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競爭以小勝大的技巧是什麼

  小公司與大公司競爭時,常常犯下兩個致命錯誤。一是把時間與金錢花在力所不能及的生意訂單上,二是一味攻擊大公司的弱點。結果,既浪費了資源,又無法撼動大公司贏取訂單的優勢。那麼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您能滿意,謝謝。

  銷售競爭以小勝大的三大技巧:

  銷售競爭以小勝大的技巧一、判定銷售機會的價值

  判定Qualification與質量Quality這兩個詞,具有相同的英語詞根。判定一個銷售機會的過程,就是判斷和確定此銷售機會的質量價值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可以確定銷售機會是否值得我們繼續為其付出時間和精力。

  價值判定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次性工作。這就意味著你並不是只在開始接觸時對目標客戶的價值作一次判定。相反,你需要小心翼翼、持續不斷地進行判定。

  這樣做的原因有很多:小公司在虧損中發現受到客戶的誤導;小公司在對目標客戶進行價值判定的過程中,事情發生了變化;目標客戶沒有預算了;影響目標客戶做決策的人調任他職了;今天聲稱要從一個小公司採購的買家,第二天又變卦了。

  每個公司都必須擁有一套適當的價值判定標準,用來確定兩個問題,一是是否爭取某項生意,二是如何爭取這項生意。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它們提供的每一項產品或服務不同,所處地域、競爭對手和市場不同,這套標準也會有所不同。

  銷售競爭以小勝大的技巧二、巧用競爭性的銷售策略

  要問清楚以上這些問題的確不易,但不問卻是不負責任。你想要弄清楚你是否達到甚至超過了目標客戶的要求,因而公司規模不再重要。也許你有最好的產品,創新的服務,盡職的員工,一流的客戶滿意度,頂級的產品質量,最受人尊敬的投資者,或者其他任何你認為有價值的東西,但是如果規模重要的話,難有其他東西能讓你合格。而且如果規模的確重要,你又不能很快說服目標客戶規模不應當那麼重要,你就出局了,趕緊尋找別的機會吧。

  銷售競爭以小勝大的技巧三、提升你的競爭智商

  你也許已經在想,怎樣才能預先知道你的競爭對手會做什麼呢?這叫做“提高你的競爭智商”。你需要“炒掉”一個或更多不合格的目標客戶,並把你本來要浪費在他們身上的時間,用來收集和分析相關資訊—你過去面對幾個主要對手時的勝利與失敗的相關資訊。這樣做,你就會發現那些公司以及為它們工作的人針對你的一些行為模式。大公司在面對較小的競爭者時常常會使用一種慣用的策略。

  要找到時間去收集這類資訊的確不易,但你別無選擇。如果你不做,你將會不斷地被對手打個措手不及而窮於招架。你要同你公司的其他銷售代表、你的客戶、業務夥伴建立聯絡,瞭解那一兩個強大對手會怎樣對付你,以及別的銷售代表如何進行他們的銷售活動。

  學會根據準確的、最新的競爭資訊來建立銷售策略,將使你能夠淘汰掉你無法贏得的生意,使你在力所能及的生意中不斷地打敗競爭對手。

  嚴格的價值判定與競爭性的銷售策略相結合,的確能夠奏效。舉個例子。有一家開發小型企業軟體的公司的CEO,和它的目標客戶—一家50億美元規模的公司—的地區總裁面對面交談後,確認了規模因素在這個客戶選擇供應商上並不重要。於是這個CEO命令他的團隊,同一家7.5億美元規模的對手,從這個客戶那裡爭奪一單200萬美元的合同。以小勝大的場面出現了。

  在9個月的銷售週期中,這個銷售團隊得到了鍛鍊提高。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學會了去淡化競爭對手的表面優勢,並把他們的規模龐大描繪成一種缺點—在這一案例中那的確是個缺點。

  這個團隊打敗了競爭對手贏得了這項生意,並且因為兌現了對客戶的承諾,在後來又得到了更多的生意。正如這位CEO所強調的,雖然當時他因為得到了這項合同而興高采烈,它比以前獲得的最大訂單還要大5倍,不過,“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這一過程是可以重複的”。

  銷售中成交的技巧:

  一、直接要求法

  銷售人員得到客戶的購買訊號後,直接提出交易。使用直接要求法時要儘可能地避免操之過急,關鍵是要得到客戶明確的購買訊號。例如“王先生,既然你沒有其他意見,那我們現在就簽單吧。”當你提出成交的要求後,就要保持緘默,靜待客戶的反應,切忌再說任何一句話,因為你的一句話很可能會立刻引開客戶的注意力a使成交功虧一簣。

  二、二選一法

  銷售人員為客戶提供兩種解決問題的方案,無論客戶選擇哪一種,都是我們想要達成的一種結果。運用這種方法,應使客戶避開“要還是不要”的問題,而是讓客戶回答“要A還是要B”的問題。例如:“您是喜歡白色的還是紅色的?”“您是今天簽單還是明天再籤?”“您是刷卡還是用現金?”注意,在引導客戶成交時,不要提出兩個以上的選擇,因為選擇太多反而令客戶無所適從。

  三、總結利益成交法

  把客戶與自己達成交易所帶來的所有的實際利益都展示在客戶面前,把客戶關心的事項排序,然後把產品的特點與客戶的關心點密切地結合起來,總結客戶所有最關心的利益,促使客戶最終達成協議。

  四、預先框視法

  在客戶提出要求之前,銷售人員就為客戶確定好結果,同時對客戶進行認同和讚賞,使客戶按自己的說法去做,如:“我們這套課程是給那些下定決心、想要突破自己、提升自己銷售業績的人使用的。我相信,您肯定不是那種不喜歡學習、不求上進的人。”

  五、激將法

  激將法是利用客戶的好勝心、自尊心而敦促他們購買產品。有對頗有名望的香港夫婦去大商場選購首飾,他們對一隻9萬美元的翡翠戒指很感興趣,只因為價格昂貴而猶豫不決。這時,在一旁察言觀色的銷售員走了過來,她向兩位客人介紹說,東南亞某國總統夫人來店時也曾看過這隻戒指,而且非常喜歡,愛不釋手,但由於價格太高沒有買走。經銷售員當眾一激,這對香港夫婦立即買下了這隻翡翠戒指,因為他們要顯示自己比總統夫人更有實力。

  銷售員在激將對方時,要顯得平靜、自然,以免對方看出你在“激”他。

  六、從眾成交法

  客戶在購買產品時,都不願意冒險嘗試。凡是沒經別人試用過的新產品,客戶一般都持有懷疑態度,不敢輕易選用。對於大家認可的產品,他們容易信任和喜歡。

  一個客戶看中了一臺微波爐,卻沒有想好買不買。銷售人員說:“你真有眼光,這是目前最為熱銷的微波爐,平均每天要銷五十多臺,旺季還要預訂才能買到現貨。”客戶看微波爐,還在猶豫。銷售員說:“我們商場裡的員工也都在用這種微波爐,都說方便實惠。”客戶就很容易作出購買的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