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飲食習慣
人類文明,源於飲食,文化史的基石是飲食文化,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古人一日兩餐,第一頓飯叫朝食,又叫饔。古人按太陽在頂空中的位置標誌時間,太陽行至東南角叫隅中,朝食就在隅中之前,那個時刻叫食時。依此推測,大約相當於上午九點左右。《左傳·成公二年》寫齊晉鞌之戰,齊侯說:“餘姑翦滅此而朝食!”意思是晉軍不禁一打,天亮後交戰,待消滅了晉軍也誤不了“朝食”,其傲視對方、輕敵浮躁的神態躍然紙上。《史記·項羽本紀》寫項羽聽說劉邦要獨霸關中,於是大怒,說:“旦日享士卒,為擊破沛公軍!”旦日是一大早,太陽剛剛露出地平線,這時本不該吃飯。項羽的意思是半夜做飯,天一矇矇亮就“享士卒”,早早進軍,早點把劉邦消滅。一句“旦日享士卒”集中表現了他急不可耐的心情。
第二頓飯叫哺***bǔ,補***食,又叫飧***Sūn,孫***。一般是申時***下午四點左右***吃,所以《說文》說:“哺,申時食也。”***從段玉裁改***《淮南子·天文訓》:“日至於悲谷***傳說中的西南方的大深谷***,是謂哺時。”《後漢書·王符傳》:“百姓廢農桑而趨府廷者,相續道路,非朝鋪不得通,非意氣不得見。”朝指朝食時,哺指哺食時。在這個意義上後來寫作晡***bū,補陰平***。宋玉《神女賦》:“晡夕之後,精神恍惚。”哺由表示晚餐引申為表示一般的吃,《楚辭·漁父》:“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lí,離。薄酒***?”
飧,《說文·新附》作餕,“食之餘也”。前人把二字割裂開看,未得其解,其實若從上考察問題就清楚了。古代稼穡艱難產量不高,取火不易做飯費時,因此晚餐一般只是把朝食剩下的***或是有意多做的***熱一熱吃。《說文》:“饔,孰***熟***食也。”意思是現做現吃的飯,這就意味著與之相對的飧是食之餘,否則單說饔是熟食,難道飧則生食不成?《公羊傳·宣公六年》寫晉靈公派勇士刺殺趙盾,“人其大門,則無人門***守門***焉者;人其閨***小門,即二門***,則無人閨焉者;上其堂,則無人焉;俯而闚***窺***其戶,方食魚飧。勇士曰:‘嘻!子誠仁人也……子為晉國重卿,而食魚之飧,是子之儉也。…根據《左傳》所載,知勇士是一大早去的,晨食魚飧,即頭天晚上吃剩的魚。這確乎不是一國之正卿所當食,所以勇士歎服其儉。《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昔趙衰以壺飧徑從,餒而弗食。”既言飧,那麼趙衰帶的是剩飯,這正是一個逃亡者行路時的飲食。現在晉、冀、豫幾省交界的山區還保留著這種每日兩餐、晚餐吃剩飯而不另做的習慣,且多為稀飯。晉東南稱之為酸飯,其實剩飯並不酸,酸即餕的音變。
饔飧既然是一天中的兩頓正餐,因而也就可以泛指飯食。《孟子·滕文公上》:“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饔飧在這裡即指自己燒飯吃。
因為一日兩餐,又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此古人沒有睡午覺的習慣。《論語·公冶長》:“宰予***孔子弟子***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Wū,烏。塗飾***也,於予與何誅***責備***?”為什麼學生白天睡個覺孔子就生這麼大的氣?因為“晝寢”必在兩餐之間,吃了睡,醒了又吃,不久日落又該就寢,這一天將什麼也幹不成了。
古人一般吃兩頓飯,從古人對十二個時辰的命名也可以看出來。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其中的“食時”和“哺時”便是古人兩餐的時間。
《齊民要術》有言云:“一日不再食而飢,終歲不製衣則寒”中的“再食”就是吃兩頓飯的意思,“再”有“二”的意思,如“一而再,再而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後來慢慢根據早、中、晚的時間變為一日三餐。具體的時間不清楚。
古人飲食禮儀的認識
積極之處: 注重人與人之間的禮節往來。通過一系列的細節規定,體現了對客人與主人的相互尊重,表現了對長者的關心。 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中國傳統飲食習慣用圓桌,這反映出中國人喜愛團圓、熱鬧的心態。歸根來說,還是“和”的哲學思想。同時還有謙讓尊長精神:如果食用水果類食品,要讓尊者先嚐,少者不得搶。 為當時建立穩定的社會秩序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正如有專家指出的那樣:“周人通過各種飲食制度,主要是禮儀化的燕飲活動,維護正常的統治秩序,協調人與人之間,不同階層之間的政治和人倫關係,使整個社會能夠得到穩定和有序的發展。” 能夠引導個體形成親近自然的心態和習慣。即要通過接近自然之物來遵循飲食的秩序和規律,清人李漁的“飲食之道,膾不如肉,肉不如蔬”理論等等 注重健康的飲食習慣。《禮記?曲禮》載:“共飯不擇手。”即如果和別人一起吃飯,就要檢查手的清潔。 體現了對婦女的體諒。對於較隆重的宴飲完畢後,撤食案的事不能由婦女擔任,怕她們力不勝勞,可以推出年輕點的人來幹。
消極之處: 通過飲食禮儀維護統治者的根本利益。如古禮規定統治階級按照不同等級享受不同的肉食:“天子日食少牢,諸侯日食特牲,大夫特豕,士特豚。” 體現倫理等級觀念。在侍食之禮中,如果長者賜予少者或僮僕等低賤者酒食,因為地位差別太大,連道謝的資格都沒有。 禮儀繁複會帶來不便。 有的禮節有一定的虛偽性。如客食之禮中的“三飯”,指的是客人吃三小碗飯後便說吃飽了,需主人再勸再食肉,這一條實為虛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