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高錳酸鉀實驗歸納

  初中化學高錳酸鉀實驗怎麼做的?想了解更多的資訊嗎?一起來看看,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中化學高錳酸鉀實驗

  ①選擇適當儀器,組裝成如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②檢查裝置氣密性,裝置氣密性良好;

  ③向集氣瓶中加水,並倒置於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氣瓶

  底部出現氣泡;

  ④將藥品平鋪於乾燥試管底部,在導管口放置蓬鬆的棉

  花團,塞上橡皮塞,固定於鐵架臺上;

  ⑤點燃酒精燈加熱,待導管口有氣泡產生,立即用集氣瓶進行收集;

  ⑥氣體收集完畢,用毛玻璃片將集氣瓶口蓋好,從水中取出並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滅酒精燈,後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

  ………………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用高錳酸鉀製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 ;

  ***2***欲調整試管高度,應調節圖中A、B、C哪個旋鈕: ▲ ;

  ***3***步驟②的操作與觀察到的現象是: ▲ ;若裝置無破損,加熱一段時間後,觀察到高錳酸鉀已大量分解,但導管口仍未產生明顯氣泡,可能的原因是 ▲ ;

  ***4***上述實驗步驟中,可能導致集氣瓶中收集的氧氣不純淨***水蒸氣不計***的是 ▲ ;***填序號***

  ***5***步驟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 ▲ 。

  答案:***1*** 2KMnO4△ K2MnO4+MnO2+O2↑***2分*** ***2***A***1分***

  ***3***用手捂住大試管,導管口冒氣泡,鬆手後導管口形成穩定的水柱***1分***

  橡皮塞沒有塞緊***1分***

  ***4***③⑤ ***答對一個給1分,有錯倒扣1分******2分***

  ***5***倒吸***或大試管破裂******1分***

  分析:***1***根據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氧氣的反應原理寫出反應化學方程式;

  ***2***根據鐵架臺上三個旋鈕的不同作用進行調整試管的高度;鐵夾處有3個,1個頂住鐵架臺豎直的鐵桿,用於固定鐵夾的高度;1個頂住鐵夾後面的鐵桿,用於固定鐵夾的角度***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還有1個在鐵夾上,用於夾緊試管;

  ***3***根據實驗室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的方法,漏氣的原因進行解答;

  ***4***根據實驗室製取氧氣的裝置,操作步驟 連→查→裝→定→點→收→移→熄,及注意事項進行解答;

  ***5***根據實驗室製取氧氣的操作步驟,注意事項進行解答.

  解答:解:***1***根據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氧氣的反應原理可知反應化學方程式為:2KMnO4△ K2MnO4+MnO2+O2↑;

  故答案為:2KMnO4△ K2MnO4+MnO2+O2↑;

  ***2***根據鐵架臺上三個旋鈕的不同作用,依據圖示可知A可以調節試管的整個高度,故選A;

  ***3***根據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將導管插入水中,手握住試管,如果導管口有氣泡冒出,鬆開手後,導管內有一段上升液柱,說明該裝置氣密性良好,證明不漏氣;裝置無破損,加熱到高錳酸鉀已大量分解,導管口仍未產生明顯氣泡,則可能造成的原因是:加入藥品後橡皮塞沒有塞緊;

  故答案為:用手捂住大試管,導管口冒氣泡,鬆手後導管口形成穩定的水柱;加入藥品後橡皮塞沒有塞緊;

  ***4***根據實驗室製取氧氣的裝置,操作步驟、注意事項:

  用排水法收集氧氣:集氣時導管伸入集氣瓶的位置是 剛過集氣瓶口,因為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 集氣瓶充滿水***不能有氣泡***後倒放入水槽中;要等到氣泡連續、均勻地放出時,再開始收集,否則收集到的氧氣不純,混有空氣;

  由此可知題中步驟:③集氣瓶底部出現氣泡;⑤導管口有氣泡產生,立即用集氣瓶進行收集;導致收集的氧氣不純;正確的方法是:③集氣瓶底部不能出現氣泡;⑤要等到氣泡連續、均勻地放出時,再開始收集,故答案為:③⑤;

  ***5***根據實驗操作:連→查→裝→定→點→收→移→熄、及注意事項:實驗完畢後,要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後熄滅酒精燈,防止因熄滅酒精燈而引起試管內溫度降低,導致試管內壓強驟然減小,水槽中的水沿導管進入試管,使試管炸裂;故答案為:倒吸***或大試管破裂***

  初中化學實驗總結

  一、儀器的排列組合

  根據實驗的原理選擇儀器和試劑,根據實驗的目的決定儀器的排列組裝順序,一般遵循氣體制取→除雜***若干裝置***→乾燥→主體實驗→實驗產品的保護與尾氣處理。其中除雜與乾燥的順序,若採用溶液除雜則為先淨化後乾燥。尾氣處理一般採用溶液吸收或將氣體點燃。若製備的物質易水解或易吸收水分及CO2氣體,如2000年高考題第24題就涉及主產品的保護,應在收集FeCl3的裝置後除去Cl2的裝置前連線一個裝有乾燥劑的裝置,以防止主產品FeCl3的水解。

  二、介面的連線

  一般應遵循裝置的排列順序。對於吸收裝置,若為洗氣瓶則應“長”進***利於雜質的充分吸收***“短”出***利於氣體匯出***,若為盛有鹼石灰的乾燥管吸收水分和CO2,則應“大”進***同樣利用CO2和水蒸氣的充分吸收***“小”出***利於餘氣的匯出***,若為排水量氣時應“短”進“長”出,排出水的體積即為生成氣體的體積。

  三、氣密性檢查

  凡有制氣裝置都存在氣密性檢查問題。關鍵是何時進行氣密性檢查?如何進行氣密性檢查?顯然應在儀器連線完之後,添加藥品之前進行氣密性檢查。氣密性檢查的方法雖多種多樣,但總的原則是堵死一頭,另一頭通過導管插入水中,再微熱***用掌心或酒精燈***容積較大的玻璃容器,若水中有氣泡逸出,停止加熱後導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則表示氣密性良好,否則須重新組裝與除錯。

  見化學書插圖

  氣密性檢查可以有多種方法。其一,關閉活塞,向長頸漏斗中加水,若長頸漏斗與試管存在液麵差,則說明不漏氣。其二,向長頸漏斗加水淹沒漏斗導管,開啟活塞,用手捂住燒瓶,若長頸漏斗水面上升及導管有氣泡逸出,則氣密良好。?

  四、防倒吸

  用溶液吸收氣體或排水集氣的實驗中都要防倒吸。一般來說防倒吸可分為兩種方法:一是在裝置中防倒吸***如在裝置中加安全瓶或用倒扣的漏斗吸收氣體等***,例如1993年高考題未冷凝的氣體用盛有NaOH溶液的倒扣的漏斗吸收,以防倒吸;1996年高考題用排水法收集H2的裝置前加裝一個安全瓶防倒吸;1992年高考題中用NaOH溶液吸收SO2,CO2前加裝一個安全瓶b防倒吸。一般來說在加熱制氣並用排水集氣或用溶液洗氣的實驗中,實驗結束時應先撤插在溶液中的導管後熄滅酒精燈以防倒吸。

  五、事故處理?

  在化學實驗過程中由於操作不當或疏忽大意必然導致事故的發生。問題是遇到事故發生時要有正確的態度、冷靜的頭腦,做到一不驚慌失措,二要及時正確處理,三按要求規範操作,儘量避免事故發生。例如濃硫酸稀釋時,濃硫酸應沿著容器的內壁慢慢注入水中,邊加邊攪拌使熱量均勻擴散。在做有毒氣體的實驗中,應儘量在通風櫥中進行。不慎將苯酚沾到手上時,應立即用酒精擦洗,再用水沖洗等等。

  六、實驗方案的評價

  ??對實驗方案的評價應遵循以下原則:①能否達到目的;②所用原料是否常見易得、廉價;③原料的利用率高低;④過程是否簡捷優化;⑤有無對環境汙染;⑥實驗的誤差大小有無創意等等。能達到上述六點要求的實驗方案應該說不失為最優實驗方案。例如1994年高考題:甲乙兩學生製備Mg3N2的實驗就屬於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評價題。2000年高考題中FeCl3蒸氣有兩種收集裝置和尾氣處理裝置同樣也屬於實驗設計方案的評價。

  七、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屬於一種較高層次的能力考查,它分為實驗原理設計和實驗操作程式設計。最優方案的設計應遵循上述實驗方案評價的六原則。方案敲定後為確保實驗目的實現,必須具有簡捷而正確的操作程式。

  八、實驗結果的分析

  實驗是手段,要達到目的還需對實驗現象、實驗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處理,去偽存真,由表及裡,剝去假像方能識得廬山真面目。實驗是培養學生科學品質與各種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徑。一般從以下四方面考慮:①方案是否合理,這是決定實驗成敗的關鍵

  ;②操作不當引起的誤差;

  ③反應條件不足可導致反應不能發生或反應速率過慢引起實驗誤差;④所用試劑不純,雜質甚至參與反應均可導致實驗誤差等等。

  初中化學重難點歸納

  一、初中化學常見物質的顏色

  ***一***、固體的顏色

  1、紅色固體:銅,氧化鐵

  2、綠色固體:鹼式碳酸銅

  3、藍色固體:氫氧化銅,硫酸銅晶體

  4、紫黑色固體:高錳酸鉀

  5、淡黃色固體:硫磺

  6、無色固體:冰,乾冰,金剛石

  7、銀白色固體:銀,鐵,鎂,鋁,汞等金屬

  8、黑色固體:鐵粉,木炭,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碳黑,活性炭***

  9、紅褐色固體:氫氧化鐵

  10、白色固體:氯化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碳酸鈣,氧化鈣,硫酸銅,五氧化二磷,氧化鎂

  ***二***、液體的顏色

  11、無色液體:水,雙氧水

  12、藍色溶液:硫酸銅溶液,氯化銅溶液,硝酸銅溶液

  13、淺綠色溶液:硫酸亞鐵溶液,氯化亞鐵溶液,硝酸亞鐵溶液

  14、黃色溶液:硫酸鐵溶液,氯化鐵溶液,硝酸鐵溶液

  15、紫紅色溶液:高錳酸鉀溶液

  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三***、氣體的顏色

  17、紅棕色氣體:二氧化氮

  18、黃綠色氣體:氯氣

  19、無色氣體:氧氣,氮氣,氫氣,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氫氣體等大多數氣體。

  二、初中化學溶液的酸鹼性

  1、顯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鹽溶液***硫酸氫鈉、硫酸氫鉀等***

  2、顯鹼性的溶液:鹼溶液和某些鹽溶液***碳酸鈉、碳酸氫鈉等***

  3、顯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數的鹽溶液

  三、初中化學敞口置於空氣中質量改變的

  ***一***質量增加的

  1、由於吸水而增加的:氫氧化鈉固體,氯化鈣,氯化鎂,濃硫酸;

  2、由於跟水反應而增加的:氧化鈣、氧化鋇、氧化鉀、氧化鈉,硫酸銅;

  3、由於跟二氧化碳反應而增加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鋇,氫氧化鈣;

  ***二***質量減少的

  1、由於揮發而減少的:濃鹽酸,濃硝酸,酒精,汽油,濃氨水;

  2、由於風化而減少的:碳酸鈉晶體。

  四、初中化學物質的檢驗

  ***一*** 、氣體的檢驗

  1、氧氣:帶火星的木條放入瓶中,若木條復燃,則是氧氣.

  2、氫氣:在玻璃尖嘴點燃氣體,罩一干冷小燒杯,觀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燒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變渾濁,則是氫氣.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4、氨氣:溼潤的紫紅色石蕊試紙,若試紙變藍,則是氨氣.

  5、水蒸氣:通過無水硫酸銅,若白色固體變藍,則含水蒸氣.

  ***二***、離子的檢驗.

  6、氫離子: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加入鋅粒

  7、氫氧根離子:酚酞試液/硫酸銅溶液

  8、碳酸根離子:稀鹽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9、氯離子: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氯離子

  10、硫酸根離子:硝酸鋇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鹽酸再滴入氯化鋇

  11、銨根離子:氫氧化鈉溶液並加熱,把溼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

  12、銅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藍色沉澱則是銅離子

  13、鐵離子: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若產生紅褐色沉澱則是鐵離子

  ***三***、相關例題

  14、如何檢驗NaOH是否變質: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變質

  15、檢驗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鹽酸,若產生氣泡則含有石灰石

  16、檢驗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含有NaCl。

  17、檢驗三瓶試液分別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隻試管中分別滴加Ba***NO3***2 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稀H2SO4;再分別滴加AgNO3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澱則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

  18、澱粉:加入碘溶液,若變藍則含澱粉。

  19、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若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就含葡萄糖。

  五、初中化學之三

  1、我國古代三大化學工藝:造紙,制火藥,燒瓷器。

  2、氧化反應的三種類型:爆炸,燃燒,緩慢氧化。

  3、構成物質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離子。

  4、不帶電的三種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質組成與構成的三種說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

  ***3***、一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 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6、構成原子的三種微粒:質子,中子,電子。

  7、造成水汙染的三種原因:***1***工業“三廢”任意排放,***2***生活汙水任意排放***3***農藥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方法的三種方法:排水法***不容於水的氣體***,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9、質量守恆定律的三個不改變:原子種類不變,原子數目不變,原子質量不變。

  10、不飽和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三種方法:

  增加溶質,減少溶劑,改變溫度***升高或降低***。

  11、複分解反應能否發生的三個條件:生成水、氣體或者沉澱

  12、三大化學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氣中的三種氣體汙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燒發白光的物質:鎂條,木炭,蠟燭***二氧化碳和水***。

  15、具有可燃性,還原性的物質:氫氣,一氧化碳,單質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種氣體是:氫氣***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種化學性質:可燃性,還原性,毒性。

  18、三大礦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全為混合物***

  19、三種黑色金屬:鐵,錳,鉻。

  20、鐵的三種氧化物:氧化亞鐵,三氧化二鐵,四氧化三鐵。

  21、鍊鐵的三種氧化物:鐵礦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見的三種強酸:鹽酸,硫酸,硝酸。

  23、濃硫酸的三個特性:吸水性,脫水性,強氧化性。

  24、氫氧化鈉的三個俗稱:火鹼,燒鹼,苛性鈉。

  25、鹼式碳酸銅受熱分解生成的三種氧化物:氧化銅,水***氧化氫***,二氧化碳。

  26、實驗室製取CO2不能用的三種物質:硝酸,濃硫酸,碳酸鈉。

  27、酒精燈的三個火焰:內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燈有三禁:禁止向燃著的燈裡新增酒精,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隻酒精燈,禁止用嘴吹滅酒精燈。

  29、玻璃棒在粗鹽提純中的三個作用:攪拌、引流、轉移

  30、液體過濾操作中的三靠:***1***傾倒濾液時燒杯口緊靠玻璃棒,***2***玻璃棒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31、固體配溶液的三個步驟:計算,稱量,溶解。

  32、濃配稀的三個步驟:計算,量取,溶解。

  33、濃配稀的三個儀器:燒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種遇水放熱的物質:濃硫酸,氫氧化鈉,生石灰。

  35、過濾兩次濾液仍渾濁的原因:濾紙破損,儀器不乾淨,液麵高於濾紙邊緣。

  36、藥品取用的三不原則:不能用手接觸藥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聞藥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藥品的味道。

  37、金屬活動順序的三含義:***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電子變成離子,它 的活動性就越強;***2***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酸裡的氫,排在氫後面的金屬不能置換出酸裡的氫;***3***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38、溫度對固體溶解度的影響:***1***大多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3***極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39、影響溶解速度的因素:***1***溫度,***2***是否攪拌***3***固體顆粒的大小

  40、使鐵生鏽的三種物質:鐵,水,氧氣。

  41、溶質的三種狀態:固態,液態,氣態。

  42、影響溶解度的三個因素:溶質的性質,溶劑的性質,溫度。

1.人教版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2.初三化學學習記憶口訣

3.初三化學考題及答案

4.九年級化學上期中考試試卷

5.初三化學優秀的學習方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