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的基本介紹

  《太史公書》,後世通稱《史記》,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中國一本紀傳體通史。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史記的作品介紹

  《史記》***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與後來的《漢書》***班固***、《後漢書》***范曄、司馬彪***、《三國志》***陳壽***合稱“前四史”。

  《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蹟,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史記》最初沒有固定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也省稱“太史公”。“史記”本來是古代史書的通稱,從三國時期開始,“史記”由史書的通稱逐漸成為“太史公書”的專稱。

  《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同時,《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並稱“史學雙壁”

  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提到《史記》缺少十篇。三國魏張晏指出這十篇是《景帝本紀》、《武帝本紀》、《禮書》、《樂書》、《律書》、《漢興以來將相年表》、《日者列傳》、《三王世家》、《龜策列傳》、《傅靳列傳》。後人大多數不同意張晏的說法,但《史記》殘缺是確鑿無疑的。今本《史記》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數篇章顯然不是司馬遷的手筆,漢元帝、成帝時的博士褚少孫補寫過《史記》,今本《史記》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補作。《史記》取材相當廣泛,取自《諜記》、《五帝系諜》、《尚書》、《秦記》、《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司馬兵法》、《春秋歷譜諜》、《春秋 ***史書***》、《國語》、《離騷》、《天問》、《招魂》、《哀郢》等;當時社會上流傳的《世本》、《國語》、《國策》、《秦記》、《楚漢春秋》、《諸子百家》等著作和國家的文書檔案,以及實地調查獲取的材料,都是司馬遷寫作《史記》的重要材料來源。特別可貴的是,司馬遷對蒐集的材料做了認真地分析和選擇,淘汰了一些無稽之談。對一些不能弄清楚的問題,或者採用闕疑的態度,或者記載各種不同的說法。由於取材廣泛,修史態度嚴肅認真,所以,《史記》記事翔實,內容豐富

  史記的作者簡介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7年?***,西漢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南芝川鎮***人。著有《史記》,《漢書·藝文志》著錄有《司馬遷賦》八篇;《隋書·經籍志》有《司馬遷集》一卷。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任太史令,寫古今通史的願望沒有實現,臨終要司馬遷完成其夙願。後來,司馬遷繼任父親太史令之職,開始寫《史記》,十多年後,終於完成。

  大約二十歲,司馬遷開始外出遊歷——“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樑楚以歸。”回到長安以後,做了皇帝的近侍郎中,隨漢武帝到過平涼、崆峒,又奉使巴蜀,他到過最南邊是昆明。

  漢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馬遷三十八歲時,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機會閱覽漢朝官藏的圖書、檔案以及各種史料。他一邊整理史料,一邊參加改歷。等到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我國第一部曆書《太初曆》完成,他就開始撰寫《史記》。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司馬遷因為替李陵辯護,而被關入監獄,並處以宮刑。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司馬遷出獄,後當了中書令。直到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史記》全書得以完成。

  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10歲,在夏陽耕讀。《太史公自序》:“耕牧河山陽,年十歲,則誦古文。”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11歲。竇太后死,漢武帝罷黜黃老之言,發動尊儒。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12歲。是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司馬遷時在夏陽耕讀,時在長安求學。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19歲,從夏陽遷居長安。從孔安國學《尚書》,從董仲舒學《春秋》。孔安國為侍中。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20歲,開始外出遊歷,回長安後,為漢武帝近侍郎中,隨漢武帝到過平涼、崆峒,又奉使巴蜀。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36歲。漢武帝封禪泰山,司馬談病死洛陽。司馬遷到泰山參加封禪。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38歲,正式做太史令,一邊整理史料,一邊參加改歷。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42歲,《太初曆》完成,開始編寫《史記》。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47歲,漢武帝攻打匈奴,騎都尉李陵投降。司馬遷為其辯護,下獄,遭宮刑。***《史記》一半左右都是在他入獄的時間中完成的***

  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50歲,漢武帝改元大赦。司馬遷出獄後當了中書令。

  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55歲,完成了《史記》。

  《史記》全書130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勳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蹟,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

  史記的創造背景

  司馬遷著《史記》,其史學觀念在於“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司馬遷探求的天人之際,並非承認天的神祕力量,而是重視天人之間關係的演變,從而瞭解 “古今之變” 的關鍵,探求出歷史動態發展變化的層面,最終完成“一家之言”。

  司馬氏世代為太史,為繼承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論述上代歷史。《隋書·經籍志》說:“談乃據《左氏春秋》、《國語》、《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接其後事,成一家之言。”可見司馬談有意繼續編訂《春秋》以後的史事。

  元封元年,漢武帝進行封禪大典,司馬談身為太史令,卻無緣參與當世盛事,引為終生之憾,憂憤而死。他死前將遺志囑咐兒子司馬遷說:“今天子接千歲之統,封泰山,而餘不得從行,是命也夫!餘死,汝必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司馬遷則回答道:“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可知司馬遷乃秉承父親的遺志完成史著。而《史記》以《封禪書》為其八書之一,即見其秉先父之意。

  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說::“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孔子卒後,至於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義,顯揚志業人物的使命。

  《春秋》的下限,到魯哀公獲麟之年,此後的史事就沒有完整的史籍記載。司馬遷是紹繼《春秋》,並以漢武帝元狩元年“獲麟”及太初元年改歷下限,撰寫史記。

  然而,司馬遷繼承《春秋》,不僅是要形式上承繼周公以來的道統,而且是重視《春秋》的性質,他在《太史公自序》說:“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義,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可見司馬遷對“春秋之義”和“春秋筆法”心儀已久,這是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貶精神,撰述《史記》。

  司馬談早有整理上代歷史的計劃,可惜卻“發憤而卒”,臨終前叮囑司馬遷,認為“自獲麟以來,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甚多,司馬遷身為太史公,有完成論載上代歷史的任務。

  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為太史的職責說:“且餘嘗掌其官,廢明聖盛德不載,滅功臣、世家、賢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馬遷一心秉承先人世傳及“述往事以思來者”的責任感,決意撰述《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