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史記裡面的故事概括

  《史記》是中國史學上第一本記傳體通史,而且是司馬遷走遍大江南北,經受了各種打擊,嘔心瀝血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曠世鉅作。那你知道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歡迎大家閱讀。

  :李良的反叛

  李良平定了常山以後,回來向武臣覆命,武臣又派他去攻取太原。李良到達石邑的時候,秦軍已經封鎖了井陘關,他無法前進。秦軍的將領派人轉給李良一封信,說這是秦二世派專使送來的。信沒有封口,內容大致是,李良曾經服侍過秦二世,秦二世也很喜歡他。如果李良能夠叛離趙國、歸附秦朝,朝廷就會赦免他的罪過,還會賜給他高官厚祿。李良看過信以後,懷疑此信的真假。很快,他決定返回邯鄲,請求援兵,攻下井陘關。

  在回邯鄲的路上,他碰見了趙王的姐姐外出去飲宴。這位婦人很是講究排場,後面跟隨著百餘輛車馬。李良望見了車隊,誤以為是趙王出行,就跪在路邊拜見。趙王的姐姐喝醉了酒,不知道跪著的人是將官,便派了一名普通的騎士請李良起身。一向自詡高貴的李良從地上灰頭土臉爬起來,覺得很沒面子。雖然認錯了人,武臣的姐姐地位應該在李良之下,按理就該下車回禮,這樣多少也能給李良找回一點面子,可是武臣的姐姐喝得爛醉,根本什麼都不知道,李良在手下面前大丟面子。

  趙王姐姐的車隊離開以後,李良的一位屬下進言說:“天下人背叛秦朝,有能力的人就率先稱王。趙王的地位一向在您之下,現在,區區一個婦人竟然對您如此無禮,沒有親自下車來回禮。請允許我帶人追殺,為您報仇。”李良收到那封信以後,本來就有了造反的意思,只是還猶豫不決。這次的突發事件使得他發怒,便下定了造反的決心,派人追趕趙王的姐姐,在路上殺死了她。然後,李良率領軍隊襲擊邯鄲,因為邯鄲城內並不知道李良已經反叛了,所以,李良順利地攻入了城,殺死了趙王武臣以及大臣邵騷。

  張耳、陳餘二人在趙國人之中有許多耳目,因此,他們一聽到風聲,第一時間就跑掉了。他們收編敗散的軍隊,得到了幾萬人。張耳的門客之中,有人勸他說:“您與陳餘都是異鄉的客人,想要趙人真心歸附是很難的;只有擁立六國時候趙王的後代,憑藉著正義去扶助他,才能成就自己的大業。”於是,他們找到了六國時候趙王的後人趙歇,擁立他為趙王,駐紮在信都。隨後,李良進兵攻打陳餘,陳餘將其擊敗。李良便投奔了秦朝的大將章邯。

  :祭祀泰一神

  亳縣人薄謬忌曾經把祭祀泰一神的方法上奏朝廷。他說:“天神中最尊貴的是泰一神,泰一的輔佐神叫五帝,就是五天帝。古時候天子於春秋兩季在東南郊祭泰一神,用牛、羊、豬三牲祭祀達七天之久,築祭壇,祭壇八面開有通道,供神鬼來往。”於是武帝命令太祝在長安東南郊立泰一神祠,祭壇仿照薄謬忌所說的泰一罈建造,分作三層,五帝的祭壇各自依照他們所屬的方位環繞在泰一罈下。祭壇下的四周,作為祭祀隨從的眾神和北斗星的地方。祭祀所用的牛是白色的,把鹿塞進牛的腹腔中,再把豬塞進鹿的腹腔中,然後放在水裡浸泡。祭日神用牛,祭月神用羊或豬,都只用一頭。祭泰一神的祝官穿紫色繡衣,祭五帝的祝官,其禮服顏色各按照五帝所屬的顏色,祭日穿紅衣,祭月穿白衣。

  :盼不到的仙人

  公孫卿在全國各地到處遊歷,以期能遇見神仙。他曾聲稱在緱氏城上看到了仙人的腳印,還有個像山雞一樣的神物,往來於城上。武帝於是親自到緱氏城察看腳印。由於屢次受騙,武帝並沒有輕信,他問道:“你該不是在仿效文成和五利欺騙我吧?”公孫卿敷衍說:“仙人並非有求於皇帝,而是皇帝有求於仙人。求見仙人,如果不靜心等候,神仙是不會來的。談起求神這種事,好像是迂腐荒誕的,其實只要積年累月就可以招來神仙。”

  這之後,公孫卿又謊稱在東萊山見到了仙人,那仙人身高數丈,聲稱要見天子,等靠近去,卻不見了。但他留下了類似禽獸的巨大腳印。武帝於是趕到了東萊山,在那裡留宿了幾天,但只看見了巨大的腳印。群臣中有人說看見一位牽著狗的老人,說“我想要見天子”,一會兒又忽然不見了。武帝見到那大腳印時,還半信半疑,聽到這個訊息才對這件事深信不疑。他越發狂熱,留住在海上,祕密派出了數以千計的使者去尋找仙人奇物,採集靈芝仙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