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白江村之戰

  白江村之戰是中國和日本歷史上的第一次交戰,發生在公元663年,當時中國是唐朝時期,是唐高宗統治時期,因此唐朝國力是非常強盛的。日本出兵朝鮮半島攻打新羅,但遭遇到了實力強大的唐軍,結局自然是日本完敗。那麼後代人對於白江村之戰是怎麼評價的呢?

  白江村之戰評價

  首先,唐軍雖然在戰船數量上不如日本,但當時的唐朝造船技術非常發達,戰船高大而且堅實,船上裝置也是相當精良的,日本與之相比自然非常寒酸了。而且日本當時技術落後,兵器甲冑都是落後於唐軍的,加上唐軍大將劉仁軌精通兵法,利用火攻殺得倭寇人仰馬翻。所以人們對於白江村之戰評價最多的一個觀點就是,當時的日本自以為是不知道唐朝的強大,屬於一種螳臂當車的行為,交戰之後方才醒悟,唐朝不是他們可以挑戰的。

  其次,日軍在海戰中大敗以後,百濟和日本的陸軍也根本無法抵擋唐朝軍隊,百濟王被嚇得不知去向,日本軍隊也是被殺的魂飛魄散。人們評價白江村之戰時認為,日本之所以完敗而逃,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國家綜合實力的落後,當時唐朝處於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軍隊戰鬥力自然非常強大,遠非地下人稀的日本可以相比的。

  當然人們在對白江村之戰評價時充分肯定了唐朝的出兵動機和用兵方法,因為當時唐朝是收到新羅的求救,才趕去朝鮮半島阻擊日本軍隊的,這屬於一種扶危救困的仗義行為,劉仁軌等軍事將領在用兵方面也是非常精到的。白江村之戰,日本大敗,此後日本深刻認識到唐朝的強大,不斷派遣唐使去中國學習先進文化和制度,經過幾百年學習的日本,彷彿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唐朝,當然日本在隨後近一千年的時間裡都不敢挑戰唐朝。很多人都認為日本這一決策是非常正確的,而且不斷向強國學習的精神也是值得讚揚的。

  白江村之戰後,唐朝確立了在朝鮮半島甚至整個東亞地區的霸主地位,白江村之戰可以說是唐朝對外彰顯國力的一個很好證明,這也是人們一直津津樂道評價白江村之戰的主要原因。以上就是人們對於白江村之戰評價的主要觀點。

  白江村之戰歷史背景

  中日兩國交戰並不是近代才開始的,第一次交戰發生在唐朝時期,當時的皇帝是唐高宗,日本則是天智天皇統治時期。白江村之戰的結果是日本完敗,當然這根本上是因為唐朝勢力比日本強大。那麼白江村之戰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看白江村之戰歷史背景。

  首先,白江村在位於朝鮮半島,當時的朝鮮半島是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鼎立的局面,同中國的三國時期非常相似,三國都想統一半島,但互相牽制沒有能力消滅對方,於是向東西鄰國求援,分別和大唐和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

  其次,由於當時百濟受到新羅和高句麗的威脅,便倒向了日本,希望通過日本的力量來進行對抗,隨著日本的強大,百濟成了日本的附屬國,日本也趁機多次出兵朝鮮半島。

  第三,高句麗在秦漢時期本來是屬於中國的領土,國力強大的唐朝自然很想收復這塊地方,於是高句麗也倒向了日本。所以當時朝鮮半島的形成了百濟和高句麗聯盟日本,新羅聯盟大唐的局面。

  第四,公元655年,新羅國王多次乞求大唐發兵增援,聲稱高句麗和百濟聯合進攻,唐高宗先後派程名振、蘇定方、薛仁貴等前往朝鮮半島,但收效甚微。後來660年,新羅國王再次告急,唐高宗再次派蘇定方率領十三萬大軍千萬,這次一舉滅掉了百濟。這就使得日本在朝鮮半島的利益受到很大損失,也成為了白江村之戰爆發的導火線。公元663年,中日曆史上的第一次戰爭:白江村之戰爆發。以上幾點就是白江村之戰的主要歷史背景。

  白江村之戰的過程

  公元663年爆發中國和日本歷史上的第一次戰爭:白江村之戰,白江村位於朝鮮半島,可以算得上是中日兩國間的利益衝突,最終大唐軍隊戰勝日本,確立了在朝鮮半島甚至整個東亞地區的霸主地位。那麼白江村之戰的過程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來看看中日白江村之戰的過程。

  公元663年,倭國天智天皇派毛野稚子率領兩萬七千人進攻新羅,而且奪去了沙鼻歧,奴江二城,這兩座城池在當時是非常重要的,被日本奪取之後,唐軍和新羅的聯絡就中斷了。之後唐軍將領孫仁師帶領七千人馬和劉仁軌回合,之後新羅王金法敏率軍從陸路進攻,劉仁軌,杜爽則從熊津江進入白江,逆流而上從水路進攻。8月17日,唐新聯軍三面包圍周留城,城外據點被一一攻克,只剩城內守軍頑強拒守。

  因為在當時百濟軍隊看來在,只要白江還在掌握之中,周留城就是一座堅城,而且還可以和從白江趕來的日軍包夾唐新聯軍。因此,白江成為了兩軍的必爭之地,隨後,唐新水軍率先到達白江口,27日日本水軍也趕到了白江口。雖然日本水軍有一萬多人,一千多艘戰船,唐軍只有7000水軍,400艘戰船,但唐軍戰船高大堅固,而且武器裝備更好。所以大戰開始不久後,日軍打不過就撤退了。第二天,大唐軍隊左右夾擊,瞬間就打敗了日本軍隊,日本水軍死傷大半,百濟王逃到了高麗。

  這就是白江村之戰的過程,雖然是一場聲勢浩大的戰爭,但由於日本和唐朝的軍隊實力差距太大,最終以日本的完敗而結束。

  白江村之戰結果

  中日兩國之間爆發的戰爭並不是近代才開始的,早在唐朝,中日兩國就爆發過戰爭,比如白江村之戰。白江村之戰也是中日兩國曆史上的第一次交戰,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有戰爭,就會有輸贏,白江村之戰結果如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白江村之戰的結果。

  白江村之戰,並不是因為中日雙方直接利益衝突下爆發的,當時的唐朝是幫助新羅抵抗倭奴的進攻,當時高句麗,百濟同倭奴站在一個陣營,唐朝則和新羅是另一個陣營。公元663年,日本天皇派毛野稚子率領兩萬七千人進攻新羅,奪取了沙鼻歧和奴江兩座城池,這就使得唐軍和新羅軍隊失去了聯絡,後來唐軍援兵趕來才打開了局面。

  唐朝和新羅兩國軍隊率先趕到白江村口,之後倭奴水軍也來到此地於唐新水軍形成了對峙局面。隨後大戰一觸而發,當時的大唐水軍大約七千多人,一百七十艘戰船,倭奴水軍則有一萬多人,戰船也達到了一千多艘,表面看來倭奴水軍在人數,戰船都強過唐軍,但是大唐由於國力強盛,水軍自然戰鬥力強悍,而且戰船堅實,兵器鋒利,隨船攜帶的重型武器也是日軍無法想比的。所以白江村之戰結果可想而知,以日軍的完敗而告終。之後唐朝確立了在朝鮮半島甚至整個東亞地區的霸主地位,日本也深知唐朝的勢力遠非自己可比,轉而向唐朝學習。

  綜上,白江村之戰的結果是唐朝軍隊大勝,日本慘敗。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