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的基木步法訓練教程講解
馬和騎手的訓練必須是循序漸進的。要訓練馬達到更高的標準騎手必須有一個正確的騎乘姿勢必須與馬保持平衡和協調,好的騎術要求有個正規的馬的基木步法訓練過程。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馬的基木步法訓練教程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馬的基木步法訓練教程
一、慢步
又叫常步,是馬行走的基本方式。其特點是四肢依次離地和著地,在一完步中,四肢全經過一次運動,有4個節拍,可聽到4個蹄音。其著地順序為:左後蹄一左前蹄一右後蹄一右前蹄,但在慢步時,馬總是至少有2個蹄同時著地。慢步時,馬體重心變動範圍小,能保持馬的沉靜狀態,體力消耗少,四肢不易疲勞,適於肌肉鍛鍊和消除運動後的疲勞。馬漫步時,要求動作明確,有彈性,整齊而確實,保持穩定。慢步的步幅***即一肢向前邁一步的距離***因馬的型別、品種和個體不同而有差別,慢步根據其步幅的長短和肢體的動態又分為縮短慢步、中間慢步、伸長慢步和自由漫步等。
1、縮短慢步
其節奏與中間漫步相同,但這種漫步表現為較大的活力。馬匹保持“受銜”姿態***馬的口角通過韁與騎手的雙手保持輕微的聯絡***,前軀較輕,頸部抬起曲昂,頭部近似垂直,四肢關節屈曲明顯,活動靈活,後肢充分有力,步伐較高而短,後蹄不踏在或不超過前蹄的蹄跡,步幅比中間慢步稍短,因此,速度減慢了。這種慢步正確騎乘比較困難,由於過多的限制,很容易破壞正常的步伐,因此不應長時間或長距離騎乘。
2、伸長慢步
其節奏與中間慢步相同,但比中間慢步要求有較大的推進力,馬匹儘可能伸長步幅馬的頭頸向前身展,馬體外形外顯伸長,後蹄明顯踏在前蹄的前方,故速度提高了,但又不失規整也不匆忙。
3、中間慢步
是介於縮短慢步和伸長漫步之間的種自然步伐。其步伐平穩有節奏,看上去沉靜、有活力、步幅中等長,運步均勻穩健,後蹄落在同側前蹄跡前方,騎手通過韁與馬口保持著輕柔而穩定的聯絡。
4、自由慢步
是一種放鬆的步法,允許馬完全自由地低落和伸展它的頭頸。即適當放長韁,使馬的頭頸放鬆,向前下方伸展,伸長其步幅,但手仍然握韁與馬輕輕保持聯絡,而不改變速度此為長韁自由漫步,如果將韁放鬆,使馬不受銜,稱鬆韁自由漫步。在訓練期間或訓練後騎手可讓馬走自由慢步放鬆幾分鐘。
二、快步
快步又稱速步,其特點是以對角前後兩肢同時離地和同時著地,每一完步有2個節拍可聽到2個蹄音,其著地順序為:左後蹄和右前蹄一右後蹄和左前蹄,決步時馬是從一對角兩膚向另對角兩膠跳躍前進,因此在每一步中馬體都有一個瞬間的懸空期。其步幅的大小取決於懸空期躍進的距離。快步應始終運步自如,活潑而規整,動作毫不猶豫。快步的質量好壞,可看其運步的規整性和彈性以及保持節奏和自然平衡能力如何,這些表現來源於柔軟的背部和後軀有力的配合,即使從一種快步變換為另一種快步其節奏仍然保持不變。
馬走快步時,體軀側動小,但顛動大,在由對角肢向對角肢轉換的瞬間,馬有一次騰躍因此,馬就會顛一下馬背上的騎手,這就給學習騎馬造成了困難。初學的騎手不得不在許多天的時間內克服這個困難。直到能輕鬆自然地承受這種顛簸。在這期間,騎手在馬背上會因騎坐不穩失去平衡而從馬背上掉下來,有時甚至會因此失去信心。,為了使騎手在馬背上坐得更穩,在決步學習中應採取不脫鐙和脫鐙練習,這是鞏固騎坐和提高騎手馬背上平衡的基本方法。同時,騎手應保持平穩、自然和正確的騎乘姿勢,手、肩、腿不能晃動。在快步的脫鐙騎乘練習時,做一套馬背上的體操對提高騎手的平衡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應先在漫步時練習在學習快步時再配合快步練習。
初學的騎手每次練習快步的時間不宜過長,尤其是剛開始訓練的時候。最好是慢步與決步結合訓練每1一2圈重複4一5次快步練習,逐漸地視掌握程度,每次快步的時間可加長,但不要超過10分鐘,而且,必須分別從馬場的兩個不同方向進行練習。根據蹄跡和步幅的不同,快步又分為工作快步、縮短快步、中間決步、伸長決步及輕快步等。
1、工作快步
是介於縮短快步與中間決步之間的一種步法。是馬匹尚未訓練成熟,馬匹自身表現出正確平衡的一種快步。要求馬匹保持“受銜”姿態,運步均整而有彈性,飛節動作良好。馬的頭頸向前伸展,馬體外形伸長,後蹄落於同側前蹄跡上,四肢在瞬間同時離地,懸空期短。
2、縮短快步
又稱慢快步。其節奏與工作決步相同,但是常以對角前後肢支援體重。要求馬匹保持“受銜”姿態,自然放鬆,頸部揚起,頭近似垂直。四肢關節伸屈靈活,後肢關節的活動性加大,使後肢有力的踏進,飛節保持富有活力的前進氣勢,後蹄落於同側前蹄跡後方,步幅比其他幾種快步短,但步伐更顯輕捷,更有靈沽性。
中間快步是介於工作快步與伸長快步之間的一種快步,步伐節奏和頻率相同但馬體較工作決步伸長步幅大速度提高了。要求馬匹必須保持平衡,馬的頭頸向前伸展,馬體外形伸長,後軀有明顯的推進力,用均整的中等伸長步伐前進,步調均勻,動作平衡而且不拘束。
3、伸長快步
保持節奏不變,馬匹盡力伸長步幅,因此,速度提高了。伸長快步比中間決步要求有較大的推進力,後軀的推進靈活有力,以使馬體保持平衡,蹄的著地呈向前伸展的動作,前蹄落在它所指向的那個地點,馬體外形的伸長應與其頭頸向前伸展相一致,前後肢的動作在伸長的瞬間應是平行的,整個動作平衡良好馬必須保持著“受銜”姿態。
4、輕快步
在快步中,騎手隨著馬的步伐,若有一個起立和坐下的動作,稱輕快步,又叫佇列快步,也是較常應用的一種快步。當馬的左前蹄和右後蹄著地的同時。而騎手的臀部落於馬鞍上時被認為是“左對角線騎乘”。當馬的右前蹄和左後蹄著地的同時騎手的臀部落於馬鞍上時被認為是“右對角線騎乘”。通常認為正確的騎乘是向右行進時騎於左對角線上向左行進時騎於右對角線上要經常從兩個方向騎乘以使馬體兩側的肌肉及韌帶能得到均勻的鍛鍊。要改變對角線時騎手坐於鞍上在再次起立前多做一次起立動作即可。
在輕快步中,騎手的上身從髖部略向前傾,這樣就能與馬的運動保持平衡,但實際上在身體起立的同時兩肩關節隨著向前運動而不是特意向前傾騎手應感覺到身體好像被馬的運動而顛起在保持平衡的情況下臀部又輕輕落於馬鞍上但身體的重心不能落於馬鞍的後部髖關節和膝關節應保持動作自如與起落運動相協調。兩小腿始終貼於馬的脅側腳保持水平。這樣在騎手踩鐙欠身時小腿才不至於向前移動,而保持正確姿勢。騎輕快步不像普通快步靠臀部把握平衡,而是通過膝部和腳底保持平衡。因此,臀部不應從鞍上抬起很高,剛好合上步點就可以了。肘關節和肩關節要放鬆,活動自如,雙臂不能晃動,雙手應隨著身體的起伏保持一致的控韁,這一點在輕快步中非常重要。
三、跑步
跑步又稱驅步,其特點是先以一後肢著地,之後為第二後肢和對角前肢同時著地,最後為另一前肢著地,隨後又以此著地順序離地而重複這一過程。一完步有3個節拍可聽到3個蹄音,有一個懸空期,最後著地的是左前肢時***左前肢領先***,為左跑步,其蹄跡順序為右後蹄一左後蹄和右前蹄一左前蹄。以右前肢最後著地的***右前肢領先***則為右跑步,蹄跡順序為:左後蹄一右後蹄和左前蹄一右前蹄。
跑步時,最後著地的一前肢承受極大的衝擊力,最易疲勞。因此,在訓練中應左右跑步交換進行。所有訓練成熟的馬都應當既能做左跑步也能做右跑步。當最後著地的前肢***領先前肢***和最後著地的後肢***領先後肢***出現在同一側時。馬的跑步是協調的。即“正跑步”或“協調跑步”。在馬場內做圈線騎乘時,馬總是從內側的前肢做跑步,即向左跑時做左跑步***左前肢領先***向右跑時做右跑步***右前肢領先***。當馬做左跑步右前肢領先或做右跑步左前肢領先時,稱“反跑步”或“反對跑步”這時騎手會感到不舒服。
在跑步中,騎手的髖部和背腰放鬆是非常重要的,上身要隨著馬步伐的節奏而運動,如果騎手的背腰緊張僵硬,騎手就會在馬鞍上顛,這樣馬和騎手都會感到不舒服,雙手應與馬頭頸的運動相協調而均勻控韁。跑步根據其步幅和速度,又分為工作跑步,縮短跑步、中間跑步、伸長跑步及反對跑步等。
1、工作跑步
是介於縮短跑步與中間跑步之間的一種步法。是馬匹尚未訓練成熟,馬匹自身表現出正確平衡的一種跑步,要求馬匹保特“受銜”姿態,運步均整,四肢輕快,輕盈而有節奏,飛節動作良好。
2、縮短跑步
其節奏和頻率與工作跑步相同,但馬體伸展較小,步幅短,速度變漫。做縮短跑步時,馬必須保持“受銜”姿態,馬的後軀活潑有力,前肢輕快敏捷,肩部柔韌,自由、靈活機動頸部抬高,頭約呈垂直,整個肢體顯示出較大的柔韌性。
3、中間跑步
是介於工作跑步與伸長跑步之間的一種步法。馬體較工作跑步伸展,步幅也較長,因此速度加快了,但節奏保持不變。要求中間跑步有較大的推進力,後軀推進氣勢明顯。馬的頭頸稍向前伸展,頭的位置比縮短跑步和工作跑步時略伸出垂線前方,馬體外形伸長,馬必須保持“受銜”姿態,前進運動自如平穩、步調均勻,全部動作平衡而且不拘束。
4、伸長跑步
保持節奏和頻率不變,馬體儘可能伸展步幅,伸展到最長,但又不喪失其沉靜和輕盈速度加快了。這種步法馬的後軀有一個巨大的推進力,推動著馬平衡向前。馬體伸展應與頭頸的伸展相一致。馬應保持“受銜”姿態。
四、襲步
襲步又稱競賽跑步,它是馬速度最快的一種步法。其特點是對角肢分別落地,一完步有4個節拍,應聽到4個蹄音。蹄著地的順序,做左襲步時,是右後蹄一左後蹄一右前蹄一左前蹄,做右襲步時,是左後蹄一右後蹄一左前蹄右前蹄。在4個蹄都離開地面時有一短暫的懸空期。但是,因速度加快,兩前蹄和兩後蹄著地時間相連在一起,所以只能聽到2個蹄音。騎馬做襲步令人激動興奮,但也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騎手要練習襲步首先要打好平衡穩定的騎乘基礎和較強的控馬能力。在襲步中馬體的外形伸展相當大隨著速度的加快,其步幅加大或頻率加快,但不管速度多麼快,其步伐總是有節奏,馬體保持著平衡。
有效的控馬方法是:雙腳向前用力踩鐙,兩手把細收緊,一隻手勒細不動,另一隻手可反覆收韁放韁銼動銜鐵,直至馬變的服從為止。
五、步法變換
步法變換是通過騎手腿和手的協調扶助使馬從一種步法變換為另一種步法,變換應自然而準確在保持著節奏和平衡的倩況下,平穩、自然地由種步法變為另一種步法。在步法變換時馬除了接受新步法或速度的要求外,不應改變馬體外形,應在步法不亂的情況下,準確地變換為新的步法。原步法的好壞直接影響其步法變換。
六、立定
立定時,馬必須平穩,正直站立,體重均勻分佈於四肢上,兩前蹄和兩後蹄均對齊站立。在立定過程中,馬必須保持著平衡和“受銜”姿態與騎手的手保持輕微的聯絡***允許馬輕輕咀嚼銜鐵***,騎手必須保持精神集中。在馬行進中,不能突然立定應先將步速減漫逐漸停止。
兒童學習騎馬的好處
1、騎馬是一項非常鍛鍊平衡感的運動。無論是初學者能穩穩地坐在馬背上,還是學習一些馬術動作,都對鍛鍊平衡感很有益處。
2、騎馬屬於全身的運用,而且技巧大於力量,要求騎乘者手眼協調,所以對身體整體的協調性有很大的鍛鍊。
3、馬術首先要學會與動物的交流和配合,要知道馬想的是什麼,也要讓馬知道自己想的是什麼。孩子通過肢體語言與動物接觸,他會慢慢地學會體會別人,學會表達與溝通。這就是為什麼騎馬可以作為自閉症的治療方法之一的原因。
4、由於騎馬挺胸、挺直腰板,所以通過學習騎馬的基本姿勢可以改掉彎腰駝背的習慣。而且,騎馬屬於豎線條拉伸的運動,如果能長期堅持,可以慢慢形成非常優美的體態。這也是為什麼在西方的貴族家庭,都要求女性在很小的時候就學習騎馬,這樣能塑造公主般的氣質。
5、與馬的互動中,可以慢慢培養愛心、勇氣、耐心與智慧,不僅提升了情商,還增強了他們克服障礙的信心。
6、當孩子騎上馬背的一瞬間,有的孩子就感受到那種喜悅與興奮。有的孩子開始可能還害怕,但克服恐懼後,就能慢慢地感受到騎馬所帶來的新奇與舒暢。而且騎馬是一項主動運動與被動運動相結合的運動,與其他競技性運動比起來,騎馬讓孩子更加放鬆,獲得的快樂也更多。
小孩子騎馬要注意什麼
1、一個好的教練會要求學生從第一節課起就戴上防護頭盔。一旦你的孩子決定學下去,你就應該去當地的馬具店給孩子挑一頂安全的頭盔。
2、要先了解馬匹相關常識。馬兒其實是一種溫柔又膽小的動物,只有瞭解它的秉性,和它做交流,才能完成“上鞍”的動作。上馬前,孩子們會在教練的帶領下完成與馬匹溝通、刷馬、餵食等一系列活動。而這也是很多孩子很感興趣的專案。孩子們還會欣喜地發現,原來馬兒不只是吃草,胡蘿蔔和蘋果也是它們的最愛哦!
3、掌握標準騎姿與要領。孩子最重要是學會在馬背上放鬆,練習的主要方向是學會與馬親近,對馬產生興趣,學會挺胸、收腹、身體坐直、腿貼住馬等基本姿勢,而不做深入馬術調教。慢慢長大後,再掌握更高難度的動作。
4、上馬時腳尖內蹬,下馬時先左腳腳尖內蹬,然後鬆開右腳,然後下馬。上下馬腳尖內蹬很重要,一旦馬受驚或拒乘而跑開,人至多摔一交,如果全腳套在蹬內,就會拖蹬,這是非常危險的。
5、首次騎馬時,小腿肚,大腿內側和臀部是最容易被摩擦受傷的部位。我們可以通過配置合體的馬靴和馬褲來避免受傷。
6、學會人與馬的配合。人與馬的配合主要體現在掌握騎乘的節奏,輔助上馬、下馬、漫步、握韁等方面。掌握正規的騎姿是保證不受傷的前提,而且漂亮的騎姿還能給孩子帶來信心。另外,上下馬時手和腳的姿勢、如何踩蹬等都是需要掌握的人與馬的基本配合要領。
7、即使對自己與自然、動物的親近本領崇拜無比,第一次與馬接近也要小心謹慎,永遠不要站在馬的後方和側後方,因為你不瞭解她的脾性,要防止被她踢倒。
8、不要碰沒有馬鞍的馬。
9、不要在馬上脫換衣服,騎馬的過程,實際上是你們兩個交流協調的過程。在她已經接受你之後,你改變衣服,尤其是色彩反差大的衣服,她容易受驚,會有危險。
10、上馬前一定要檢查肚帶是否繫緊,繫緊後才能上馬,肚帶不繫緊容易轉鞍,這是最危險的。騎行中每隔一段時間也要檢查一下肚帶的鬆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