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大學生的學習方法
從中學到大學,是人生的重大轉折,大學生活的重要特點表現在: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學習上要求高度自覺。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一
1、要制訂科學的學習規劃和計劃
大學學習單憑勤奮和刻苦精神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掌握了學習規律,相應地制定出學習的規劃和計劃,才能有計劃地逐步完成預定的學習目標。斯曾說過:“沒有規劃的學習簡直是荒唐的”。可見嚴密的學習規劃是完成學習任務的保證。首先要根據學校的教學大綱,從個人的實際出發,根據總目標的要求,從戰略角度制定出基本規劃。如設想在大學自己要達到的目標,達到什麼樣的知識結構,學完哪些科目,培養哪幾種能力等。大學新生制定整體計劃是困難的,最好請教本專業的老師和求教高年級同學。先制定好一年級的整體計劃,經過一年的實踐,待熟悉了大學的特點之後,再完善四年的整體規劃。其次要制定階段性具體計劃,如一個學期、一個月或一週的安排,這種計劃主要是根據入學後自己學習情況,適應程度,主要是學習的重點、學習時間的分配、學習方法如何調整、選擇和使用什麼教科書和參考書等。這種計劃要遵照符合實際、切實可行、不斷總結、適當調整的原則。
2、要講究讀書的方法和藝術
大學學習不光是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更重要的是如何發揮自學的能力,在有限的時間裡去充實自己,選擇與學業及自己的興趣有關的書籍來讀是最好的辦法。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培根也說:"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送給一代又一代。"學會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選取自己必讀之書,就需要有讀書的藝術。首先是確定讀什麼書,其次對確定要讀的書進行分類,一般來講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瀏覽性質,第二是通讀,第三是精讀。正如"知識就是力量"的提出者培根所說:"有些書可供一賞,有些書可以吞下,不多的幾部書應當咀嚼消化。瀏覽可粗,通讀要快,精讀要精。這樣就能在較短的時間裡讀很多書,既廣泛地瞭解最新科學文化資訊,又能深入研究重要理論知識,這是一種較好的讀書方法。讀書時還要做到如下兩點:一是讀思結合,讀書要深入思考,不能浮光掠影,不求甚解。二是讀書不唯書,不讀死書,這樣才能學到真知。
3、做時間的主人,充分利用時間
大學期間,除了上課、睡覺和集體活動之外,其餘的時間機動性很大,科學的安排好時間對成就學業是很重要的。吳晗在《學習集》中說:"掌握所有空閒的時間加以妥善利用,一天即使學習一小時,一年就積累365小時,積零為整,時間就被征服了。想成事業,必須珍惜時間。首先,要安排好每日的作息時間表,哪段時間做什麼,安排時要根據自己的身體和用腦習慣,在腦子最好用時幹什麼,腦子疲備時安排幹什麼,做到既調整腦子休息,又能搞一些其他的諸如文體活動等。一旦安排好時間表,就要嚴格執行,切忌拖拉和隨意改變,養成今日事今日做的習慣,千萬不要等明日。我生待明日,萬事成磋砣。其次,要珍惜零星時間,大學生活越豐富多采,時間切割得就越細,零星時間越多。華羅庚曾說:“時間是由分秒積成的,善於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英國數學家科爾,1903年因攻克一道200年無人攻破的數學難題而轟動世界,而他是用了近三年的星期天來完成的。
4、完善知識結構,注意能力培養
所謂合理的知識結構,就是既有精深的專門知識,又有廣博的知識面,具有事業發展實際需要的最合理、最優化的知識體系。李政道博士說:"我是學物理的,不過我不專看物理書,還喜歡看雜七雜八的書。我認為,在年輕的時候,雜七雜八的書多看一些,頭腦就能比較靈活。"大學生建立知識結構,一定要防止知識面過窄的單打一偏向。當然,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是一個複雜長期的過程,必須注意如下原則:①整體性原則,即專博相濟,一專多通,廣採百家為我所用。②層次性原則,即合理知識結構的建立,必須從低到高,在縱向聯絡中,劃分基礎層次、中間層次和最高層次,沒有基礎層次,較高層次就會成為空中樓閣,沒有高層次,則顯示不出水平。因此任何層次都不能忽視。③比例性,即各種知識在顧全大局時,數量和質量之間合理配比。比例的原則應根據培養目標來定,成才方向不同知識結構的組成就不一樣。④動態性原則,即所追求的知識結構決不應當處於僵化狀態,而須是能夠不斷進行自我調節的動態結構。這是為適應科技發展知識更新、研究探索新的課題和領域、職業和工作變動等因素的需要,不然跟不上飛速發展的時代步伐。
大學生要培養的能力範圍很廣,主要包括自學能力,操作能力,研究能力,表達能力,組織能力,社交能力,查閱資料、選擇參考書的能力,創造能力等等。總之這些能力都是為將來在事業上奮飛作準備的。正如愛因斯但所說:"高等教育必須重視培養學生具備會思考,探索問題的本領。人們解決世上的所有問題是用大腦的思維能力和智慧,而不是搬書本。"總之,凡是將來從事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質,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並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覺認真地去培養。
二
一、不要死記硬背。孔夫子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學而不思則罔”。指學習的時候要思考相關的問題,不邊學習邊思索,會什麼也學不到。這是一句很有名的話,可是常常被很多人忘了。
清朝“揚州八怪”之一,書法、畫和詩“三絕”的著名學者鄭板橋,在山東濰縣做縣官時,發現一個十五歲左右的貧窮青年,天資很好,過目不忘,很多東西念過一、兩遍,就可以準確背誦出來。可是鄭板橋提個相關的問題,這個青年人支支吾吾地回答不清楚。又提出第二個問題,這個青年更是答不上來。他發現這個青年人完全是在靠記憶進行學習。鄭板橋就給他講了“學而不思則罔”的道理,告訴他,學習一定要思考,不能靠背誦,不然是不會有出息的。後來這個青年人完全放棄了過去死記硬背的唸書方法,一邊讀書一邊思考,在乾隆中葉,考上了狀元。這個故事說明,青年人不但要用功學習,而且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要勤于思考,多想問題,不要靠死記硬背。這樣,一輩子才會不斷進步,永遠向上。
我們現行的高考制度,考題都是有範圍的,而且還有溫書的重點,這實際上就是讓你去背,鼓勵學生去背書。小學畢業考初中,初中畢業考高中,考的成績能拿到多少分,就能進重點中學,在這個分數線以下就只能進一般的中學。大家為爭取進重點中學,只好死背,中、小學生都是靠背書過日子。這些背下來的東西有什麼用呢?我說一點用處也沒有!
在你們這些大學生中,有很多是高分考進大學的。可是進校以後,我們發現其中不少人是高分低能。在中學時靠背書過日子,大學的書太厚了,背不下來了,他的學習必然感到很困難,覺得很不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我聽說很多大學裡都有那麼一批學生神經衰弱,睡不著覺。這就是上大學後,仍然採取中學時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而產生的後果。
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親身體會。我小時候也很能背書,我背過很多老書。孔老夫子的“學而不思則罔”這句話,我背過不知多少遍,可是我卻從來沒有去好好想一想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我進入高中後,可頭痛了。特別是數學,歪歪扭扭沒法子背。因此,我的數學成績很差。至於物理,背下來也沒用,因為背下來後,做習題還是不會做。有人教我一個辦法,說中學物理很容易,一共十三個公式,每個公式有三個變數,兩個已知數,求第三個未知數,不是乘就是除,沒有別的。但我還是沒弄懂,因為我往往搞不清楚該哪個乘,哪個除。後來我發現,這是在用另一種辦法死記硬背,把公式背熟後照套。所以背書是沒有用的,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
我改造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從進入大學後開始的。我考進清華大學以後,發現教科書確實太厚了,而且當時所有的教科書都是外文的,我的外文不行,想背也背不下來。沒辦法,我就只好想辦法弄懂它。開始的確很吃力,非常累,很多地方不懂。加上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因而學起來很困難。當時,吳有訓老師***解放後當了中國科學院的副院長***教我們的普通物理課,他講課很有意思,從來不拿講義在那兒念照本宣科,而是引導學生動腦筋,不斷地跟著他在課堂上思考問題。例如,他講什麼是質量?他先講質量這個概念,從前人們怎麼認識,後來怎麼認識,為什麼會產生質量這個概念?再進一步講人們如何根據伽利略的實驗,證明了質量是獨立存在的一個東西,在概念上有了飛躍,以後就有了牛頓三定律等等。最後,再講現在質量怎麼量,它在國民經濟中佔怎樣一個地位,量的時候用什麼單位等等。一堂課講下來,從頭到尾,清清楚楚。他講的這些,教科書上都沒有,教科書上有個定義,但定義他卻講得很少。他給他的課指定了三、四本書,講完以後,他叫你去看哪本書,從第幾頁到第幾頁,這一段看這一本,那一段又看那一本,都讓你自己去看。還有很多東西,他根本不講,要你自己去看,照樣納入考試範圍。我開始很不習慣,但後來我慢慢習慣了,覺得這是我一輩子聽到的講課中最精彩的一門課,他對我學會用思考的方法而不是死記硬背的方法去學習,起了很大的作用。直到現在,大學的普通物理課的基本內容、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我還記得非常清楚,一點也不混亂。
二、怎樣記好筆記。我常見到不少大學生,特別是一些剛考進大學的新同學,在課堂上一個勁地記筆記,教師講什麼他就記什麼,老師在黑板上寫什麼他也寫什麼,一堂課下來筆記記得很多,人也很累。我還發現這些學生的筆記,下課後一般都無法進一步整理。他們中間雖然不少人很用功,但學習效果往往很差,因為他們在課堂上光忙著記筆記去了,沒有注意聽講,沒有積極地去思考問題,弄懂問題。他們的學習方法,就叫做上課記筆記、下課看筆記、考試背筆記。我剛上大學也這樣幹過,效果很不好。後來,我向一位學得好的同學請教,那位同學說,你上課不要光忙著記筆記,要坐在那裡仔細地聽,教師問什麼問題,你就動什麼腦筋,真正聽懂了,你就記,如果沒聽懂,你就不要忙著記。我照這個同學講的辦法去試了一試,開頭還好,後來覺得還是不行。我又再去問這位同學記筆記還有什麼訣竅?他說還有一條,下課時你不要跟一般同學一樣,站起身來就跑了。下課後,你要坐在座位上好好地想一想,這堂課教師講了些什麼問題?它有幾層意思?每層意思的中心思想是什麼?這樣靜靜地用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去思考一下,可以鞏固你一堂課聽的內容。當然,這樣還不夠,每天晚上,你還要根據課堂上聽到的和下課後想到的,寫出一個摘要來,大概一堂課不超過一頁吧。這一步很重要。以後,我就照他講的去做,確實效果不錯。
我有個同學叫林家翹,現在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美國科學院的院士,他的課堂筆記除每天晚上整理一次,寫出一個摘要外,每個月他還要重新再整理一次,把其中的廢話全刪掉,把所有的內容綜合起來,整理出一個階段的學習成果。每學期結束複習時,一門課的筆記經過綜合整理後,只有薄薄的一本,大概十八頁左右吧。一個學期所學習的知識,就完全消化成了他自己的東西了,他溫書就看這個,邊看、邊回憶、邊思考,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這種記筆記的方法,就是要把教師和別人的東西,經過自己的思考、消化,變成自己的東西。要不斷消化,不斷地加深理解。林家翹分三個階段記筆記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消化的過程。我只分了兩個階段,我現在很後悔,我要早分三個階段,學習效果一定會更好。
三、大學生一定要學會自學。一個人到大學畢業時,除了已經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論知識外,還應該有這樣的把握,即沒有學過的東西,通過自學,查一查,看一看,也能弄懂,就是說能夠“無師自通”,大學生就應該達到這個水平。假如大學畢業後,你還要通過去學校進修、要聽教師講課,才能學到新的知識,則說明你還沒有達到真正大學畢業的水平。
每個大學生都要在大學裡培養一個習慣——自學,這個本領一定要學會。學習不能光依靠教師,當然,開始時要依靠一下,但這主要是依靠教師對你進行學習方法的指點,而不是依靠教師把嚼過、消化後的東西餵給你。一個人在大學的三、四年裡,能不能養成自學的習慣,學會自學的本領,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能否學好大學的課程,把知識真正學通、學活,而且影響到大學畢業以後,能否不斷地吸收新的知識,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尤其是現在,知識發展得很快,有人統計過,我們上大學那個時候,全世界的科學技術雜誌只有兩千八百多種,人類的知識面大概要用三十年時間才能使它增加一倍。而現在全世界的科學技術雜誌,不算文化和社會科學方面的,僅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方面的雜誌,就有八萬八千多種。因此,現在不是三十年,而是三年左右的時間人類的知識量就會翻一倍。換句話說,過去,你大學畢業了,可以吃老本,可以長期地使用你已有的知識,甚至可以用一輩子,因為經過三十幾年後,你就快退休了,或者進入老年階段了。但現在,你大學畢業以後,如果不學習,或者說在大學時沒有養成自學的習慣,學會自學的本領,光靠賣你的那一點老本,你賣了三年以後,你就有一半的東西不懂了。再賣三年,你懂得的只有四分之一了。到那時候,你還能做工作嗎?因此,你必須在畢業以後繼續學習。怎麼學?首先就要在大學裡培養自己自學的習慣,學會自學的本領。
三
一、自學中的幾個基本原則
我們的古人十分熱愛學習。在浩繁的文化遺產中,留下了許多具有學術價值的“學習方法”或日“治學方略”。其中反覆強調和提倡的是循序漸進,學思結合,學貴有疑。
學習要循序漸進。朱程理學的創始者朱熹說: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求速難以理解,求速難以守恆。古人講的循序漸進,其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它包括學習要有順序,要有計劃,要有目的,要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出筒入繁,由近及遠的按照人類吸收知識的科學規律進行。有目的讀書,按照既定的目標積累知識,堅持不懈,才能獲得系統的有機的完整有用的知識。這就是知識結構的有序性。那種無目標無目的,盲目地讀,心中無數,見書就讀,或者見異思遷,今天讀這個,明天讀那個,會碌碌終生,一無所獲。我國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元帝蕭絳,終生酷愛讀書,但卻是隨意涉獵,沒有研讀治國安邦之道,終至國破家亡。當京城被敵攻破之際,他步入東閣竹殿,恨恨地命舍人高善寶焚古今圖書十四萬卷。有一首憐愚詩也對那種朝秦暮楚無固定目標的人,進行了辛辣的諷刺。詩言:“一笛渾身有幾何,學書不就學兵戈。南思北想無安著,明朝催人白髮多。”這種人貪多求全,反而一事無成。在通往知識寶庫的途中,匆匆忙忙揀了一輩子,卻是碎石野草,被其壓得喘不過氣來,只能望寶興嘆,了卻終生。這種人忘掉了知識結構裡講的知識的有序性。
學習要學思結合。對計劃閱讀的書要進行分類,使“精讀”與“粗讀”結合起來。精讀要“細嚼慢嚥”,熟讀精思,要消化吸收。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學習一段之後,要總結一下,看有哪些新收穫,哪些問題沒有弄懂。對複雜的問題要一層一層地深入思考。這樣才能“去盡皮,方見肉;去盡肉,方見骨;去盡骨,方見髓;漸漸向裡尋到那精英處。”
是否所有的書都要精讀呢?當然不是。現代著名物理學愛因斯坦總結自己的讀書體會時精闢地指出:“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扭自己引向深處的東西,把其他一切統統拋掉,就是拋掉使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
對大學生來說,書本上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不僅應該記住它的結論,懂得它的道理,而且還應該懂得人家是怎麼想出來的,經過多少曲折,攻破多少難關,才得出這個結論的。這也就是要在學習過程中“虛必涵詠,切己體察”,把學過的東西“體貼到身上”,一旦需要,它便會如魚躍鳶飛,湧現腦際。學貴有疑。學習時要敢於質疑,善於發現問題。“疑者,覺悟之機也。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只有在閱讀中善於提出問題並善於思考,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對前人寫的書,前人的理論,前人的成果,不能盲從,不能迷信,而要經過自己的大腦思考,凡事問一個為什麼,問它是否真有道理。因為前人,他人,受到各種侷限,看問題,作研究,也會有片面性,有不足,甚至有錯誤。善於學習鑽研的人,才能發現前人的不足和錯誤。同時,社會、時代、科一學技術、生產力,總是不斷向前發展,不斷提出新問題,需要人們進行新的概括和總結,得出新的結論,探尋新的規律。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既能“入書”,又能“出書”。千萬不能鑽到書本里出不來,成為書蟲,成為讀死書讀書死。
二、增強記憶能力的竅訣
知識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和基礎,是形成創造力的基本條件。而要獲得知識,就必須儲存資訊,儲存就是記憶。所以,在研究學習方法的時候,研究記憶方法,就成為最重要最基本的內容之一。
近年來我國著名人才學專家王通訊提出的內儲外儲理論。為如何增強記憶能力,尋求科學的記憶方法,探討記憶的本質和規律,提供了理論依據。
把資訊儲存在大腦裡。這就是知識的內儲。但,記憶是需要花費時間,消耗精力的。有些知識只需知道到哪裡查詢就可以,不必費腦去記憶,這類知識就需要外儲。那麼,那些知識需要內儲呢?這要由攻讀的專業而定,由選擇的攻關目標而定。它的基本原則是,凡屬常用的、重要的、能夠舉一反三的,構成一個人的思維材料的,憑藉它才能開展正常的專業思維活動的,都是內儲的範疇。
外儲是指個人外儲,它也是為實現某種功能、達到某種目標服務的。外儲的知識應該是在不同程度上與本專業特別是與攻關目標相聯絡的。並非是內儲範圍以外的知識都要外儲。聰明的愛因斯坦從來不把在書本上能查到的與自己的專業不十分密切的知識,耗費大腦去記憶。在美國時,有人問他:“從紐約到芝加哥,鐵路長度是多少?”他從容答道;“只需查一下《鐵路指南》就可以了。”
內儲,也就是記憶。關於記憶的方法,大體上有以下一些要點:
1.是明確記憶的目的性。據統計,提出記憶的明確任務後,80%的人能記住記憶的內容;不提出明確目的,只有3%的人能記住內容。
2.是加強理解。有材料證實,理解記憶的效能比機械記憶高20倍。機械記憶是儲存訊號,理解記憶是儲存資訊。
3.是把記憶的內容放進原有的知識系統裡去。記憶倉序裡有隔板,新知識放到應放的地方就記得牢。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人類記憶的首要問題不是儲存,而是檢索,面檢索的關鍵在於組織,即到哪裡去尋找資訊和怎樣去獲得資訊。”
4.形象記憶。包括強烈印象記憶法、發掘特徵記憶法,列表記憶法、輪廓骨架記憶法、聯想記憶法。
5.協同記憶。有人作過試驗,同一時間裡記同一材料,甲組靠視覺記憶能記住25%,乙組靠聽覺記憶能記住15%,而丙組靠視覺和聽覺結合記憶能記住65%。
6.嘗試背誦記憶。同一材料A組在固定時間裡看四遍,B組在同一時問裡看一遍記一遍再看一遍記一遍。一小時後,A組記憶52%,十天後記憶25%,B組一小時後記住75%,十天後仍記得70%。
7.經常複習。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對某材料識記後20分鐘內遺忘47%,二天後遺忘60%,六天後遺忘7,5%,三十天後遺忘79%。及時地有效地進行復習,就可克服遺忘現象。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記憶技巧。如一次記憶的事項不要超過“七”。美國一心理學家經多次實驗證實:人一次能記住的最大數量是七,因此叫“魔力之七”。於是,要記憶很多事項時,可按其性質分成七個以下為一組,這樣識記,效果就高。還有,重要的事情放在開頭和結尾來記。這是因為開頭記憶時沒有“前攝抑制”,結尾記憶時沒有矗後攝抑制”。
三、掌握最佳的外儲形式
人的記憶能力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窮的。為了減輕大腦的記憶負荷,節約大腦的記憶時間,就需要進行知識外儲。外儲的形式包括多種:作筆記、積卡片、作摘錄、編索、剪輯資料、將藏書有序地排列儲存等,都屬於外儲。最常見的外儲是作筆記、積卡片。卡片也是筆記。所以,這裡著重談談作筆記的方法。
人們總以為,記筆記是很簡單的事。其實,並非這樣。好多論文、創見、專著是從筆記開始的。筆記要有科學的分類。一般說,記讀書筆記的方式有兩大類,一類是摘錄式,一類是評註式。兩大類中還分為若干小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