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十個常見實驗出錯點與解題技巧

  實驗題是中考化學必考的一個題目,而且是大題必出的,所以我們要掌握好這個題型。對於操作常見的錯誤,你想了解嗎?小編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能幫助到您。

  初中化學十個常見實驗出錯點

  1. 試管的握持

  出錯點:用手一把抓或將無名指和小指伸展開;位置靠上或靠下。

  正確方法:“三指握兩指拳”。即大拇指、食指、中指握住試管,無名指和小指握成拳,和拿毛筆寫字有點相似。手指握在試管中上部。

  2. 藥品的取用

  出錯點:A。取粉末狀藥品,由於藥匙大,加藥品時不能深入容器內致使灑落或粘附容器內壁,而不知用V形紙槽代替藥匙送藥品入容器內。B.傾倒液體藥品時,試劑瓶口沒緊挨接受器口致使藥品外流,標籤沒向著手心,造成標籤被腐蝕。

  正確方法:A.取用粉末狀或細粒狀固體,通常用藥匙或紙槽。操作時,做到“一送、二豎、三彈”。***即藥品平送入試管底部,試管豎直起來,手指輕彈藥匙柄或紙槽。***使藥品全部落入試管底。 B.取用塊狀或大顆粒狀固體常用鑷子,操作要領是"一橫、二放、三慢豎。"即向試管里加塊狀藥品時,應先把試管橫放,把藥品放入試管口後,再把試管慢慢地豎起來,使藥品沿著管壁緩緩滑到試管底部。 C.使用細口瓶傾倒液體藥品,操作要領是“一放、二向、三挨、四流”。即先拿下試劑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然後拿起瓶子,瓶上標籤向著手心,瓶口緊挨著試管口,讓液體沿試管內壁慢慢地流入試管底部。

  3. 膠頭滴管的使用

  出錯點:中指與無名指沒夾住橡皮膠頭和玻璃管的連線處;將滴管尖嘴伸入接受器口內。

  正確方法:夾持時:用無名指和中指夾持在橡皮膠頭和玻璃管的連線處,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夾持,這樣可防止膠頭脫落。 吸液時: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擠壓橡皮膠頭,趕走滴管中的空氣後,再將玻璃尖嘴伸入試劑液中,放開拇指和食指,液體試劑便被吸入,然後將滴管提起。禁止在試劑內擠壓膠頭,以免試劑被空氣汙染而含雜質。吸完液體後,膠頭必須向上,不能平放,更不能使玻璃尖嘴的開口向上,以免膠頭被腐蝕;也不能把吸完液體後的滴管放在實驗桌上,以免沾汙滴管。

  4. 振盪盛有液體的試管

  出錯點:手握試管中部或中下部抖動。

  正確方法:手指應"三握兩拳",握持試管中上部,這樣留出試管中下部便於觀察試管內部的實驗現象。振盪試管時,用手腕力量擺動,手臂不搖,試管底部劃弧線運動,使管內溶液發生振盪,不可上下顛,以防液體濺出。

  5. 使用托盤天平

  出錯點:A.直接用手撥遊碼;B.托盤上不放或少放紙片;C.藥品放錯托盤;D.在托盤上放多了藥品取出又放回原瓶;E.稱量完畢忘記把遊碼撥回零點。

  正確方法:正確操作要領是“托盤天平稱量前,先把遊碼撥零點,觀察天平是否平;不平應把螺母旋;相同紙片放兩邊,潮、腐藥品皿盛放,左放稱物右放碼,鑷子先夾質量大;最後遊碼來替補,稱量完畢作記錄,砝碼回盒遊碼零,希望大家要記住”。使用時還應注意:A移動遊碼時要左手扶住標尺左端,右手用鑷子輕輕撥動遊碼;B。若稱取一定質量的固體粉末時,右盤中放入一定質量的砝碼,不足用遊碼補充。質量確定好後,在左盤中放入固體物質,往往在接近平衡時加入藥品的量難以掌握,這時應用右手握持盛有藥品的藥匙,用左手掌輕碰右手手腕,使少量固體濺落在左盤裡逐漸達到平衡。若不慎在托盤上放多了藥品,取出後不要放回原瓶,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

  6. 量筒的使用

  出錯點:A.手拿著量筒讀數;B.讀數時有的俯視,有的仰視;C.有的不能依據需量取液體體積選擇合適量程的量筒。D.液體加多了,又用滴管向外吸。

  正確方法:使用量筒時應根據需量取的液體體積,選用能一次量取即可的最小規格的量筒。操作要領是"量液體,筒平穩;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讀數時,視線與液麵最低處保持水平"。若不慎加入液體的量超過刻度,應手持量筒倒出少量於指定容器中,再用滴管滴至刻度處。

  7. 溶解食鹽時攪拌操作

  出錯點:A.溶解食鹽使用玻璃棒攪拌過程中發出叮噹之聲;B.玻璃棒在液體中上部攪拌。

  正確方法:操作時將燒杯平放在桌面上,先加入固體食鹽,然後加入適量水,拿住玻璃棒一端的1/3處,玻璃棒另一端伸至燒杯內液體的中部或沿燒杯內壁,交替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做園周運動,速率不可太快,用力不可大,玻璃棒不能碰撞燒杯內壁發出叮噹之聲。

  8. 過濾操作

  出錯點:漏紙與漏斗壁之間留有氣泡,影響過濾速度;手持玻璃捧的位置太靠上或太靠下;玻璃捧下端靠在濾紙上時:一是沒輕靠在濾紙的三層部位,二是用力過大致使漏斗傾斜;盛放待過濾液的燒壞的尖嘴部位靠在了玻璃捧的中部甚至中上部。

  正確方法:將濾紙貼在漏斗壁上時,應用手指壓住濾紙,用水潤溼,使濾紙緊貼在漏斗壁上,趕走濾紙和漏斗壁之間的氣泡,以利於提高過濾速度。過濾操作要求做到"一貼二低三靠"。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壁。二低:濾紙上沿低於漏斗口,溶液液麵低於濾紙上沿。三靠:漏斗頸下端緊靠承接濾液的燒杯的內壁,引流的玻璃棒下端輕靠濾紙三層一側;盛待過濾的燒杯的嘴部靠在玻璃棒的中下部。應手持玻璃棒中上部。

  9.儀器的連線

  出錯點:把玻璃管使勁往橡皮塞或膠皮管中按;拆的時候使勁拉;手握彎管處使勁用力將管折斷,手被刺破。

  正確方法:"左手持口大,右手持插入,先潤溼,稍用力轉動插入就可以"。即左手持口大的儀器,右手握在靠近待插入儀器的那部分,先將其潤溼,然後稍稍用力轉動,使其插入。將橡皮塞塞進試管口時,應慢慢轉動塞子使其塞緊。塞子大小以塞進管口的部分為塞子的1/3為合適。拆時應按與安裝時的相反方向稍用力轉動撥出。

  10.裝置氣密性的檢查

  出錯點:操作順序顛倒***先握試管壁,後把試管浸入水中***;裝置漏氣或導管口不冒氣泡,不知從何處入手查詢原因。

  正確方法:導管一端先放入水中,然後用手貼住容器加溫,由於容器裡的空氣受熱膨脹,導管口就有氣泡逸出,把手鬆開降溫一會兒,水就沿導管上升,形成一段水柱。這表明裝置的氣密性良好。觀察導管口不冒氣泡,情況有二:一是用手握持容器時間過長,氣體熱脹到一定程度後不再膨脹,並不是漏氣所致。應把橡皮塞取下,將試管稍冷卻一下重新檢驗。二是裝置漏氣。先從裝置連線處查詢原因,然後考慮連線順序是否正確。

  初中化學實驗題解題技巧

  解題技巧和說明:

  一、 推斷題解題技巧:看其顏色,觀其狀態,察其變化,初代驗之,驗而得之。

  1、 常見物質的顏色:多數氣體為無色,多數固體化合物為白色,多數溶液為無色。

  2、 一些特殊物質的顏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亞鐵***

  藍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態固態O2***淡藍色***

  紅色:Cu***亮紅色***、Fe2O3***紅棕色***、紅磷***暗紅色***

  黃色:硫磺***單質S***、含Fe3+ 的溶液***棕黃色***

  綠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淺綠色***、鹼式碳酸銅[Cu2***OH***2CO3]

  無色氣體:N2、CO2、CO、O2、H2、CH4

  有色氣體:Cl2***黃綠色***、NO2***紅棕色***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NH3***此氣體可使溼潤pH試紙變藍色***、SO2

  有臭雞蛋氣味:H2S

  3、 常見一些變化的判斷:

  ① 白色沉澱且不溶於稀◇◇或酸的物質有:BaSO4、AgCl***就這兩種物質***

  ② 藍色沉澱:Cu***OH***2、CuCO3

  ③ 紅褐色沉澱:Fe***OH***3

  Fe***OH***2為白色絮狀沉澱,但在空氣中很快變成灰綠色沉澱,再變成Fe***OH***3紅褐色沉澱

  ④沉澱能溶於酸並且有氣體***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鹽

  ⑤沉澱能溶於酸但沒氣體放出的:不溶的鹼

  4、 酸和對應的酸性氧化物的聯絡: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鹼反應生成鹽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酸:***各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說明這些酸性氧化物氣體都能使溼潤pH試紙變紅色***

  5、 鹼和對應的鹼性氧化物的聯絡:

  ① 鹼性氧化物和鹼都可跟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鹼性氧化物跟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鹼:***生成的鹼一定是可溶於水,否則不能發生此反應***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鹼加熱會分解出對應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二、 解實驗題:看清題目要求是什麼,要做的是什麼,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一***、實驗用到的氣體要求是比較純淨,除去常見雜質具體方法:

  ① 除水蒸氣可用:濃流酸、CaCl2固體、鹼石灰、無水CuSO4***並且可以檢驗雜

  質中有無水蒸氣,有則顏色由白色→藍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CO2***、NaOH溶液、

  KOH溶液、鹼石灰等

  ③ 除HCl氣體可用:AgNO3溶液***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氣體雜質的原則:用某物質吸收雜質或跟雜質反應,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應,或者生成新的雜質。

  ***二***、實驗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點燃可燃性氣體***如H2、CO、CH4***或用CO、H2還原CuO、Fe2O3之前,要檢驗氣體純度。

  ②防暴沸:稀釋濃硫酸時,將濃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濃硫酸中。

  ③防中毒:進行有關有毒氣體***如:CO、SO2、NO2***的性質實驗時,在

  通風廚中進行;並要注意尾氣的處理:CO點燃燒掉;

  SO2、NO2用鹼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熱法制取並用排水法收集氣體,要注意熄燈順序。

  ***三***、常見意外事故的處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沖洗;鹼流到桌上,用稀醋酸沖洗。

  ② 沾到面板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沖洗,再用3 - 5% NaHCO3沖洗;

  Ⅱ、鹼用水沖洗,再塗上硼酸;

  Ⅲ、濃硫酸應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實驗室製取三大氣體中常見的要除的雜質:

  1、制O2要除的雜質:水蒸氣***H2O***

  2、用鹽酸和鋅粒制H2要除的雜質:水蒸氣***H2O***、氯化氫氣體***HCl,鹽酸酸霧******用稀硫酸沒此雜質***

  3、制CO2要除的雜質:水蒸氣***H2O***、氯化氫氣體***HCl***

  除水蒸氣的試劑:濃流酸、CaCl2固體、鹼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無水CuSO4***並且可以檢驗雜質中有無水蒸氣,有則顏色由白色→藍色***等

  除HCl氣體的試劑:AgNO3溶液***並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體***、KOH溶液***或固體***

  [生石灰、鹼石灰也可以跟HCl氣體反應]

  ***五***、常用實驗方法來驗證混合氣體裡含有某種氣體

  1、有CO的驗證方法:***先驗證混合氣體中是否有CO2,有則先除掉***

  將混合氣體通入灼熱的CuO,再將經過灼熱的CuO的混合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現象:黑色CuO變成紅色,且澄清石灰水要變渾濁。

  2、有H2的驗證方法:***先驗證混合氣體中是否有水份,有則先除掉***

  將混合氣體通入灼熱的CuO,再將經過灼熱的CuO的混合氣體通入盛有無水CuSO4中。現象:黑色CuO變成紅色,且無水CuSO4變藍色。

  3、有CO2的驗證方法:將混合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現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