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國債利率論文
我國國債的發行和流通已在金融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而國債利率是國債交易的核心。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從國債票面利率淺析我國的國債機制問題
【摘 要】國債是我國目前債券市場的主體和核心,對國債的研究已成為眾多人關注的熱點問題。文章利用從國債票面利率作為切入點分析我國國債機制的相關問題,並提出了一些發展國債市場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國債;票面利率;基準利率
引言
從1981年我國恢復國債發行至今,我國的國債市場經歷了三十多年的發展,國債是我國目前債券市場的主體和核心。對於發行者,國債是政府財政融資的重要工具,亦是政府除稅收外的主要資金來源,在籌集建設資金、支援國家重點建設、彌補財政赤字和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對於投資者來說,國債既是一種較為安全的獲利工具,也具有較強流動性。因此國債是債券市場上最主要最大量的投資物件,深受投資者歡迎。
一、國債票面利率
國債票面利率是指國債發行者每年向投資者支付的利息佔票面金額的比率,它是國債作為一種虛擬資本在發行的某一時點上的價格。較於國債收益率,國債的票面利率往往被研究者、市場參與者忽略,但是其對於債券的重要性甚至略高於收益率:
***1***票面利率是形成收益率曲線的基礎。我國債券市場的利率是受到嚴格的管制的,一級市場利率的非市場化導致了二級市場利率的非市場化,因此在我國債券市場上是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化收益率曲線的,收益率曲線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票面利率,其是衡量債券價格在一定時的收益率的依據。
***2***票面利率是吸引投資者,實現融資目的的主要手段。票面利率是投資者最直觀的投資收益感受,投資者會將其於同期銀行利率相比較進而決定是否購買該債券而往往不會在計算其收益率後決定是否購買,因此票面利率往往是投資者購買債券時考慮的首要因素。
***3***票面利率是甄別企業實力,規避逆向選擇的重要訊號。票面利率表明了企業債券發行人的經濟實力和潛力,越是經濟實力強的企業,其融資手段多,其債券的票面利率就較低;而經濟實力較弱的企業,其到期無法償還債券的風險越大,因而由於風險貼水,其債券的票面利率就較高。這能有效地幫助穩健者或風險厭惡者規避風險。
二、我國國債票面利率的特徵及其成因分析
1、我國國債票面利率偏低,直接導致我國國債收益率偏低
我國的國債票面利率的實際收益率基本處在比同期存款利率高於2到4個百分點之間,而且自2000年以來國債利率基本與同期存款利率相持平,甚至在多個年份低於同期存款利率。我國的國債票面利率並不是作為我國的基準利率,如此低的收益率,特別是會出現低於作為基準利率的同期存款利率是具有一定的調整之處的。
影響我國國債票面利率水平偏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貨幣市場資金盈餘,同時銀行的市場投資渠道狹窄,為了滿足資產組合的需要,一些銀行大量增加對國債的持有量。這便導致了大量閒餘資金湧人國債市場,推動國債收益率走低。其次,我國利率很強的走低趨勢,而且大多數市場投資者都認為我國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保持低利率環境,這便使得人們對國債收益率水平的預期也不會很高。最後我國股票市場在這段時間內走勢較弱,使人們將一些資金由股市轉向債市,同時對資本回報率的預期也大幅下降,這也是使得我國國債票面利率水平偏低的一個原因。
2、我國國債票面利率水平波動巨大
投資我國國債會有很大的風險,據分析,在90%的置信水平下,持有期為一年,投資100萬有可能造成接近5萬元的損失;而如果需要投資持有期一年的100萬元國債,且保證能夠賺錢的置信度只有50%。這樣的高風險對於投資者來說就是一種賭博,這大大影響我國的債券市場的穩定性。
影響我國國債票面利率水平巨大波動的因素主要是兩個。首先是政策性的因素,在我國的90年代初期到中後期,特別是1993年和1994年,當時我國經濟過熱,社會經濟的通脹壓力巨大,這造成了我國的銀行存貸款利率較高,直接推高了我國的債券票面利率,在超過或者接近10%的高票面利率下,利率變動彈性較大,這形成了巨大的國債投資風險。其次,經濟危機等經濟因素影響著我國的國債票面利率,例如1998年是一個轉折點,由於1997年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國的國債票面利率跳出了10%時代而回歸到了5%左右徘迴,一直影響到現在。隨著我國經濟漸漸步入正軌,自2000年之後,我國的國債票面利率基本維持在3%—5%左右徘迴,這也大大降低了我國的國債票面利率風險。
三、我國現行國債機制存在的問題
我國國債的現行機制建設已經做了許多的工作,相較於國債發行初期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改進,但是其仍處於初級階段,特別是在國債票面利率或者收益率發揮基準利率的作用方面遠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我國國債現行機制的問題主要體現為以下幾方面:
1、國債利率處於行政控制
我國的國債發行雖然採用了招標式的方式,但是在我國的所謂的“招標式”具有很強的攤派性質,這種由中央銀行進行承銷,主要發行給了商業銀行的發行方式並不能真正反映資金的供求狀況。因為商業銀行持有國債的目的並不是為了進行投資,是由於政策上的需要和資產組合的需要。
2、國債利率與商業銀行的存貸款利率之間聯動關係過強
我國國債發行利率結構與銀行儲蓄利率的聯動關係。1985年以來,中國國債發行利率始終保持著高出同期銀行儲蓄存款利率近兩個百分點的格局,而且每當中央銀行調整銀行利率時,國債的發行利率就會隨著調整。這一舉動隱藏了財政部門要求保證國庫券發行條件的優勢以與金融部門爭奪城鄉居民儲蓄資金的強烈動機。
3、國債市場與其他金融市場之間的割裂,流通性不暢
我國國債交易市場被分割為銀行間交易市場和證券交易所交易市場。商業銀行在全國同業拆借市場進行國債現券和回購交易,形成銀行間債券市場。而證券交易所則向個人投資者和證券機構投資者發行的可流通的記帳式國債。兩個市場之間債券不能自由轉移、資金不能自由流動、投資者不能自由跨市場交易,這大大降低了國債市場流動性,也造成了國債利率不能反映真實的資金供求狀況,阻礙其發揮基準利率的作用。 4、國債發行規模和發行頻率較低
總體而言,我國還是屬於一個高儲蓄率的國家,而銀行、保險等機構出於安全考慮會將很多資金傾向於購買債券,對於鉅額的國債購買需求而言,現有的國債規模無法滿足機構的投資需求,具體從以下資料中便可以初步瞭解。截止到2011年末,我國國債餘額為72044.51億元,僅佔GDP的15.3%,其中71410.8為內債;而世界其他經濟體基本都在30%以上,G20中的發達經濟體的政府債務水平平均達到60%以上。
我國國債品種已經較為全面,但是大多數的國債品種是屬於“寫在紙上,掛在牆上”的書面國債,而每年具體發行的品種只有八、九種。比如10年以上長期國債和半年以內的短期國債的發行頻率仍然偏低;20、30年期的長期品種,可能每年僅發行一次,這樣的發行頻率與歐美等國家有著巨大的差距。
五、相關建議與對策
1、推進利率市場化程序
央行作為債券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應該通過在二級市場上積極地吞吐國債,實現了其公開市場操作的目標,構建起國債的基礎利率機制,最終將常用的調控手段從存款準備金轉移為公開市場業務,實現在充分監管下的市場經濟。在存款市場上針對流動性低、風險和收益不對稱進行改革和創新,實現以國債為基準的市場化存款利率。
2、提高市場公開透明度,建立健全金融體制
在建立資訊透明制度方面,一方面我們要在一級市場提前公佈詳盡的發行計劃可以引導市場對未來的債市供應產生合理的預期,使得投資者有一個詳盡的瞭解,做好本身的資金安排。同時在二級市場上要儘可能地將各種報價、成交和利率等資訊公佈給市場參與者,保證債券市場的穩定發展。
在建立健全金融體制方面,可以完善一系列債券基金的中介機構,及時地向投資者傳遞資訊,吸引投資者,從而活躍國債市場。而且這樣也可以使得其中的內幕套利機會消失,從而使得市場趨於均衡,將所有利益在全民中進行分配。
3、建立統一的債券市場
我國的債券市場同時並存著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兩個處於分割狀態的市場,這無論對於國債的流通性和收益率水平的差異性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因此“打通”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建立統一互聯的國債市場體系,允許合格的投資者同時在兩個市場中進行交易。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因市場分割造成的資訊混亂,也可以擴大市場參與者規模,提高市場的活躍程度。
4、適當提高國債發行規模與發行頻率
按照國際慣例,發展中國家的債務依存度應該控制在45%以下,而我國的債務依存度僅15%,我國應該結合國際通行的國際債負擔率、國債償債率和國債依存度等指標建立相關監測制度,適當地通過擴大國債規模將債務依存度提高到合理的水平。同時在擴大國債發行規模的同時加強對國債投資使用經濟效益的管控工作,充分發揮國債的財政職能。
發行頻率過低是我國國債機制中較為突出的問題,我國的國債往往是在財政緊缺時進行的,特別是中長期債券產品,我國的中長期國債發行頻率僅為美國的12.4%。我國應該建立固定的國債發行週期與發行頻率,以提高的居民的投資連續性和國債的流通性。
參考文獻:
[1]胡勇,陳敏.從國債收益率曲線看我國國債發行的問題[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
[2]郭多祚,吳豔.對我國國債收益率問題的探討[J].統計與資訊論壇,第19卷第3期.
[3]韓碩辰.我國國債市場存在的問題——基於國債收益率與定期存款利率賤套利機會的研究[J].北方經貿,2011年第7期.
[4]覃宇環.制約國債收益率發揮市場基準利率作用的障礙分析及對策[J].廣西金融研究,2008年第10期.
[5]朱巖.我國國債收益率曲線發展問題探討[J].中國財經資訊資料,2008年第28期.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