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習更有效的方法

  怎樣複習更為有效,方法多不勝數,但如果考試來臨。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是什麼

  ***1***學習過去做錯的試題,對考前複習很有幫助

  在模擬考試中,你也許不太理想,但如果能在真正的入學考試中獲勝,則長久以來的痛苦,也算是得到了報酬。

  在模擬考試後,你要認真分析到底在哪個部分受到的挫折最嚴重,將過去的模擬考卷拿出來看看,錯誤的地方就是你的弱點,要好好的認清這些薄弱環節,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把模擬考試中錯誤的部分挑出來,認真分析,找出錯誤的原因,加以改正,這樣就會彌補自己的弱點,可得到相當不錯的效果。不要回避自己的錯誤,而應該總結經驗教訓。否則會在正式考試中失敗。

  ***2***不要只做應用題,應該做基礎問題的複習

  “只剩十天!”當考試的腳步越來越近時,很多人都會拼命地練習可能出的各類應用題。其實,這種方法不太理想,因為應用題是無限的,不勝列舉,所以自己認為已經練習了很多題,增強了實力,事實上只是九兔一毛而已。因此,應該將每一門功課必定會出的基礎知識作為複習的重點。

  另一個是心理問題。多做各類例題是一個好辦法,但是應用題不容易找出正確的答案。實際上在幾百個題中,只會做一兩題,關係不大。由於考期已迫在眉睫,難免會使人心緒不寧。所以,這個時候不妨再翻閱複習一下各類基礎知識題。

  基礎知識題,即無論語文或數學,都是要理解的基本公式和文法。因此,如果不能掌握這些基礎題,就不能說真正擁有實力。瞭解基礎題後,再以應用問題增加實力,必定能順利通過考試。

  正確複習很重要

  1.如何構建知識網路?

  你掌握了各科的基礎知識,但不代表那些知識已經是你自己的了,不代表你可以運用自如了!你要做的是弄清知識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體驗知識形成過程以及對知識本質意義的理解與感悟!這就要求對基礎知識進行全面回顧,並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把基礎知識系統化,即對知識進行深度加工,尋找知識的細部特徵和深層意義。比如,在複習時尋找各種答案的結構特點和線路特徵就是一種深度加工。應尋找知識的一致性特點,並將這些特點標準化,從而提高學習和記憶的效果和效率。比如在歷史學習中,每個朝代的政治制度分析就可以尋求轉變成一個或多個模組。

  另外,可以通過專題複習對學過的知識點進行重新定位,從中挖掘知識的內在聯絡,進而形成學科思維能力。比如歷史的複習,可以按照“知識、能力、地域、熱點”分為四個專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歷史專題總結和專題複習。每個專題都有一般規律,每個專題都要注意挖掘其內在一般規律,運用對比分析的方法找出因果聯絡,概括出其整體特點和常規走向。

  知識系統化最有效的方式是用“知識的三點”形成網路圖,“三點”是指知識點、知識點之間的連線點、連線點上繁衍出來的生長點,概括地說就是“知識點—連線點—生長點”。知識點要夯實,連線點要形成網路,要清晰,而生長點就是將解決問題所需要的知識點重新整合,形成新的、解決問題的知識網路。從知識點到連線點再到生長點的形成是一個解讀資訊,調動、運用知識,重新整合的思維過程。

  從基礎知識著手整理出網路圖,經過一段時間的網路思維訓練,你再做題時,就會發現很多題目的解答已不再只是幾百字的繁瑣背誦記憶,而是變成了幾個模組的簡單組合和具體問題之間的有機聯絡,對它們特點的瞭解也會更加清晰。

  2.能否緊抓重點難點?

  複習思路儘管在逐步提升,不過應用到做題時,依舊會遇到瓶頸,這就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始複習重點、難點知識。目前高考命題的一大特色就是從學科重點知識的角度確定命題點。所謂考重點主幹知識,不是指考查知識的覆蓋面,而是從學科整體上把握知識點,強調某個知識點在整個學科知識中的地位和意義。學科主幹知識是學科內綜合的主要內容。學科內的綜合就是把各個有聯絡的不同的知識點綜合成一個整體,每一個知識點都是知識體系或知識結構的一部分,而這樣的知識點主要是指學科主幹知識。因此,以點帶面地牢抓重點,用主幹知識、重點知識帶起知識點的覆蓋面,才是讓複習思路迅速成長的有效方式。

  複習過程中要加強對每個學科、學科的每一個章節有多少個重難點、考點知識的總結,這已不再要求面面俱到,重要的是抓主要矛盾。比如,函式是高考數學考查的重點,試題中所佔比重最大,因此,掌握函式的基礎概念,函式的圖象與性質的相互聯絡與相互轉化,掌握函式與方程、函式與不等式、函式與導數、函式與數列等知識的交會與綜合便是訓練思維成長的重中之重。又如,英語聽力和閱讀最能檢驗同學們的英語應用水平,因此這兩大項在高考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所以同學們在重點攻下基礎詞彙和語法的同時,穿插聽力和閱讀的練習,思維及應試能力定會事半功倍地提高。再說語文,語文的閱讀是高考的重頭戲,複習時要有意識地培養閱讀習慣。文學作品閱讀考查考生準確篩選資訊、概括要點、揣摩語言等能力,但這一切都應建立在理清作者思路、把握作者感情脈絡的基礎上。因此,複習時要把精力放在文面理解上,練好內功。同學們可以先把高考的重點列出來,再總結出相對於這些重點知識,哪些對自己來說相對難,針對平時個人學習的具體情況,尤其對於想不清楚的地方即難點應重點複習。

  3.怎樣調整做題和複習之間的關係?

  大量做題,實踐所複習的知識,再深入理解,是這段時期的重點,要學會調整做題和複習之間的關係。這時做題不能盲目,“題海無涯,題型有限”。訓練、練習宜有度,會做的題反覆做,會使自己的智力水平降到最低點;不會做的題反覆做,會使自己的信心遭受打擊。先從基礎題型開始做,一層層躍進。做題要注意難度搭配。首先要把基本題型搞紮實,不應一味重視拔高題目,同時要思考拔高題目與基本題型的演變關係。訓練答題技巧,學會審題,講求思路是思維轉變期的關鍵。

  要把30%左右的時間放在題型分析和思考上,做題只是知識回想的一個過程。複習到了一定階段後,基礎知識已不是問題,做每道題時,知識點、原理、關聯性、對應題型等都要心中有數。藉助回想複習法進行答題,答題時學科知識的回顧可分為知識結構回想、具體內容回想、方法回想、思路回想等,試著通過回想去解題。此時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是複習思路轉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在體驗知識的過程中,適時進行探究式、開放式題目的研究和學習,深刻領悟蘊含在其中的思想方法,並加以自覺的應用,力求使自己的理性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切實性的提高。

  理科必須要做題,做題一定要獨立。做題前要把老師上課時複習的知識再回顧一下,對所學的知識結構要有一個完整、清楚的認識,不留下任何知識的盲點,對所涉及的解題方法要深刻領會。做題時應全神貫注,保持最佳狀態,注意解題格式規範,為以後以良好的心態走進高考做準備。

  4.試題反饋分析重要嗎?

  練習是複習中的重要一環,是對複習的一次檢查、一個反饋。同學們在複習時往往存在誤區,只顧埋頭做題而不注重反思。有些同學在做題時,只要結果對了,就不再深思做題中使用的解題方法和題目所體現出的學科思想,這往往會導致看到試題覺得自己會,可一做就錯。做題後要認真反思,仔細分析,通過做幾道相關的變式題來掌握某一類題的解法,從中總結出一些解題技巧,更重要的是掌握解題的思維方式,內化為自己的能力。

  做完題後就總結出對試題的規律性認識和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對做題中出現的問題注意總結,並及時解決,重點放在培養自己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

  高考在考查知識的同時側重考查能力,特別重視對思維過程的考查。如何反饋,即考點總結。回想各題的相關考試知識點,這是一種積極的思維訓練。它是把自己已學過的知識在頭腦中再現一遍,既要反省學科思維的過程,還要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以前學習的內容,一旦想不出來,還要千方百計地尋找以往知識的回憶線索,這無疑是在做“記憶體操”。一個經常回想的同學,不僅記憶力會有所提高,而且思維能力也會得到質的提高。錯點總結,對自己在試題中出現的錯誤知識點,進行重點彌補性複習。題型總結,高考出題有很強的規律性,通常每科的每一章可出題的方向也就是幾個,對應的題型非常有限,但每種題型對應的題目卻可以無窮無盡。所以,總結可能的題型是做題總結、鍛鍊思維的較高境界。規律總結,考試中解決某一類問題的固定思路和解決手段。綜合總結,即每次做完文綜、理綜試題都要進行一次系統總結,將自己所學的三科進行一個系統的相互聯絡滲透的知識梳理,站在較高的巨集觀角度上來看待各科知識體系,達到遠視效果。比如文綜的總結,就可以以歷史為突破點。因為歷史學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包含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方面內容,也涉及人口、資源、環境等自然因素。因此每次做完文綜試題時,要注意在社會科學的範疇內深入挖掘歷史學科主幹知識與政治、地理學科之間的有機聯絡,體驗出跨學科的綜合考試時所要考查的知識點,找出試題規律。比如很多試題考查運用政治中哲學的思維方法分析歷史問題,如運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歷史發展中的主、次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等。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