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經典語錄語句

  名人名言是人類智慧寶庫裡的一份珍貴財富,是古今中外先哲和有志之士的思想精華,是人類知識的積澱,是民族智慧的提煉。在茫茫書海中,由人類文明與智慧凝聚而成的至理名言,集思想性、洞察力和語言美於一身,正如文化星河中的點點繁星,散發著永恆的魅力。它們世代相傳,跨越國界,使無知的人變得聰明,使聰明的人更智慧,給智慧的人以思想共鳴,是人生旅途中的良師益友。人生閱歷尚淺的青少年朋友,閱讀這些名言,更可以啟迪智慧,陶冶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正因為如此,入們喜歡蒐集、品味並且引用名人名言。

  網際網路是一個工具,我覺得未來幾十年有前途的都是用網際網路作為工具為人類服務,只要找到好的商業模式。

  ***征途***虧了就當賬上少兩個億。

  網易非常可怕,要現金有現金,要人有人,最可怕是丁磊本人非常重視。但是它和我們不是一個市場,它是卡通類……我不怕盛大,它的重點不在遊戲。我看不上它***第九城市***,靠《暴雪》的牌子,短時間內到了50萬。《魔獸世界》編得實在是好,3D裡面5年之內出不了能超過它的,但它的致命傷在文化上……它也就是這個規模,上不去了。我對金山比較熟,但現在不急著說,幾個月後你就能看出來,我一款遊戲就把它所有遊戲都超過了。QQ可怕但也不同類,不是我們這個圈子內的。

  網遊按時間點卡收費最嚴重的問題就是,無論是窮學生、還是億萬富翁,在遊戲消費都是一樣的――這在營銷上是最忌諱的。

  很多行業內的人都是一開始反對我,後來又跟著我學。因為我並沒有蔑視規則,我是自己琢磨規則、創造規則。

  要看你把網遊看成什麼行業,如果你看成是教育行業,就有問題。如果是娛樂行業,就沒有問題。你說,能因為看電影看哭了,就停止電影的存在嗎?

  賺有錢人的錢,而對消費能力低的玩家實行免費。可能在我們的遊戲中,有一半的人不花錢,但他們同樣起到關鍵的作用,因為遊戲人多,才能讓有錢的玩家更願意出錢。

  商業是什麼?商業的本質就是在法律法規許可範圍內獲取最大利益,我是一個商人,做的事情就是在不危害社會的前提下為企業賺取更多利潤。要一個商人又要賺錢又要宣揚道德,那不是商人,而是慈善家。

  我覺得,我和馬雲沒有任何區別,我們是一樣的。從公平角度,如果你把他劃入好的一類,那麼我也應該被划進去。如果你把他往壞的一類劃,也把我划過去。另外,關於社會責任和商人逐利,我覺得做一個企業,追求利潤是第一位的。你不賺錢就是在危害社會,對這個,我深有體會。我的企業1996、1997年虧錢,給社會造成了很大危害。當時除了銀行沒被我拉進來,其他的都被我拉進來了。我的損失轉嫁給老百姓,轉嫁給稅務局。企業虧損會轉嫁給社會,社會在擔這個窟窿。所以,我覺得,企業不贏利就是在危害社會,就是最大的不道德。

  我不認為馬雲比我高尚多少。經典語錄出自:

  創業前,很多困難你都不會把它認為是困難,當它突然成為你的困難時,很多人會承受不了壓力,就放棄了,這樣的人一定是不能成功。

  現在好的訊息來了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依據經驗,好訊息後面往往跟著三個壞訊息,所以這一跤摔得值。

  一個人只有在低谷當中才能學到東西,那段低谷時期經歷的事情就成為後面做事時一把衡量該不該做、如何做的尺子。

  一般還沒有誰有這樣一個機會,個人資產負到兩億。因為當時確實沒有,所以我當時這個首窮估計還是名副其實的。

  “十佳廣告”倒是年年換,傷感簽名,因為許多公司都倒閉了。評選廣告的專家們唯美,講創意,講社會責任感,就是不講能不能賣貨。廠商只任銷售額。

  營銷是沒有專家的,唯一的專家是消費者,就是你只要能打動消費者就行了。

  自從“三大戰役”失敗後,我就養成一個習慣,誰消費我的產品,我就把要他研究透。一天不研究透,我就痛苦一天。

  我總結了一個戰略,要做好保健品,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是有效,第二是這種有效能被消費者感知到,他願意去告訴別人,只有被消費者感知到才能做大……網遊和保健品一樣,第一個原則是好玩,一定要最好玩。第二個原則是,這個好玩被玩家感覺到,而且主動告訴別人好玩。

  做全國性市場,一定要先做一個試銷市場,要一點點來,快不得;做成了,真到做全國市場時,要快半步,慢不得!

  我覺得我這個團隊是我最大的財富,我就最珍惜這個。

  我的成功沒有偶然因素,是我帶領團隊充分關注目標消費者的結果。我今天的成功和過去的失敗有很大關係,過去的失敗緣自管理和戰略的失敗,我現在追求的是完美主義。

  成功經驗的總結多數是扭曲的,失敗教訓的總結才是正確的。

  成功是在對失敗經驗的積累中獲得的。

  作為我們曾經失敗過,至少有過失敗經歷的人,應該經常從裡面學點東西。人在成功的時候是學不到東西的,人在順境的時候,在成功的時候,沉不下心來,總結的東西自然是很虛的東西。只有失敗的時候,總結的教訓才是深刻的,才是真的。

  一個人倒下去之後,這個人的價值應該是增加的,因為教訓能夠使一個人成熟,成功能夠使一個人頭腦發昏,失敗能使一個人更有價值。

  任何一個企業都是在賭,什麼叫賭呢?比如說做一項投資,沒有百分之百把握的時候,應該說都是賭。但作為搞投資做專案,任何一個企業都不敢說自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

  毛澤東思想和搞企業是有共性的,十大軍事原則一多半對辦企業也有用,比如不打無準備之仗,區域性戰場、區域性戰役要三倍五倍於敵人,兵力集中使用,等等。企業要有拳頭,要集中公司優勢,形成核心競爭力,在一點上形成突破,這些都對準備和已經辦企業的人有所啟發。

  那時候巨人的企業文化是不對的,動不動就提口號,我要做中國第一大。原來是用來激勵員工,後來把自己也給騙了。現在我再也不敢定這種目標了,我要做的就是,把任何小的地方都做到最好。

  我覺得最大的挑戰不在於能不能發現機遇和把握機遇,最大的挑戰是他能不能抵擋誘惑。

  一個人的一生,如果他的成功是用正的數字來表示,為成功而付出的辛勞用負的數字來表示的話,那麼我想人的一生就是一個零。一個人他得到的福和帶來的禍,如果福是正值,禍是負值,那麼他最後一生算下來也還是零。所以好多方面,我覺得最終都是一個零。

  我曾經是一個失敗者,中國人骨子裡是成者王敗者寇。做了希望小學,我也不敢說,說了之後媒體會罵我。投資華夏銀行我賺錢,也是我的錯。找不出其他的毛病,就說我投機。

  這可能就是中國文化。矽谷是容忍失敗的,而且投資人對失敗次數比較多的人更信任,覺得你有經受失敗的經歷後才能避免失敗。相比之下,國內環境對失敗者還不夠寬容。

  我現在給自己定了這樣一個紀律,一個人一生只能做一個行業,不能做第二個行業;而且不能這個行業所有環節都做,要做就只做自己熟悉的那部分領域,同時做的時候不要平均用力,只用自己最特長的那一部分……

  上市是我痛苦的開始。經典語錄出自:

  一個企業老總一定要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他的員工,這是我在失敗後總結出來的。我在內心深處尊重他們。

  一個公司的開發人才總是留不住,問題出在這個公司本身,好的人才,就值好的價格。

  我敬佩柳傳志,我沒有說過要學段永平。

  首富只是一個概念,我還是願意把現金投到容易變現的資產上。最好不要在企業價值上搞攀比,如果要搞攀比,你比不過李嘉誠,比不過蓋茨,結果還會讓自己很累。

  我認為應該結合比爾?蓋茨與李嘉誠的路子――集中幾乎全部的人力投入到主營產業,集中一半的財力投入到主營產業,留一半的財力做其他方面投入,容易變現且不需要投入很多精力。當主營業務出現危機時,可以通過這一塊在現金流量方面給予支撐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