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越撓楚典故的來源

  我們知道歷史上的典故都會來自一個人的經歷,那你知道彭越撓楚典故來源於誰嗎?裡面又有什麼故事?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彭越撓楚”出自於《三國演義》,講的是一種兵法作戰的謀略。這個典故的主人公就是彭越。彭越因有遠大的志向和出眾的謀略拜於劉邦門下,後人認為,劉邦能徹底消滅項羽,其中的功勞彭越當居於最上。

  彭越撓楚所運用的軍事謀略就是,將兵力分為多方,讓這些兵力從不同方向對敵人進行假裝進攻,如同騷擾一般。敵人為了大局不敢妄自行動,我方兵力只要控制住敵人首尾的兵力,那麼大部分兵力便可向敵方中間勢力進行攻擊。如此一來,就可將敵方的兵力全部打散,一舉獲得成功。後人認為,彭越撓楚開啟了游擊戰的先河,這一策略深受後來軍事家的認可和推崇。劉邦率兵和項羽的軍隊對戰之時,彭越率領軍隊一直周遊於樑地和楚地之間,並經常率兵攻打楚國的後部力量。處在前線的項羽得知後,前後兩次率兵回來增援。這樣一來,為劉邦在前方戰場減輕了阻力。楚漢之爭時,正是由於彭越率領軍隊在楚國後方積極地開展遊擊策略,才使項羽在應對劉邦主力軍隊時,還要應付後方的安全。項羽奔波在兩個戰場之間,身心俱疲。彭越使用的游擊戰阻斷了楚國後方對前方的糧草補給,給了劉邦進攻的機會。加上韓信的包圍戰,彭越巧用後方進攻技巧,讓劉邦在作戰中一舉殲滅了項羽疲乏的軍隊,最終獲得了勝利。

  樑王彭越

  彭越因投靠劉邦,為劉邦打天下立下赫赫戰功。劉邦建立政權後,將彭越封為樑王。早年間,彭越在昌邑一帶很有名聲,他的同伴們認為彭越是一位能做大事的人,紛紛投奔於彭越,並讓他率兵起義。

  彭越和劉邦早年間就有交集,當時,劉邦率領了一萬多人前來攻打昌邑,彭越得知後主動前來幫助劉邦。雖然兩人合作依然失敗了,但是他們都給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後來,楚國的實力日益壯大,劉邦和彭越兩人都感覺到了楚國的威脅,便決定聯合抗擊楚國。經過幾年的兵力積累,彭越手下的士兵已有上萬人,他帶著部隊前來投靠於劉邦。

  公元前204年,劉邦讓韓信前去攻打齊國,彭越率領軍隊以游擊戰的方式攻打騷擾楚國後方。彭越屢次率兵佯裝進攻楚國,燒掉了楚國後方的糧草。楚國前方因為沒有糧草的供給,士兵士氣低下,不利於和劉邦開展正面戰場。劉邦見機行事,擊潰了楚國的主力部隊。彭越以打游擊戰的方式,也攻下了十七座城池。沒過多久,楚霸王又將彭越佔領的十七座城又攻了下來,彭越在黃河一帶的谷城駐紮。

  公元前203年,楚漢之戰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兩軍到了必須分出勝負的時候。劉邦讓彭越出兵前來協助他,彭越沒有率兵前往。張良為劉邦獻了一計,因彭越平定樑地有顯著的功勞,應該為他受封為“王”。於是,劉邦決定,一旦滅掉楚國,就將睢陽以北至谷城一帶,全都給彭越。之後,彭越才願意出戰聯合劉邦滅掉項羽。

  彭越和項羽的關係

  楚漢相爭中,劉邦最後獲得了勝利,其中起彭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彭越沒有投靠劉邦之前,就與齊王田榮合作一起討伐楚國。彭越南下去討伐楚國大軍時,最終失敗。後來,劉邦想讓彭越與他合作共同對付楚國。

  最開始時,彭越不願意,劉邦便和彭越達成了一致意見,只要討伐成功,就會劃分領地給彭越。彭越這才答應劉邦的合作。

  對於項羽來說,彭越是一位不得不防的將士。彭越乘項羽和劉邦在滎陽對峙時,他佔領了五座城邑,雖然最後依然被項羽奪了回來,但是彭越的軍事實力和軍事才能讓項羽不得不服。

  彭越因為佔據了樑地,派遣了重兵把守,才使得項羽不敢向西攻擊。以及,項羽和劉邦對峙時,彭越採取了敵後攻擊戰,他一直在楚軍後方進行騷擾和攻擊。在前方作戰的項羽,不得不返回後方,來對付彭越。項羽兩次被迫返回後方,讓他在前方戰場有所分心,加上,彭越利用游擊戰燒掉了楚國的糧草。項羽前方兵馬沒有糧食來補給,體力日益下降,在和劉邦對峙時也顯得力不從心。後來,彭越被殺後,好友欒布哭著向漢高祖說,彭越在對付項羽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正是因為彭越聯合劉邦部隊共同對戰楚國,劉邦才能獲得今天的政權和地位。垓下之戰也是因為有了彭越的參與和作戰,劉邦才能將項羽徹底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