。基於這一差異,本文著重分析形成我國上市公司融資特點的成因以及這種現象帶來的融資負效應,並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治理對策。

  二、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成因分析

  ***一***股權融資成本低且風險小

  上市公司在選擇融資的方式時,最先考慮的就是融資的成本。由於我國很多企業都處在成長髮展期,可能無法承受債務融資的高成本和高風險,所以在選擇融資方式時,會優先選擇股權融資,儘管可能債務融資可以起到抵稅的作用,但是相比不能償債帶來的風險,上市公司選擇了更為保險的一種方式方法。相對應的,股權融資雖然也有自己的風險,比如會導致母公司的控制權下降等等,但是不必每年都分紅的彈性規則還是被眾多上市公司青睞。但是根據我國特有的國情,我國上司公司股權融資的成本實則是比債務融資成本高的,相關學者主要出於以下幾個原因的考量:

  1.上市公司分配的現金股利少。在我國,不分配股利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現象,即使分配股利也是以股票股利居多,現金股利很少,因此,股利支出並不會對我國上市公司形成太大的成本。

  2.我國上市公司大都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國有股一直處於控股地位,形成“一枝獨秀”的股權結構,所以傳統上認為的股權融資控制權削弱成本在我國上市公司中幾乎為0。

  3.上市公司股票發行價格偏高。我國上市公司股票發行價格普遍高於股票自身的實際價值,股票的市盈率***P/E***維持在高水平,因此公司通過股票融資能獲得更多的可用資金,進而降低了融資成本。

  我們再來討論債務融資,一方面債務人對債務的融資有諸多使用用途的限制,使融資方在公司諸多發展方面都會顯得躡手躡腳,銀行對於貸款的很多限制性條款,讓企業感到無所適從;另一方面,一旦融資方沒有及時償還借款,比如週期性的經濟不景氣等原因,銀行出於利己的角度,大多數情況下會選擇債權保全,企業將會面臨破產的風險。而股權融資使得公司擁有一筆永不到期的自由支配的資金,股權融資的這種“軟約束”特徵實際上也降低了資金成本。

  ***二***股權結構不合理

  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特徵:第一,股票種類過多,有內資股和外資股,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國家股、法人股和職工股,A股、B股、H股和N股等;第二,股權高度集中。公司的股權基本上由前三大股東控制,控制權達到40%以上,大股東擁有絕對的控制權,故而融資決策顯然由大股東操縱。由於股票發行造成的高溢價會提高公司的淨資產,所以被大股東所偏好,而債務融資造成的經營性約束會給他們的經營帶來壓力,這也導致了大股東對債務融資的厭惡態度。

  ***三***內部人控制嚴重

  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內部人控制”,公司的管理層實際上控制著公司,而股東的權力受到削弱甚至被架空。我國上市公司大都由國有企業改制而來,國有股“一股獨大”,由於所有者缺位和代理鏈過長,國有股難以有效的行使股東權利。同時,我國的股市波動性比較大且通常不符合情理,實質上並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價值投資,股權融資的投資方大多也是出於短期利益的考慮,不會對公司的實質性經營提出建議,而只是選擇用腳投票,即一旦被投資企業不符合自身的利益考量,就會選擇丟擲股權,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司的決策很多時候是由管理層一手決定的,企業的決策喪失了所有權人的監督,管理層的目標難免會與公司利益相悖,即會出現代理人問題。由此會導致公司可支配的現金流減少,損害管理層的在職消費利益等,而且債務融資會加強債權人對管理層的監督,一旦公司不能償還到期利息並最終導致破產時,管理層的利益將會消失殆盡,所以管理層在本質上是厭惡債務融資的。相比之下,股權融資則賦予管理層更多自由支配現金的權利。

  ***四***債券市場和中長期信貸市場不發達

  在完善的資本市場下,上市公司可以通過多樣化的融資方式來優化資本結構,但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國資本市場仍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融資方式存在明顯的不均衡狀態。股票市場門檻低且進出自由化程度高,政府監管不到位,上市公司資訊的公開性和真實性也無法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決策者可以通過內部訊息賺取超額收益。與此同時,我國債券市場發展緩慢,企業債券的發行相當嚴格,審批程式複雜,加上我國商業銀行的功能尚未完善,政府對商業銀行利率的干預性強,商業銀行對長期借貸十分謹慎,公司為了籌集長期資金,就不得不求助於股權融資了。

  參考文獻:

  [1] Myers,Stewart C., and Nicholas S. Majluf.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4***13***.

  [2] Titman,S.,and R.Wessels. The Determinants of Capital Structure Choice[J].Journal of Finance,1988***43***.

  [3] Modigliani,F.Miller,M.H.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J].Ameican Economic Review,1958:48.

  [4] Wruck K H.Equity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and firm value:evidence from private equity financing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9***25***.

  [5]林凡.中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的理論與實證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28***.

  [6]陸正飛,高強.中國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研究―基於問卷調查的分析[J].會計研究,2003***10***.

  [7]黃少安,張崗.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分析[J].經濟研究,2001***11***.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