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精彩故事摘抄
史記是一部偉大的歷史畫卷,在這部畫卷中可以看到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文明史。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康叔建國
衛康叔的名字叫封,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弟。武王滅商以後,重新把商朝遺民分封給了紂王的兒子武庚祿父,讓他的地位和諸侯等同,以便世代供奉商人祖先的祭祀。同時武王又很擔心武庚懷有異心,於是便讓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來輔佐武庚,安撫他的百姓。武王去世以後,年幼的成王繼位,周公旦代行國家天子職權,主持國政。管叔、蔡叔懷疑周公將要篡位,便聯合武庚發動了叛亂。周公率軍東征,攻殺了武庚、管叔,並流放了蔡叔。後來,他把武庚管轄的商代遺民分封給了康叔,讓他建立了衛國,在黃河、淇水一帶商朝的墟址上定居。
當時,康叔年紀還很小,周公擔心他不能肩負大任,便寫了一篇文章告誡他說:“你到任以後,一定要尋訪該地的賢者君子和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向他們瞭解商朝興亡的原因,你要致力於愛護百姓,讓他們安居樂業,不要讓他們遭受不公正的待遇。”這篇文章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康誥》。後來,周公又告訴康叔說:“商紂王之所以亡國,就是因為他這個人好酒貪杯,寵信婦人。所以你以後一定要剋制自己的慾望,不要酗酒,以免貽誤大事。”為此,周公又寫成了一篇《酒誥》。此後,周公還寫了《梓材》,向康叔揭示了君子施政可以效法的準則。
康叔到達封國以後,嚴格地遵循著周公教導,非常勤勉地處理政事,得到了老百姓交口稱讚。成王長大以後,開始親自處理政事。由於康叔在治理衛國有出色的表現,周公便推薦他做了周朝的司寇。康叔盡職盡責,於是,成王又賞賜給衛國很多寶器、祭器,以此來表彰康叔的功德。
:靈公朝的爭鬥
衛襄公是衛獻公的兒子。他在位的時候,非常寵幸一個地位原本很卑微的小妾。這個女人懷孕時,有一次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她夢見有人告訴她說:“我是康叔,我會保佑你生一個兒子,並且會讓你的兒子當上衛國的國君。現在,我給這個孩子取名叫‘元’,將來你一定要好好地教育他,不要辜負我的期望。”小妾夢醒後感到十分奇怪,不知是真是假,便去詢問當時著名的賢人孔成子。孔成子告訴她說:“康叔是衛國的始祖,既然他這樣跟你說,看樣子這事八成是真的,這件事關係重大,你還是趕怪告訴襄公為好。”這個小妾也覺得此事非同一般,就趕緊把這個夢的詳細內容告訴給了襄公。等到孩子生下來以後,果真是個男孩。襄公非常高興,認為這是上天的安排,便按照夢中康叔的囑託給孩子取名叫元。襄公的正室夫人沒有孩子,於是元就成為了君位繼承人,這就是靈公。
靈公這個人還算比較英明,所以他在位的大部分時間裡,衛國的政治局勢很穩定。但是到了靈公後期,太子蒯聵和靈公的夫人南子之間的關係逐漸惡化,雙方之間經常明爭暗鬥,互不想讓,最後竟然發展到了太子想要殺掉南子夫人的地步。蒯聵和他的黨徒戲陽速謀劃,想趁著上朝的時候,讓戲陽速殺死南子。但是等到上朝以後,戲陽速卻後悔了,遲遲不敢動手。蒯聵便屢次向他使眼色,結果被南子發覺了。南子非常恐懼,便大聲叫喊說:“大王啊!太子他想要殺死我,這下我可怎麼活啊!”靈公知道後大發怒火,將太子訓斥了一頓,但是由於他平時對太子的品行比較讚賞,所以也就沒有繼續追查此事。事後,太子覺得自己的處境已經變的十分危險,便匆匆地逃到了宋國,不久,又前往晉國投靠了趙氏。
幾年以後的一天,靈公到郊外遊玩,讓自己的小兒子公子郢為自己駕車。由於靈公對太子蒯聵的出逃一直耿耿於懷,非常氣憤,所以打算另立太子,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經過慎重的考慮之後,他決定考察一下郢的人品和才能,便趁這次機會對他說:“郢啊,以前我非常寵愛太子蒯聵,可是他讓我十分失望,竟然私自出逃到外國,太不成體統了,所以我打算廢掉他,改立你為太子。”郢恭敬地推辭說:“我沒有什麼才德,恐怕不能擔此重任,將來有損於國家的利益,所以大王您還是另立他人吧。”沒想到公子郢的這番話不但沒有激怒靈公,反而使得靈公對他另眼相看,覺得他是個謙虛謹慎的人,值得栽培,更加堅定了靈公立他為太子的決心。不久,靈公去世,夫人南子就遵照靈公的遺囑,把公子郢立為了新的國君。但郢卻堅決推託,並且說:“夫人,出亡在外的太子蒯聵的兒子如今還在國內,我沒有資格登上君位啊。”出於無奈,夫人與諸位大臣便改立了輒為新君,這就是衛出公。
:愚蠢的宋襄公
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643年,齊桓公去世了,宋國便想借此機會與各諸侯盟會以鞏固自己的地位。公元前639年春天,宋襄公向楚國提出了會盟請求,楚人答應了他。公子目夷卻進諫說:“大王,像咱這樣的小國也爭當盟首,必然會招致其他諸侯國的猜忌,我們不如取消會盟的計劃吧。”襄公聽不進目夷的勸告,依然按計劃在這年秋天在盂與諸位諸侯聚會結盟。目夷說:“國君的慾望這麼強,大概災難已經不遠了!”結果正像目夷預料的那樣。在聚會期間,楚國拘捕了宋襄公,接著便率領大軍攻打宋國。冬天,諸侯再次在毫相會,楚釋放了宋公。衛國大夫子魚卻說:“災禍還沒有結束呢。”公元前638夏天,宋國攻打鄭國,子魚說:“現在災禍終於來臨了。”秋天,楚國為了援救鄭國而討再次伐宋國。襄公要出戰,子魚進諫說:“上天拋棄商很久了,形勢對我們非常不利,你可千萬不要出戰啊。”到了冬天,十一月,襄公在泓水與楚成王作戰。楚軍當時要渡河才能作戰,當正渡到一半的時候,目夷就勸襄公說:“敵人勢力強大而我們人數較少,硬打咱們是打不過他們的。所以我們要趁他們渡河時攻打他們,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取勝把握。”襄公不聽目夷的意見,對他說:“趁別人正過河的時候去攻打人家,這樣做是不合禮節的,我們不能這樣做,還是等他們過了河再說吧。”等到楚軍渡完河還未排列成陣勢時,目夷又建議說:“大王,現在也可以攻打了,要是再不打可就沒有機會了!”襄公卻仍然說:“現在也不行,等他們排好陣勢再打吧。”於是宋軍就一直等楚軍排好了陣勢才出戰。結果宋軍被打得一敗塗地,襄公的大腿也受了傷。宋國人都非常怨恨襄公,而襄公辯解說:“君子不能乘人之危,不能攻打未列好陣勢的軍隊,這是先人內規定的禮節,我又怎麼能違背呢?”子魚反駁道:“打仗勝了就是功勞,說些空洞的道理又有什麼用呢!如果真的按襄公說的做,就去當奴隸服侍別人算了,還打什麼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