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寫我與漢字的故事小學五年級作文

  漢字,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下面小編整理推薦了,希望大家從中能夠有所收穫!

  篇1

  我剛接觸漢字的時候,還不知道漢字的博大精深與廣泛。只是跟著媽媽學習了幾個簡單的漢字。

  一年級的時候,我才初學漢字。那時的我認字十分不準確,常常把“豬”讀讀成“獵”,把“呆”讀成“早”。

  哎呀,這不,又犯起了錯誤。 我和奶奶在馬路上行走著。為了更快地學會漢字,我邊走邊讀著路上的廣告牌和商店名稱。奶奶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還時不時地表揚我:“嗯,這個唸的很準。”“很好,有進步。”我聽了心理美滋滋的。這時,迎面開來一輛寫著“灑水車”三個大字的車,我飛快地在腦子裡回憶著這個字。不一會兒,我興高采烈地對奶奶說:“奶奶,這一定是‘酒水車’吧。”我一邊說著並神氣十足地向她做了做驕傲的動作。奶奶聽了,哈哈大笑,說:“寶貝孫女,這是‘灑水車’,而不是‘酒水車’。”我聽了,羞愧極了,臉在不知不覺中變紅了。接著,奶奶又平心氣和地對我說:“雖然‘酒’和‘灑’很相似,但是它們的讀音不同。‘酒’就是你爸爸喝的‘啤酒’和許多液體的飲品,是名詞。而‘灑’字就是把某種液體從高處往地上灑,是動詞。所以別看漢字這麼相近,可它們的意義可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你一定要學好漢字呀!” 聽了奶奶的話,我恍然大悟,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漢字學好。

  從此以後,我便認真學習,看清漢字,並在漢字的王國中遨遊,體驗漢字帶給我們生活的便利與啟示。

  篇2

  中國是屹立於東方,有著上下五千年燦若星河文明的國家。自黃帝時就有了倉頡的甲骨文,預兆著歷史的命脈。自此,中國人有了表達思想的方式,不再野蠻,而是一個民族的血脈,有了文字語言,人類便有了靈魂。語言文字是國家的精髓,有了它,歷史才會熠熠生輝。

  輕叩語言的大門,從幼時的咿呀學語到現在一張口便是“大江東去”的初中生那是一條漫漫長路。每一個腳印都是我成長的足跡。記得上一年級的時候,老師讓背那首王昌齡的《詠鵝》“鵝鵝鵝,曲脖向天歌。”還沒背完,便引來一陣鬨堂大笑,老師也不滿的皺了皺眉頭說:“古詩豈能是你隨變想改就改的,那中國還不亂了套了?”我的臉瞬間紅成一片,發誓一定要規範語言!一顆小小的種子便在那時在我的心裡種了下來。然而當六年級時,面臨了升學考試和畢業的雙重壓力之時,每天面對成堆的卷子,怎麼辦?看來只能在作業上簡功夫了。結果第二天早上我便被語文老師“請”到了辦公室。“xxx,你怎莫搞得,錯別字一大堆,這個曦字又寫錯了……”中國的漢字是一筆一畫連成的,沒有英文的飄逸瀟灑,沒有俄文的深思緊密,一個筆畫錯了,就會鬧笑話的。

  漢字的博大精深,漢語的豪邁深情。中國話,像一條緊緊纏繞的中國結一樣,把五十六個民族的臣民牢牢的結合在一起,規範了它們,就相當於規範了整個民族的威嚴。用普通話,寫文明字,做文明人。有了這些,我相信中華民族的未來是一片光明的!

  篇3

  當我牙牙學語時,就對大門旁對聯上的漢字十分感興趣,只要一看見他們那可愛的身子,我就樂得不得了,還不時發出歡快的笑聲。

  到了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開始教我們正確地認讀、書寫拼音。在老師的諄諄教導下,我用了不久的時間就基本上學會了拼音,只是在讀翹舌音時舌頭卷不太起來。於是,老師又教我規範地把舌頭捲到位,耐心地指導我讀好每一個聲母、韻母。過了不久,我終於學會了拼音。

  從此,我開始閱讀一些注音的兒童書籍。慢慢地,認識的字多了,我就如飢似渴地去讀沒有注音的書籍,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藉助字典,學會它的正確讀音。書籍中那一個個童話、寓言、精彩的小故事讓我在幼兒階段就初嚐了漢字拼文的美妙。

  當上了小學以後,我清楚地意識到:學好每一個字就學好了每一句話,學好了每一句話就學好了每一段話,學好了每一段話就瞭解了整篇文章的意思。所以,學好漢字太重要了。

  在與漢字的不短接觸中,我的視野漸漸開闊,見聞不斷增長,知識更加豐富。

  是漢字使得中國具有這麼多富有詩情畫意的詩詞歌賦!是漢字使華人的凝聚力如此之強!更是漢字鑄就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文明史!中國,漢字,我為你自豪!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