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成功投資之道

  巴菲特美國投資家、企業家、慈善家,從事股票、電子現貨、基金行業。是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股神巴菲特就在他近60餘年的投資生涯中,總結出很多珍貴的投資經驗。如永遠保住本金、別被收益矇騙、重視未來業績、堅持投資能對競爭者構成巨大“屏障”的公司、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堅持長期投資等等,事實證明,這些經驗使他購買的股票在30年間上漲了2000倍,而標準普爾500家指數內的股票平均才上漲了近50倍。多年來,在《福布斯》一年一度的全球富豪榜上,巴菲特一直穩居前三名。

  永遠保住本金

  巴菲特有三大投資原則: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住本金;第三,謹記第一條和第二條。

  本金是種子,沒有種子便無法播種,更無法收穫。

  在投資中,從來沒有人不犯錯誤。錯誤來臨時,多數人都會抱著止跌起穩的心態,認為總有一天自己的投資產品能夠成為“黑馬股”。然而現實卻事與願違,血本無歸的故事就此上演。

  美國超級投機家喬治索羅斯說過:如果你自以為是成功的,那麼你將會喪失使你成功的過程。一個人必須願意承認錯誤,接受痛苦。如果犯了錯誤不承認,不願意接受痛苦,甚至不再感到錯誤的痛苦,那麼你就會再犯錯誤,就會失去繼續贏的優勢。如果在交易中一旦發覺自己有錯誤,決不要固執己見,將錯就錯,應該刻不容緩地完全改變自己的運作方向。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人人都懂,然而真正能在賠錢時勇敢割肉的投資者卻寥寥無幾。當市場張開血盆大口時,永遠都不會給你第二次選擇的機會。在投資前設定止損線、嚴格遵守投資紀律、將風險控制在可以控制的範圍、永遠保住本金是每一個投資者需要謹記的。

  投資要趁早

  只知道努力工作的人失去了掙錢的機會。

  記者的許多在金融行業、醫學領域工作的朋友,由於經常加班,工作壓力大,無暇顧及投資理財,雖然有錢卻始終放在銀行裡,覺得省心踏實。經記者多次勸告,也動心於基金股票,卻總是因為怕麻煩而遲遲不動手交易。白白錯失牛市的盛宴不說,還承受著通貨膨脹下的財富縮水。一個人的工作年限最長不過四十年,而錢財的保障卻是一生的需要。投資理財不僅可以抵禦通貨膨脹的風險,還可以在長期理性投資中獲得豐厚回報,保障家庭和投資人晚年的生活。

  投資要趁早,因為今天的一塊錢不等於明年的一塊錢。按照公式計算,今天的100元,在通脹率為4%的情況下,相當於10年後的多少錢呢?答案是148元,也就是說10年後的148元才相當於今天的100元。

  投資要趁早,還因為複利效應會使早投資的你輕鬆獲得更多的收益。以每年10%的收益來舉例說明:在21~28歲,8年的時間裡每月投資500元,共投入4.8萬元,65歲的複利回報為256萬元;在29歲~65歲,37年裡每月投資500元,共投入22.2萬元,65歲時的複利回報為195萬元。因為晚8年投資,雖然多投入17.4萬元,並且花了一輩子時間追趕,結果還是沒有追上,收益卻少了61萬元。

  堅持長期投資

  巴菲特說:如果可能,我願意一輩子持有下去。

  長期投資的說法雖然由來已久,但是每逢股市波動,從贖回或減倉數量上,都可以暴露出多數投資者仍然很容易受到市場、訊息或從眾心理、波段操作的影響,輕易拋棄自己精心挑選的股票或基金等其他理財產品。

  假設你現在有10000元,年收益率15%,那麼,連續20年,總金額達到163665.37元;連續30年,總金額達到662117.72元;連續40年,總金額高達2678635.46元。也就是說一個25歲的上班族,投資10000元,每年收益15%,到65歲時,就能成為百萬富翁。而更加顯而易見的是“複利的72法則”,即用72%去除以每年的回報率,得到的數字就是總金額翻一番所需的年數。用上面的例子來說明一下,72%除以15%,就是4.8年。也就是說10000元,在5年後就翻番變成了20000元。

  從某種意義上說,長期投資是一種對自己的肯定。你是否可以拋開一切,忠誠於自己的選擇,堅持於自己的判斷。要知道,股神巴菲特為“吉列”苦等16年,最終才迎來超過800%的高額回報。因為他堅信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每天一早醒來全世界會有25億的男人要刮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