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藝術家的生涯簡介

  《藝術家的生涯》又叫《波西米亞人》賈科薩與伊利卡合作編劇,普契尼譜曲。小編今天為您介紹一下《藝術家的生涯》。

  此劇故事取材自法國作家穆爾朱1822--1861的小說《波希米亞人的生活情景》,書中的情節,全是作者和他的夥伴們的親身體驗。敘述住在巴黎拉丁區的、夢想成為藝術家的貧窮青年,和造花女工間發生的有歡笑、有眼淚的生活與愛情故事。普契尼取用後,也植入自己貧窮青春時期的回憶,於是成為具有真實感的、青春詩篇般的歌劇。於1896年2月 1日在義大利都林的皇家劇院首次公演。

  《藝術家的生涯》簡介

  四幕歌劇,《藝術家的生涯》又叫《波西米亞人》賈科薩與伊利卡合作編劇,普契尼譜曲,

  此劇故事取材自法國作家穆爾朱1822--1861的小說《波希米亞人的生活情景》,書中的情節,全是作者和他的夥伴們的親身體驗。敘述住在巴黎拉丁區的、夢想成為藝術家的貧窮青年,和造花女工間發生的有歡笑,有眼淚的生活與愛情故事。普契尼取用後,也植入自己貧窮青春時期的回憶,於是成為具有真實感的、青春詩篇般的歌劇。於1896年2月 1日在義大利都林的皇家劇院首次公演。

  《藝術家的生涯》評價

  同一題材,萊昂卡伐洛編劇並譜曲,1897年5月6日在威尼斯劇院作首次公演。1897年10月14日在托斯卡尼尼指揮下,在美國洛杉磯演出。自此以後,這部名歌劇就傳遍世界各地,開始其輝煌的演奏旅程。此劇故事平易近人,雖然沒有高深的主題和意境。但劇中的人物的刻畫卻栩栩如生,每個角色的性格都很鮮明,情景的表現也很巧妙。聲樂部分迷人的旋律和緊密結合的色彩式管絃樂。再加上無比精彩的舞臺效果,使戲劇內容得到了很好的發揮。更為有趣的是:普契尼將全劇各幕的結構,巧妙地做出交響曲般的處理。如第一幕和第四幕,儘管都居住同一房間,但熱鬧的前面和安詳的後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且在終幕中有幾個第一幕的旋律再次出現,產生了動人心絃的效果。第二幕是熱鬧的樂章,從明亮的小號聲開始,拍子和調性的轉變是多彩的:是一段極富變化的音樂。從中我們可以聽到巨大升騰的合唱群以及歡天喜地的重唱。 第三幕相當於慢板樂章,開頭很生動地描繪出嚴寒中下雪的早晨情景,這時想分手的咪咪和魯道夫彼此安慰的甜美旋律,以及馬切洛和穆塞塔以吵鬧方式分手的重唱,渾然化成一體,構成無比奇妙的四重唱。

  《藝術家的生涯》演奏時間

  第一幕:30分 第二幕:18分 第三幕:25分 第四幕:25分

  摺疊編輯本段歌劇詳情

  摺疊人物

  魯道夫 詩人 男高音

  蕭納爾 音樂家 男中音

  馬切洛 畫家 男中音

  科利納 哲學家 男低音

  貝諾阿 房東 男低音

  咪咪 女工 女高音

  帕爾皮尼奧 玩具小販 男高音

  阿欽多羅 議員 男低音

  穆塞塔 少女 女高音

  軍曹、警衛、女工、學生、兒童、僕從,群眾等。

  《藝術家的生涯》背景

  故事發生於1830年,地點在巴黎。

  《藝術家的生涯》作者簡介

  普契尼

  普契尼Puccini Giacomao,1858—1924年,是繼威爾第之後義大利最偉大的歌劇作曲家,是“真實主義”歌劇樂派的代表人物。

  創作本歌劇

  《藝術家的生涯》又名《波希米亞人》是為普契尼奠定國際聲譽的一部名歌劇。素材取自法國作家亨利·繆爾傑1822—1861的小說《波希米亞人的生活情景》。1896年,歌劇《藝術家的生涯》在都靈首演。這部為世人所熱愛的作品,首演時儘管並未成功,但兩個月後在巴勒莫再度演出時,卻獲得狂熱的歡迎,確立了普契尼的世界性地位。在這部作品中,普契尼的著眼點不在於描繪巴黎拉丁區落魄的藝術家們放蕩不羈的生活,而在於描述繡花女咪咪與詩人魯道夫的純真愛情的悲劇。劇中沒有戲劇性展開的大段詠歎調、重唱、合唱,而是在貫穿發展的織體中加進篇幅不大的獨白、靈活的歌唱性的朗誦調和盡情吟唱的段落。他用主導動機鞏固各場之間的聯絡,並且初次運用印象派的色彩和聲。這部歌劇很受聽眾歡迎。

  成就

  普契尼發展了威爾第晚期的藝術成就,不斷探索革新藝術表現手法。他借鑑各民族樂派的成就,順應時代的潮流,兼收幷蓄了當代和聲、管絃樂法、曲式等方面的新技巧,創造了義大利歌劇新的形象性的朗誦和詠敘風格,樂隊擔負戲劇性佈局的作用,積極參加到舞臺情節的發展中去。他力求使歌劇的戲劇性佈局動力化,其作品充滿異國情調,劇情緊湊,題材罕見而又吸引觀眾,具有強烈的震撼力。普契尼的創作和藝術實踐對20世紀的歌劇發展有巨大影響。在普契尼的推動下,義大利作曲家們創作出了大批以各地鄉村生活為主題,具有新的演唱風格的真實主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