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飲食中的養生智慧

  古人說,夜飯減一口,活到九十九。若要安,常帶三分飢和寒。臨床上發現,許多急性胰腺炎、膽石症急性發作、心肌梗死、腦溢血的發病與暴飲暴食、飲食過量有關。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這十六個字堪稱中國最早的“膳食指南”。吃什麼?怎麼吃?古人有智慧,將天下食物分為幾大類,並以一個數字“五”來代指數量眾多,是古人養生智慧的精華,也是現代社會提倡的“食物多樣化”的古老詮釋。今天就介紹下被我們當成主食的五穀雜糧。

  五穀為養:

  五穀的說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兩種:

  1、稷***小米***、黍***黃米***、麥***有大麥和小麥之分***、菽***豆***、麻***大麻子***

  2、稻、黍、稷、麥、菽

  3、禾、稷、菽、麥、稻

  雖然提到的食物種類略有差別,卻都是同時含有穀類和豆類的,說明古人非常重視把穀類和豆類一起來食用。而這一做法也特別符合現代營養學中“蛋白質互補”的飲食原則。因為穀類和豆類的蛋白質氨基酸含量各有不足,而這二者一起搭配食用,則可取長補短、互相補充,使得蛋白質的利用率提高。比如中國飲食中傳統的豆飯、豆粥、青菜豆腐搭配米飯、麵條,都是特別好的吃法。在食物種類不太豐富,動物性食物較少的古代中國,這些智慧的食物組合搭配給國人提供了較充足而優質的營養素來源。

  金黃色的小米和黃米:

  谷其實就是百穀的總稱,包括所有可以食用的糧食類作物。而在這些糧食中,小米和黃米是特別受到古人喜愛的。因為相對來說,小米和黃米不需過多加工就很柔軟美味,這在糧食加工技術不太發達的古代,就是古人眼中的“細糧”了。從上古到先秦時代,小米都是北方首要的糧食作物。在古代,小米還曾作為工資的一種支付給官員,這種方式一直施行到新中國成立之前。可見從古至今,小米都是特別受到重視的糧食作物。

  小米和黃米不需過多的精細加工就可以享用,維生素和礦物質都保留較多,比如維生素B1的含量是大米白麵的2-6倍,它們金黃的美麗顏色源於類胡蘿蔔素,可以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膳食纖維的含量也比較豐富。

  小米和黃米中的礦物質含量也較豐富,尤其是鐵含量分別達到每百克中5.1mg和5.7mg,是精白米麵的2-3倍。中國北方傳統中會給生產後的女性吃小米粥,確實是很符合營養學的習俗。

  黃米不僅口感軟糯可口,還有一個優點就是飽腹感非常強,吃下去非常耐餓,血糖生成指數比較低,很適合糖尿病人和肥胖人士食用。

  五顏六色的豆子:

  豆子分為大豆和雜豆兩類,大豆包括黃豆、黑豆、青豆三種,雜豆則包括其他各種澱粉類含量高的豆子,如:紅豆、綠豆、黑小豆、白芸豆、紅芸豆、花芸豆、蠶豆等。

  中國是豆子的故鄉,豆子也是中國人最喜愛也最善於烹調的一類食物了。大豆可以打豆漿、做豆腐,可以發芽、發酵,可以做醬油、做豆豉、做醬、做腐乳,更可以當零食作蔬菜。古人食物單調,豆豉和醬是當時人們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各種花色豆子則可煮飯、煮粥,做豆包,做甜品、小吃。

  大豆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脂肪,被稱為“植物肉”。大豆的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特別豐富,正好可與缺乏賴氨酸的穀類互補。大豆中的各種B族維生素、鈣等礦物質含量也豐富。經過發酵後的豆豉、醬油、豆醬等還含有一般植物性食物不含有的維生素B12。做成豆腐、豆腐乾後更是不常飲奶的中國人補充鈣的好途徑。

  更各種花色的雜豆因為富含澱粉,可以當作主食的一部分,其蛋白質含量也達20%左右,與牛肉相當。且富含賴氨酸,非常適合與與各種穀物搭配食用。

  豆類的膳食纖維含量也非常豐富,對預防便祕很有幫助。豆類的升糖指數都比較低,有益保持餐後血糖的穩定。豆類還有一個優點就是鉀含量很高,對高血壓的病人也有一定益處。

  燕麥和莜麵

  燕麥是禾本科燕麥屬的植物,種子帶殼與否,分為皮燕麥和裸燕麥兩大類,其中的祼燕麥在中國的種植歷史約有三千多年了,在中國西部地區廣泛種植,被稱為莜麥。不過因為模樣不太起眼,以前對它的營養價值也不太瞭解,所以除了西北一些地區會把它當成主食,大部分地區對其很不瞭解。直到前些年,它以燕麥片、西式早餐的形像出現,才引起大家的重視。但莜麵的知名度仍是比較低的。

  燕麥有啥好處呢?

  它的膳食纖維是精白米麵的10倍左右。而且燕麥的膳食纖維同時擁有可溶性和不可溶性兩種。這些纖維特別適合肥胖者和糖尿病病人。

  蛋白質含量達15%,有些品種和肉類接近,而且氨基酸比例構成合理,利用價值比其他穀類高。

  脂肪含量略高於其他穀類,但脂肪酸的構成好,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橄欖油的主要成分***達一半以上,所以燕麥的脂肪不會升高血脂,反而具有一定的降血脂的效果。

  燕麥礦物質、維生素的含量都比一般的穀類更豐富,還含有不少可以幫助人體預防衰老的植物化學物質。

  對於想減肥的人來說,燕麥是特別好的主食選擇,過去西北地區流行著一句俗語叫:三十里的莜麵,四十里的黃米糕。莜麵就是燕麥粉,意思是吃了莜麵走三十里路都不會覺得餓。這對於需要控制含量、增強飽腹感的減肥人士來說絕對是福音哦。

  古代飲食養生文化

  不偏葷。洪昭光先生在談及這個道理的時候,常常舉例說,人有28~32顆牙齒,犬齒4顆,是吃肉用的,能撕能咬。門齒8顆,叫切牙,像刀,用來切蔬菜水果。人還有磨牙,就是臼齒,16顆,這臼齒像磨,用來磨五穀雜糧。也就是說,吃肉的牙少,吃菜和五穀雜糧的牙多。所以,人的飲食結構應該是葷素搭配,以素為主。現在有些人飲食結構歐美化,高脂肪、高蛋白質的食物攝入過量,於是出現了無數肥胖兒、脂肪肝患者。尤其是許多30多歲的青年人已經挺起了啤酒肚,這是很危險的。

  要多吃蔬菜。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建議每人每日食用蔬菜400~800克,但是我國人的平均攝入量是276.2克,明顯偏低。許多蔬菜不僅可口,而且有保健功效。如菊花腦、蔞蒿,無論涼拌爆炒,無不清香味美,可清熱敗毒。洋蔥、大蒜開胃化濁、通便降脂,芹菜清熱散風、通便降壓,西紅柿、胡蘿蔔等紅黃色蔬菜,含有番茄紅素、胡蘿蔔素等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這些都是適宜現代人的保健蔬菜。

  豆類也要多吃。大豆是人類理想的蛋白質來源,其氨基酸配比合理,最易被人體吸收利用,並含有較高的鈣、磷、鐵、胡蘿蔔素、煙酸、大豆卵磷脂、大豆異黃酮等,保健功效卓著。

  不偏成。飲食偏鹹不利健康。日本高血壓發病率最高的地方是東北部秋田縣和北海道,那裡的人常吃鹹魚、鹹菜,而沖繩人高血壓的發病率低,那裡的人多吃新鮮蔬菜,吃新鮮魚,而且口味偏淡。中國營養學家建議每人每天食鹽不超過5克,也就是盛滿一啤酒瓶蓋的量。我國人吃菜品種多,雖然單道菜餚不算鹹,但品種吃多了,食鹽總量就上去了。除嚴格控制烹飪食鹽用量以外,對那些用鹽加工的鹹豆、鹹肉、鹹蛋、腐乳、醬等,均應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