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作文我愛你漢字

  漢字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它凝聚著祖先的智慧,是精美的藝術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篇1

  漢字,亦稱中文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很多漢字。那一個個方塊的漢字,並不是枯燥無味的,其實,這些漢字是十分有趣的。

  一些漢字是同音的。一個詞的一個字,把那個字換成與它同音的字,意思就會發生變化,有些歇後語就是這樣:外甥打燈籠——照舊***舅***、小蘇他爹——老輸***蘇***、豬八戒拍照——自找難堪***看***、一根燈草點燈——無二心***芯***……你看,漢字是不是十分有趣。

  在生活中,錯別字對我們的危害非常大。寫錯一個字,看起來非常普通,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往往就是因為一時的疏忽而導致了嚴重的後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以前,有一個農民不小心食指被蛇咬傷了,腫爛起來後到醫院醫治。醫生診斷後,說:“你的食指必須切除,不然的話還會爛下去。”這位農民實在捨不得,可是又沒有其他辦法,無奈之下便答應了。醫生在開處方時將“切除食指”誤寫成“切除十指。”當這位農民從手術室出來時,好好的十個手指不見了。一個“食”字和“十”字的差別就使一個人變成了終身殘疾,這是多麼可怕啊!所以,我們更要引起注意,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改掉寫錯別字的惡習。

  漢字的歷史十分悠久,是公元前約1300年由漢族人所發明創制的,其經過了多次演變和改進。最早的漢字是甲骨文,其後出現的漢字書體是金文,後來又演變成了小篆、隸書、草書、楷書,最後演變成了行書。我們今日所用的手寫字型是楷書。漢字還是世界上迄今為止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主要文字。

  每當看到漢字,腦海裡就會想起永州詩社副社長汪竹柏的叔叔寫的“贊漢字,”這首詩在我腦海裡久久迴盪。

  我愛你,漢字!

  篇2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漢字,處處也都能看到漢字。

  我剛會說話、走路。我的媽媽就買來許多識字圖、水果圖……媽媽一個一個教我讀,我一開始覺得很枯燥,一個個方方正正的,有什麼好看?可是,讀得多了,我便覺得那些簡單的漢字挺好記的,而且讀起來也特別好聽,我便喜歡上了讀字,看字。

  等我認識了一些簡單的漢字後,教會了我拿筆姿勢後,媽媽就讓我學著寫一些簡單的漢字。到了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已變成了班裡的“小博士”了。後來上了小學三年級,我們開始學英語,剛開始,我寫的英語字特難看,俗話說“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我的刻苦訓練,我的英語字終於練好了。可我還是覺得漢字比較好記些,而且,寫英語還得一個單詞之間空開一點,假如一不小心寫在了一起,密密麻麻,根本看不清楚,而漢字就算擠在一起,也看起來並不亂。

  而且,在書法家筆下,它們就不顯得那麼井然有序了,而是生髮出無窮無盡的變化,或挺拔如峰,或清涼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它們像一個個小魔術師,組成詞語、句子,文章。多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啊!

  漢字不光神奇、有趣,還有著悠久的歷史,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光是漢字就有好多種呢!有古色古香的篆書隸書;流暢自然的行書;端莊大方的楷書;自由奔放的草書似鳳舞龍翔。

  這些由橫豎撇捺構成的奇妙組合,就是中華名族的瑰寶,我堅信,這些有色彩、有聲音、有氣味的文字將越來越被世人所珍愛。

  篇3

  漢字是一種文化,但我們卻在它的世界中遨遊,感覺毫不費力,相反,還能感覺到它的有趣和奇妙。

  別看它只是些普普通通的方塊字,可它的歷史卻非常悠久。從甲骨文到行書,它歷經了漫長的演變過程,有著大約四千多年的歷史。四千多年啊!經歷得多麼艱難,歷經了多少風風雨雨,才傳給了新世紀的後人。現在,我們使用上了這富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漢字,可不要忘記,這是老祖先們用汗水編造出來的,它是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艱辛留下的。

  說起中華傳承的漢字,可就不得不談起幾種造字法了,它主要包括四種,這便是象形字、會意字、形聲字、指事字,這幾種最常用的造字法,可是漢字構成的頭等功臣。

  漢字之所以讀起來不費力,是因為它既有趣,又生動,像一個個調皮的娃娃在紙上嬉戲,又恰似一條條活潑的小魚,讓你愉悅無比。在我看來,漢字並不是枯燥無味的,沒有生氣的方塊字,而是由橫豎撇捺組成的一個個富有生機的小精靈,它們本身就含有一種神奇的力量,使你的文筆越來越流暢,使你的想想天地不斷擴大,任你自由發揮,讓你盡情飛翔在這個奇妙的王國裡。

  漢字似山,高大挺拔;漢字像水,那麼清亮,那麼柔和;漢字如音樂,動聽的聲音使你心情愉快。它是一種表達工具,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獨有的瑰寶。如果沒有漢字,怎能有一篇篇美文?如果沒有漢字,又怎能生出那一章章美妙的詩文?所以說,漢字是中華獨創,它傳播文明,蓋世無雙。

  漢字,你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們更為你自豪!我愛你,漢字。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