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的簡介
叔本華是西方著名的哲學家,是個悲觀的人,同時他還信奉禁慾主義,並且為此終身未娶。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亞瑟·叔本華***德語:Arthur Schopenhauer,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國著名哲學家,他所開創的唯意志主義及生命哲學學派對近代的學術界、文化界影響極深。叔本華不同於他同時代的費希特、謝林、黑格爾等取消物自體的做法,他繼承了康德對於現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分,並認為它是可以通過直觀而被認識的,且將其確定為意志。叔本華認為,意志是獨立於時間和空間的,它同時亦包括所有的理性與知識,人們只能透過沉思來擺脫它。叔本華把他著名的悲觀主義哲學與此學說聯絡在一起,認為被意志所支配最終只會帶來虛無和痛苦***這一個觀點與佛教非常相似***。他對心靈屈從於器官、慾望和衝動的壓抑、扭曲的理解啟發了日後的精神分析學和心理學。
叔本華的哲學思想
叔本華對康德是充滿讚美之情的。在對康德哲學批判的附錄標題上,他引用了伏爾泰的話:真正的天才可以犯錯而不受責難,這是他們的特權。
叔本華認為康德的最大功績不是他的認識論,而在於他劃分了表象和物自體之間的區別。他認為康德錯誤地假定知覺包括想象,將直觀和思維混淆起來。康德構造了將感性直觀和知性十二範疇共同構成經驗物件的理論。叔本華髮現若按照這種理論,表象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觀又是思維,既非直觀又非思維的東西。而且這樣一來動物要麼就具有思維,要麼就連外在世界的表象也沒有了,這顯然是不合情理的。
叔本華哲學思想中表象***presentation ***的含義:意志是世界的本質 ***1***人的軀體也是自我意志的表現。***2***動物的各種活動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3***植物的活動也受生存意志的支配***4***整個大自然以及無生命的事物也不例外***5***理性及表現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慾望的表現***6***知識也是意志的工具。
在康德那裡,因果律是先驗的,所有的經驗知覺都是處於主觀之上,不可能區別或認識物自體。而叔本華認為僅用直觀就能獲得經驗物件。關於物自體的知識,是通過理智這種內在感覺而獲得的,它只在時間的形式中被認識。
叔本華認為倫理學是很簡單的一門學科,他從人類行為的動機出發探討人類道德的基礎。叔本華認為人類行為的動機可以分成三種:希望自己快樂,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別人快樂。他將這三種動機分別概括為利己、惡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惡毒是非道德的推動力,只有基於同情是真正的道德行為。
叔本華認為很多表面上的道德行為都是出於利己的目的而做出的,其中最重要的兩個原因是個人名譽和法律規範。出於個人名譽的道德行為其目的隱含著滿足自己的意欲,希望自己獲得他人的敬意從而產生心理上的滿足。而迫於法律規範的道德行為則是為了規避法律懲罰,免於自己受到損失而做出的。這些行為在叔本華看來是沒有真正道德意義的。出於這種目的的極端形式是:一切都是我的,別人什麼都沒有。基於這個原因的庸俗情況就是常看到的,那些為了生理需求上的諸如食慾、性慾以及舒適等等要求而發展出來的極端不道德行為。
第二種非道德的動機是惡毒,它的目的是希望別人痛苦。叔本華認為惡毒是無處不在的,但一般它的程度都是輕微的,普遍表現為人與人之間的漠視和反感。人類用禮貌和聰明來掩飾這一動機,所以背後的惡意中傷和謠言誹謗便相當常見。惡毒的兩大根源是嫉妒和幸災樂禍,嫉妒是與生具來無法擺脫的卑劣人性,因為嫉妒的東西本應是受到敬佩和感動的。而幸災樂禍可以說是惡毒的普遍現身,叔本華認為沒有比幸災樂禍在道德上更一無是處的了。出於惡毒的極端形式是:盡其所能地傷害別人,一切殘忍的行為都只是將幸災樂禍付諸實施的行徑。叔本華認為一切的非道德行為都能由以上兩種動機中推匯出來。
叔本華認為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真正道德的人也是萬中無一,他說人們會對那些道德行為產生敬意正說明了那些道德行為與眾不同,是不可思議的。他引用盧梭的話說:人們不會對比自己幸福的人產生同感,而只會對比我們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我們的直接同感只侷限於對他人的痛苦,而不是安逸。因此,同情實質上是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將他人與自己視為一體。從同情出發,直到高尚無私,慷慨大量,一切對於美德的讚美詞彙都出於此而沒有其它。
叔本華將從同情出發的倫理學基本原則定為:不傷害別人,儘量幫助每一個人,其對應的兩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愛。公正表現了同情的否定性質,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傷害他人。而仁愛則表現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更高一個級別,即看見他人痛苦,就象自己受苦,從而使自己去幫助每一個人。叔本華認為這兩者都是極端罕見的,但又是確實存在的,即便再沒有道德的人也無法否認公正和仁愛這兩者。
由於一切行為的動機都出於利己、惡毒、同情這三者,所以一個人的道德程度就可以看成這三者在他的性格中的比例。同情在這三者中所佔比例越大,則一個人的道德程度越高。
叔本華認為這三者的比例在一個人的性格中無法改變,他對這個觀點的論證是從人類的普遍態度出發的。對於一個過去犯過錯的壞人,人們就對他永遠不抱有信任的態度;一個被認為是好人的人,無論做了什麼錯事總能受到人們信任;攻擊對方時,都攻擊他人的性格而不是事件本身,因為性格被認為是無法改變的東西,例如常說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叔本華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先有本質,再有本質的發揮,所以一切行為都是出自個人的自由被他認為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叔本華認為對於道德基礎,也就是同情心的起源論證是最困難的問題。 同情心應該是對自身遭遇痛苦的推己及人而並非從他人感受到痛苦的觸發,也就是認為人,其實本無差異。在利己和痛苦主義者看來,他人和自我之間存在一種絕對的差別,這是他們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根本上的不同。所以道德的起源也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間的無差異性,這即是同情的基石,也是道德的基石。展開而去,就是認識到萬物間的無差異性,這裡叔本華對道德起源的論證存有一種神祕主義傾向***萬物一體***,和中國的莊子的齊物思想本質上有共同之處。
叔本華的倫理學大致可以用這樣的邏輯來描繪:萬物間無差異-->人、我間無差異-->對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同情心的油然而生-->公正和仁愛思想的建立-->道德的建立
叔本華的社會評價
關於叔本華評價有很多,有人說他是最偉大的碎夢人,也有很多作品是為了紀念他而出現的,比如《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還有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就是專門為他而誕生的。
同時叔本華的思想也影響了很多的人,不光是哲學家如尼采、薩特等人,還有科學家愛因斯坦等,甚至於還有作家托爾斯泰等等,總之,在他們的作品或者他們的言論中,都能夠找到叔本華的影子。同時叔本華還開啟了非理想的哲學主義學說,受他影響的尼采在這一方面對叔本華的評價是非常好的。
叔本華的思想是以悲觀主義為主的,這是因為在他的思形成時,受到了佛教的影響,當然還有印度教。在這些教派的影響下,他主張忘我,這一點現代人大多數人是無法理解的,但是這並不妨礙他的思想的傳播。我國著名的國學大師在昆明跳湖,有一部分人就認為是受到了叔本華的思想的影響,當然,這是他思想的悲觀主義造成的。
同時叔本華還是唯意志主義的哲學家,在他看來,人為了生存,也就是說,人有很強的求生意志,這樣的意志支配著人認識事物,考慮事物,當然還有做出向東。人的一生是痛苦的,活著是痛苦的源泉,為了獲得解脫,人類可以不擇手段。
以上這些思想,基本上是叔本華的哲學思想裡面非常極端的方面,所以,對於叔本華評價,我們要全面的看待,既不能忽略他對西方哲學發展所作出的貢獻,同時也不能對他思想的消極方面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