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秉公執法的經典故事

  狄仁傑是老師上有名人物,關於它的故事不勝列舉,那大家所知道關於狄仁傑的哪些經典故事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狄仁傑的經典故事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狄仁傑的經典故事:狄仁傑的大臣風度

  狄仁傑是武則天時的名臣。有一次,武則天對他說:“雖然你政績突出,可還有許多同僚說你的壞話。你想知道他們是誰嗎?”狄仁傑說:“臣本不才,別人批評臣,正是對臣的監督和愛護。如果陛下認為臣做得不對,臣願意明白自己的過失並改正;如果陛下明察,認為臣做得對,不相信流言,那是臣的榮幸。既然如此,臣何必知道他們的姓名呢?”武則天聽後,大為讚歎,認為狄仁傑確實有大臣的風度。

  狄仁傑的經典故事:斷指案

  狄仁傑任官期間,屢破奇案,懲凶雪冤,在民間廣為傳頌。

  狄仁傑早年在洛陽任洛州刺史,一次他帶著馬、喬二人外出微服私訪。途中經過一個鬆滕交織、群猴嬉鬧的山坡,他發現一隻猴子在擺弄一隻戒指。出於職業敏感,狄仁傑留心察看,在不遠處的一個山洞裡發現一具男屍。驗屍結果發現:男屍左手四指均被切斷,其中一指上留有戴過戒指的痕跡。狄仁傑斷定:那隻猴子弄的戒指,必與這具男屍有關。

  為查明案情,狄仁傑一行三人沿山路繼續前行。不久他們到了洛陽城外,狄仁傑猛然看到路邊一家藥材店正在加工藥材。他看到一名藥工正在用鋒利的切刀切藥,心裡一動就走過去,想試用一下切刀,老闆董掌櫃立刻說:“別動它!一不小心,就會把手指切斷的!”狄仁傑一驚,直覺告訴他,這切刀可能剛剛切斷過指頭,很可能與男屍的斷指有關。

  於是狄仁傑就在藥店附近展開調查,逐漸使案情大白:原來,一位在東都賣藝的女藝人,被從長安來的後生賈公子愛上了。她要求賈公子斷去小指一截,以表真情。正在兩人談情之時,恰恰藥店老闆董掌櫃的公子經過這裡。董公子也看上了這位女藝人,便上去調戲糾纏,賈公子見狀,怒打董公子一頓,兩人從此成了死對頭。

  幾天以後,賈某來到藥店,請董掌櫃為他斷去一截小指,以表達對女藝人的忠心。這時恰巧被董公子撞見,出於報復。他抓起藥杵從背後猛擊賈公子頭部。不想,一下子竟把賈公子打死了。黃掌櫃在驚慌之中,一刀下去切斷了賈公子的四個手指。他們父子為了掩蓋罪行,連夜拋屍山洞中,拋屍中,賈公子所戴的戒指掉到地上,被玩耍的猴子拾到。

  最後,黃公子在人證物證面前認罪伏法,被斬首示眾。

  狄仁傑的經典故事:狄仁傑推薦賢臣

  狄仁傑被女皇武則天擢入朝中任宰相以後,以薦賢任能而聞名於世,經他向女皇舉薦而被任用,最後成為公侯將相者有數十人之多。

  傳說,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武則天召狄仁傑進宮議事,待政事處理完畢後,武則天就開口道:“朕想物色一個賢臣,委以重用,不知有否?”狄仁傑反問:“陛下委他擔任何職?”武則天答道:“文武兼備的將相。”於是狄仁傑就推薦說:“荊州長史張柬之,其人雖老,但是宰相之才,而且長期未獲重用,皇上若能用他,則必盡忠於國家。”武則天立即任命張柬之到東都洛陽任洛州司馬。

  過了一段時間,武則天又向狄仁傑求賢,狄仁傑說:“陛下至今尚未重用張柬之,現在為何另求賢才?”女皇笑答:“他早已被重用,確實是個良臣。”狄仁傑說:“臣薦他為相,可陛下只任他為洛州司馬,這不能叫重用。”武則天不久即下令張柬之為秋官侍郎,後來晉升為宰相。

  張柬之出任宰相後,有勇有謀,處變不驚,為武則天出了很多好主意,有很多建樹,但人們記得更多的則是狄仁傑對他的推薦之功。

  狄仁傑的經典故事:狄仁傑舉子貶子

  有一天武則天要宰相狄仁傑物色一個尚書郎人選。狄仁傑毫無顧忌地推薦了自己的長子狄光嗣。武則天採納了他的意見。任命狄光嗣為地官員外郎。狄光嗣到任後,非常勤政愛民,不貪不暴,得到多方面的讚揚。武則天知道後,非常高興地說:“狄仁傑不避嫌疑,敢於舉薦自己有真才實學的兒子為官,這才是將相之德啊!”

  狄仁傑的次子狄景暉,初為官時比較謹慎,然而隨著官位的不斷晉升,就變得不能約束自己。特別是狄景暉升任魏功參軍以後,更是行為放蕩,貪財好色,欺壓百姓,激起當地群眾的嚴重不滿。身為宰相的狄仁傑察覺後,斷然罷免他的官職。很多大臣都為狄景暉求情,希望狄仁傑給兒子一個改錯的機會。但狄仁傑堅持貶子宮職的態度不變,並教育兒子說:“賢者當舉,貪暴當罰。這是用人之道,興邦之法。”

  狄仁傑如此舉子貶子,公道正派,在當時朝廷上下傳為佳話。後人也當作傳奇故事加之廣泛傳播。

  狄仁傑的經典故事:狄仁傑巧護大子

  女皇武則天晚年曾打算將自己的侄子武三思立為太子。有一次朝會,女皇提了出來。在女皇的威嚴之下,朝中大臣都不敢反對。狄仁傑卻向女皇勸道:“據我看來,現在天下的老百姓還是留戀李唐的。當初,匈奴犯邊時,陛下讓武三思召募勇士,結果一個多月應徵者不足千人。後來廬陵王李顯代替他,結果不到十天就召募了五萬人。皇上欲立太子,非廬陵王李顯不可。”女皇對此十分惱火,此次議論就不歡而散。

  過了一段,武則天又對狄仁傑論及立太子的事,狄仁傑對女皇說:“太子是天下的根本,根本動搖了,必然會出現危險和禍亂!當初太宗皇帝南征北戰打下了江山,天下人都知道江山是李家的。現在皇上在傳位問題上猶豫不決,讓人不能理解。一個是母子之親,一個是姑侄之親。究竟是那一個更親,所有人都知道。皇上為什麼這樣固執呢?難道皇上認為孃家侄子比自己的親生兒子更能孝順自己嗎?”

  武則天在聽了狄仁傑講的道理後,終於決定將廬陵王李顯召回東都洛陽,立為太子。後來,李顯最終繼承了皇位,他就是唐中宗。後來歷朝歷代的人,都對狄仁傑巧護太子之事讚譽有加。

  狄仁傑的經典故事:狄仁傑羞辱內寵

  有一年南海有人獻了一件百鳥羽皮縫製的皮衣,名叫“集翠裘”。珍貴奇麗,世所罕見。女皇武則天就將這件珍品賞給了內寵張昌宗。

  正巧,狄仁傑進宮面見女皇商討軍國大事,女皇就請狄仁傑與張昌宗坐下玩一種叫“雙陸”的遊戲,並要雙方下賭注。女皇問狄仁傑賭什麼東西,狄仁傑說:“就賭張昌宗的那件皮衣。”女皇問狄仁傑自己拿什麼下注。狄仁傑指指身上的衣服。女皇笑著說:“張昌宗的皮衣珍貴無比,你的衣服可比不上。”狄仁傑起身說道:“我這件紫袍,是大臣朝見皇上的朝服。張昌宗的衣服是皇上寵幸恩施的衣服。用我的和他的賭,我還覺得不情願呢!”

  武則天只好讓他們用各自的衣服為賭注。張昌宗被狄仁傑一頓奚落,心中羞愧,精神祖喪,在這種情況下,被狄仁傑連贏幾局。狄仁傑當著女皇的面扒下張昌宗那件皮衣,拜謝了女皇,轉身揚長而這件事傳開後,大長了大臣的志氣,大滅了內寵們的威風。

  狄仁傑秉公執法的故事

  七世紀中葉唐高宗李治時,狄仁傑任大理丞,這是個掌管司法刑事方面的官員。在負責清

  理積壓多年的訟案中,狄仁傑審處了一萬七千人,秉公執法,量刑準確,沒一個因不服而上訴,贏得了公正執法的美譽。

  一次,武衛大將軍權善才,在唐太宗李世民陵園內,誤砍了一株柏樹。狄仁傑得悉後,經過實地調查,提出對權善才給於免職的懲處。奏議上呈後,唐高宗改為誅殺,命令狄仁傑立即執行。但狄仁傑認為皇上量刑過重,權善才罪不當死,竟頂撞起皇帝來。李治很不高興,對狄仁傑說:“你怎麼啦,善才大將軍砍了朕祖先陵墓上的樹,他要讓朕背上不孝的惡名,必須處死他!”

  狄仁傑就是硬頂著,沒遵照旨意執行。同僚們悄悄地來他家裡勸說,還是趕緊簽發死刑執行令算了,跟皇上老子頂撞,沒好果子吃。但狄仁傑卻說:“作為臣下,由於堅持原則,有時拂逆皇上旨意,自古以來認為是一件很難的事,我不敢苟同這種看法。這要看是什麼樣的皇上,是暴君還是明主?今天,我們有幸遇到像堯、舜那樣賢明的君王,作為忠臣,就不應再有什麼顧慮。既然陛下已下詔,明確宣佈要依法量刑,而刑有死罪、流放之分,怎麼可以將一個罪不當死的人處以極刑呢?如果這樣,今後就很難依法辦事了。而且,陛下要以昭陵***唐太宗陵園名***一株柏樹殺一位當朝大將軍,千載以後,不知人們會如何議論陛下?我現在所以沒敢奉旨處死善才將軍,是擔心由此會將陛下置於受人指責為“無道”的境地!

  這話傳到唐高宗李治耳裡,他才恍然大悟,理解到狄仁傑這片忠心,下旨照狄仁傑奏請處置,善才將軍因此免於一死。

  後來,狄仁傑升任為文昌右丞,不再分管司法刑事,但仍然時刻關心執法情況。這時,河南汝州發生越王李貞叛亂,不久,就被朝廷平息。但在審處這個案件時,受牽連的多達六七百人,被處以家產田宅沒收充公的有5000餘戶之多。那些被抓、被殺、掃地出門的人家,女人、孩子、老人哭成一團,情形慘不忍睹。狄仁傑覺得這樣做有點過火,搞擴大化了,打擊面過大,手段也過於嚴酷。他便冒著包庇叛賊的殺身風險,上書高宗,說自己是定”。意思是自己考慮再三,才上奏皇上,請陛下寬大為懷,體恤百姓,這些人並不全都是存心要叛亂的,請給他們一條生路。李治讀到奏表後,接受了狄仁傑的意見,從輕發落了那些受株連的人,死罪改為流放,流放遠地的改為近處。當事人知道後,對狄仁傑感激涕零。犯人們到了流放地,還專門樹了一塊功德碑,稱讚狄仁傑的德行。

  狄仁傑後來被武則天升任為丞相。一次上朝時,武則天女皇對狄仁傑說:“你從前在河南汝州做官,頗有政績,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可朝廷中有人向朕反映,說你的壞話,你想知道這事是誰幹的嗎?”

  狄仁傑慌忙叩頭謝恩,朝武則天拜了三拜:“如果陛下認為臣有過錯,臣一定下決心改正;如果陛下認為臣沒有過失,那是臣的平生大幸!臣要以此勉勵自己,更嚴格要求自己。至於說臣壞話的人,臣不想知道是誰幹的。這樣,大家今後在一起辦事,容易相處得好。”聽了這話,武則天心裡對狄仁傑越加敬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