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學整式的加減教學反思

  教於幼正大光明,檢於心憂勤惕厲。七年級數學整式的加減的教學反思有哪些?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整式的加減》是全日制人教版七年級數學教材的一個主要內容,它是解方程、解不等式的重要基礎,《整式的加減》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單項式、多項式的有關概念的基礎上學習的。在《整式的加減》教學中,我主要是從我班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和已掌握的知識出發。

  第一步:在匯入新課時,我首先將各種粉筆頭混合在一起,要求學生從中挑出紅色、黃色、白色的粉筆頭進行分類;再讓學生想想,在飯堂吃飯後洗的飯碗與湯匙的擺放,引導學生想一想東西這樣擺放有什麼好處。雖然這些事情看似與數學學習毫不相干,但適當的聯絡生活實際,從學生身邊的生活實際出發卻可以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分類思想,為學習“合併同類項”的概念及方法打下了較好的基礎。同時也使學生明白在現實生活中還蘊藏著大量的數學資訊,從而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第二步:為了讓學生建立起同類項的概念,我首先出一些單項式,其中也有一些單項式是有相同字母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的單項式,讓學生把這些單項式進行分類,並引導學生觀察其特點,找出其相同點:含有相同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的,我就告訴學生這樣的項就叫做同類項,否則,不是。然後讓學生舉出一些同類項的例子,明確強調要成為同類項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所含字母要相同;二、相同字母的指數也必須要相同。所以在舉同類項的例子的時候,只要讓學生把係數改變,字母部分不變就可以了,這樣通過學生的體驗,很快的明白了同類項的意義並且能夠準確地舉出同類項的例子。

  第三步:在學生對同類項的概念已經有了初步的體驗後,然後提出問題“在多項式3x2-2y4-4xy-2+3+5x2-5y4+2xy中。1、這個多項式中有那些項?2、哪些項可以合併在一起?特別強調常數項也是同類項,學生往往會不注意為什麼?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並從中體驗到數學學習的過程是充滿著樂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逐步鞏固了同類項的概念,從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第四步:去括號的法則和注意的事項。

  總的來說,《整式的加減運算》最基礎的是合併同類項和去括號,整式的加減主要是通過合併同類項把整式化簡,準確判斷同類項,把握去括號要領,防止學生易出錯的地方,並進行一定量的訓練,學生就能有效的掌握好,也為今後學習同類根式的運算打下好的基礎。

  二

  整式的加減是承有理數的加減、乘、除、乘方的運算,續整式方程的一系列運算,是學生從小進入初中含有字母運算的變化,認知上有新的突破,在教法引入過渡中,有其奧妙學法教法值得反思。

  1、注意與小學相關內容的銜接。整式及其相關概念和整式的加減運算,與列代數式表示數量關係密切聯絡,而同整式表示數量關係是建立在同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的,在小學學生已經學過用字母表示數,簡單的列式表示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和簡單方程。這些知識是學習本章的直接基礎。因此充分注意與這些內容的聯絡,使學生感受到式子中的字母表示數,讓學生充分體會字母的真正含義,逐漸熟悉用式子表示數量關係,理解字母可以像數一樣進行計算,為學習整式的加減運算打好基礎。

  2、加強知識的內在聯絡,重視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整式可以簡潔地表明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係,它比只有具體數字表示的算式更有一般性,關於整式的運算與數的運算具有一致性,數的運算是式的運算的特殊情況,由學生已經學習了有理數的運算,能夠靈活運用有理數的運演算法則和運算律進行運算,因此,充分注意數式聯絡與類比,根據數與式之間的聯絡,體現數學知識間具體與抽象的內在聯絡和數學的內在統一性。

  3、抓住重點,加強練習,打好基礎。整式的加減運算,合併用類項和去括號是進行整式加減的基礎,整式的加減主要是通過合併同類項把整式化簡,準確判斷同類項,把握去括號要領,防止學生易出錯地方,並進行一定的訓練,才能有效的掌握.加大探索空間,發展思想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力求使得教學結論的獲得是通過學生思考,探究等活動而歸納得出,培養學生初步,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充分相信學生,儘可能為學業生留出探索空間,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學意識。

  三

  對於《整式的加減》這一章書,教材的安排是在學習有理數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入用字母表示有理數。繼而介紹了代數式、代數式的值、整式、單項式與多項式及其相關概念,以及多項式的升降冪排列,並在這些概念的基礎上逐步展開同類項的概念、合併同類項的法則以及去括號與添括號的法則,最後將這些法則應用於本章的重點——整式的加減,全章知識體系井然有序,層層深入。

  我們認為這樣安排也有欠佳的地方。首先,重點內容是整式的加減,其本質是合併同類項,而合併同類項是以有理數的加減為基礎,把它放在全章書的最後來學習,這樣會讓知識體系與第二章相關內容分開較久,學生容易忘記。其次,把單項式的係數與次數一起講,易混淆,對理解知識體系並沒有幫助。再次,添括號對運算的幫助並不是很大,如果去括號掌握好了,那麼添括號可以略講或不講。

  針對以上的看法,我們採用“非線性主幹迴圈活動型”單元教學模式,削枝強幹,優化結構,突出知識的主幹,先不在枝節問題上糾纏。把整式的加減中合併同類項的相關內容作為第一單元,具體的安排如下:

  一同類項:通過生活中通俗易懂的表示方法,如□+□+□=3□,讓學生模仿例子做練習,然後推出同類項的定義。課前練習要有模仿性及代表性,能讓學生易於觀察推出結論。因為在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同類的東西”是容易理解的,所以這節課的目標是學會辨認同類項就不難了。

  二合併同類項:先講係數這個概念,既避免了與單項式的次數一起講所帶來的易混淆性,又是合併同類項所必須掌握的基石。然後,重點是掌握合併同類項的法則。

  三去括號:運用乘法分配律引入及進行去括號的運算。

  四整式的加減:可用兩個課時把重點知識鞏固好。

  主幹知識掌握之後,對概念和純文字的敘述,不追求精確的形式而注重其實質的理解與領悟。接下來,第二單元將整式的相關概念用兩至三個課時逐一學習。如單項式、單項式的次數、多項式、項、常數項、多項式的次數等等。

  通過實踐,我們對教材的整合中,削去枝葉,使學生輕裝上戰,突出了重點,加強了練習,讓學生在主幹知識的迴圈學習中不斷充實知識體系、完善知識結構,形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