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唐宋八大家蘇洵的故事
蘇洵,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那麼關於唐宋八大家蘇洵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關於唐宋八大家蘇洵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蘇洵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他培育出了大文豪蘇軾,蘇轍,三人合稱“三蘇”,併入“唐宋八大家之一”。有關於蘇洵教子的故事也給我們帶來了啟示。蘇洵的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小時候非常頑皮,蘇洵多次的諄諄教誨對他們起不了作用,於是蘇洵就用了新的教育方法。每每孩子玩耍時候,他就故意躲在孩子可以見到地方開始偷偷地看書,等孩子走近了,他就故意把書藏起來。他這一做法引起了孩子的好奇心,兩個孩子就趁著父親不在家,就把父親藏起來的書偷出來認真閱讀,正是用這種方法激發了他們對讀書的興趣,最後成為一代文豪。
蘇洵本人終成一位名垂千古的大文學家之路也很是艱辛。蘇洵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努力學習,自認為在學習上長進了不少便參加了科舉考試,但是並沒有高中,他很受挫,難得的是他並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他重新審視自己,把自己以前寫得書稿拿出來一遍,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看完後他發現有些書稿連自己都看不下去,他把那些書稿整理出來放在院子裡一把火都燒了。燒完後,他重頭開始,閉門苦讀,或是尋師訪友,經過他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成了一代大文學家。
蘇洵,北宋文學家,與蘇軾,蘇轍並稱為“三蘇”,三人併入了“唐宋八大家”之列,文學成就斐然。從他教子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見他不失為是一個成功的教育家,他循循善誘的方式誘導孩子,開啟了他們對讀書學習的興趣。他自己更是有堅韌的毅力,最後成為了一代文豪。
蘇洵散文介紹
《送石昌言使北引》在藝術和思想的層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是寫給即將分手的朋友的贈別,稱為“贈序”,這篇文章又不同於普通的贈序,通過回憶描寫了與友人的情義,在如述家常的文字中表現出了兩人真摯的情誼。再通過二人的成長軌跡,即表現了蘇洵本人對人生的看法,又表達了他對友人的讚美和敬仰。這篇採用了多種藝術手段的“贈序”,成為當時的一大傑作,也是蘇洵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木假山記》是蘇洵的另一力作。雖然題目是“木假山記”,但這篇文章絕不是侷限於描寫木假山的製作過程,也沒有刻意得去讚美雕刻藝術。蘇洵通過木假山,抒發了對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的情懷。蘇洵懷有遠大的政治抱負,對知識分子抱有崇高的敬意,但在那個年代,知識分子的地位並不高,有的人甚至被無端毀掉。蘇洵借樹木的遭遇,批判了當時的社會,但又表現出了自己的獨立品格,不卑不亢、剛正不阿,這正是蘇洵對自己品德的寫照。
蘇洵散文還有很多,從以上的兩篇簡介中,可以看出蘇洵是一個獨特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在古文界獨樹一幟,對後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蘇洵名二子說介紹
蘇洵《名二子說》是蘇洵寫給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的文章,教育給他們為人處世的道理。文章篇幅不長,寄寓了蘇洵對兩個兒子的期盼,也給他們提出了一些意見。
蘇洵《名二子說》分為兩段,第一段分別借兩個兒子的名字對他們提出了各自的建議,巧妙地將車子和兒子的名字結合在一起。蘇洵認為大兒子蘇軾生性曠達,有什麼事情都會說出來,因此蘇洵給大兒子區明年為軾,希望他可以放低自己的身段,不要因為性格去無意得罪別人。小兒子蘇轍沉靜內斂,性格平和,蘇洵給小兒子取名為轍是希望他可以更加自由灑脫,不要太多的擔心禍福。
蘇洵《名二子說》不單單是寫給兒子們看的,也抒發了他自己對人生艱難、仕途多磨難的感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蘇洵三十七歲,當時他正處於屢次考試都不中的低谷中,深受打擊,心情也很鬱結,藉著這篇文章,他將自己心中的感慨躍然紙上,結合他一生的遭遇和他獨特的性情,這篇文章也更加意味深長。
都說“知子莫如父”,雖然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蘇軾和蘇轍的年紀都不大,但蘇洵已經從他們平日的表現中看出了兒子們的性格,幫助他們去改正缺點,少走彎路,學會為人處世的道理。縱觀蘇軾《名二子說》全文,雖不足百字,但字字精煉,讀起來雋永有味,讓人情絲婉轉,真是別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