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五書閱讀答案

  《範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五書》是鄭板橋在任範縣知縣時寫的。通篇議論杜甫和陸游的詩,雖然著重談作詩的命題,卻仍舊貫穿著他的文學主張。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範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五書》閱讀材料

  作詩非難,命題為難。題高則詩高,題矮則詩矮,不可不慎也。少陵詩高絕千古,自不必言,即其命題 ,已早據百尺樓上矣。通體不能悉舉,且就一二言之:《哀江頭》《哀王孫》,傷亡國也;《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諸篇,悲戍役也;《兵車行》《麗人行》,亂之始也;《達行在所》三首,慶中興也;《北征》《洗兵馬》,喜復國望太平也。只一開卷,閱其題次,一種憂國憂民、忽悲忽喜之情,以及宗廟丘墟、關山勞戍之苦,宛然在目。其題如此,其詩有不痛心入骨者乎!

  放翁詩則又不然,詩最多,題最少,不過《山居》《村居》《春日》《秋日》《即事》《遣興》而已。豈放翁為詩與少陵有二道哉?蓋安史之變,天下土崩,郭子儀、李光弼之流,精忠勇略,冠絕一時,卒復唐之社稷。在《八哀》詩中,既略敘其人;而《洗兵馬》一篇,又復總其全數而讚歎之,少陵非苟作也。南宋時,君父幽囚,棲身杭、越,其辱與危亦至矣。講理學者推極於毫釐分寸,而卒無救時濟變之才。在朝諸大臣,皆流連詩酒,沉溺湖山,不顧國之大計。是直以《山居》《村居》《夏日》《秋日》,了卻詩債而已。且國將亡,必多忌,躬行桀、紂,必曰駕堯、舜而軼湯、武。宋自紹興以來,主和議、增歲幣、送尊號、處卑朝、括民膏、戮大將,無惡不作,無陋不為,百姓莫敢言喘,放翁惡得形諸篇翰以自處戾乎!故杜詩之有人,誠有人也;陸詩之無人,誠無人也。杜之歷陳時事,寓諫諍也;陸之絕口不言,免羅織也。***有刪節***

  《範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五書》閱讀題目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

  A.少陵詩高絕千古 絕:超越

  B.只一開卷,閱其題次 次:等次

  C.豈放翁為詩與少陵有二道哉 道:主張

  D.是直以《山居》《村居》《夏日》《秋日》 直:只是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⑴且國將亡,必多忌,躬行桀、紂,必曰駕堯、舜而軼湯、武。***4分***

  ⑵杜之歷陳時事,寓諫諍也;陸之絕口不言,免羅織也。***4分***

  10.依據文字,概括陸游詩作選材單一的原因。***3分***

  《範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五書》閱讀答案

  6.***3分***B【A.冗:閒散。C.取:迎接。孥***n***:文中為妻和子的統稱。D.隨:因循隨俗。】

  7.***2分***C***連詞,表結果,有因而的意思。A.助詞,取獨/助詞,定語後置標誌。B.均讀作wi;介詞,被/介詞,替、給。D.副詞,表推測、估計,譯為大概、或許/連詞,表假設,譯為如果。***

  8.***3分***B***次:編排。***

  9.⑴***4分***況且一個國家即將滅亡,一定有很多忌諱,***國君***自身的行為如同桀、紂,卻偏要說自己的德行勝過堯、舜、湯、武。***且躬行軼各1分,句意1分。***

  ⑵***4分***杜甫***在詩作中***逐一陳述時事,寄託直言規勸之意;陸游***在詩作中***閉口不言***時事***,為的是避免被人陷害。***歷陳諫諍羅織各1分,句意1分。***

  10.***3分***①時局變亂,朝中大臣只顧享樂而不為國事考慮,陸游作詩只為了卻詩債;②國君***朝廷***昏庸殘暴,陸游為避禍而明哲保身。***答對一點,1分;兩點,3分。意思對即可。***

  《範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五書》參考譯文

  寫詩並不難,難的是選材。選材水平高那麼詩歌的價值就大,選材水平低那麼詩歌的價值就小,因此選材的事不可不慎重。杜甫詩歌水平高,超越千年,自然不必說,就是他詩歌的選材,***也***早已位居百尺高樓之上了。杜甫詩歌的選材不能全部舉出,姑且就其中的一部分來談一談:《哀江頭》《哀王孫》,是以傷亡國為題材的;《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前後出塞》這些詩篇,是以悲戍役為題材的;《兵車行》《麗人行》,是以安史之亂初期為題材的;《達行在所》三首,是以慶祝國家復興為題材的;《北征》《洗兵馬》,是為收復國土而高興,期待天下太平的。只要一翻閱他的詩集,瀏覽其題目的編排,一種憂國憂民、悲喜交加的思想感情,以及宗廟淪陷為廢墟、戰士戍守邊關的痛苦,彷彿就在眼前。他的詩歌選材如此,他的詩歌又怎會不令人痛心入骨呢?

  陸游的詩卻不是這樣,他的詩數量最多,但是選材最單一,不過《山居》《村居》《春日》《秋日》《即事》《遣興》罷了。難道陸游寫詩的主張和杜甫不同嗎?安史之亂,國家土崩瓦解,郭子儀、李光弼這些人,精忠報國,有勇有謀,在當時超出同輩,終於光復了大唐。杜甫在《八哀》詩中,已經大略地記敘了這些人,而在《洗兵馬》一篇中,又把這些人放在一起加以讚歎,杜甫不是隨便寫的。南宋時,皇帝被囚禁,趙構偏安杭州、越州,他們蒙受羞辱及處境危險***的時刻***也就來臨了。講理學的人儘管竭盡全力,但終究沒有挽救時局變亂的才能。在朝的眾大臣,都沉湎於詩酒,迷戀於湖光山色,不考慮國家***治亂***的大計。這樣,***陸游***只是拿《山居》《村居》《夏日》《秋日》,來償還所欠的詩債罷了。況且一個國家即將滅亡,一定有很多忌諱,***國君***自身的行為如同桀、紂,卻偏要說自己的德行勝過堯、舜、湯、武。

  宋朝自紹興年間以來,對來犯的少數民族主張和議、增加歲幣、封加尊號、朝廷地位驟降、蒐括百姓財物、殺戮大將,沒有什麼邪惡、醜陋的事情不做,百姓沒有人敢說話,陸游又怎麼能夠將這些反映在詩歌裡從而自找罪受呢!所以,杜甫的詩歌裡有人,的確是有人;陸游的詩歌裡無人,的確是沒有人啊。杜甫***在詩作中***逐一陳述時事,寄託直言規勸之意;陸游***在詩作中***閉口不言***時事***,為的是避免被人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