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語言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是什麼

  學習成功與否由很多因素決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沒有一套好的學習方法,學習語言更是如此。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主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而新的教學模式則強調怎樣幫助學生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因此,更需要運用良好的學習方法,以達到最優的學習效果。

  

  語言的學習要實現“高效”,教學設計者就要有意識地讓語言的學習進行“無意識地重複“。那麼,如何讓學習者不察覺自己在“重複”而開開心心地學習語言並掌握語言呢?

  1.非單象限重複

  非單象限重複就是要求在讓任何一個學者任何一個“語言點”時,這個“語言點”都不能僅僅以一種形式短期地出現在單一的學習模組中。直白地說就是,任何一個“語言點”不能只在某一學期出現,某一課出現,某一版塊出現,某一呈現方式出現。而應該在不同學期,不同課文,不同版塊,課內課外,聽說讀寫都以不同形式高頻地“重複”。非單象限重複能讓學習者由於時空和語言展現形式的變化而完全沒有意識到“重複”的存在。

  2.非無價值重複

  上面講的都是從展現形式上來談,就是“重複”不應該是單一的,同時我們還得要求“重複“不應該是無價值的。什麼是”無價值“?就是指“重複”不具有實際意義,比如我們所謂的抄寫,就是一種”無價值“的重複,形式單一且沒有技術含量和運用要求。

  語言是一門運用學科,基本的運用就是理解,如果不需要理解的“重複”就是沒有價值的,要求高一點的話,就是語言的“重複”還得符合語言本身的“知識載體”的屬性,就是必須要能傳播知識,促進理解。所以我們也要求我們進行的“重複”應該是“有價值的”,在鍛鍊技能的同時,增長見識和知識。

  3.非無興趣重複

  要想實現真正的“重複”,“重複”的內容是非常重要基礎。要能夠激發學習者的求知慾,好奇心,愛好等各種“興趣”。只有在“興趣”的驅動下,所有的“重複”才可能在無意識,甚至是有意識的情況下實現。

  同時,要激發興趣,語言材料的內容要有故事性,比如出乎意料的故事情節或者結尾等。

  語言學習需要的是“活的”重複,有意義的重複,並且是長期的可“持續的”重複。如果沒有實現這樣的一個“重複”機制,語言學習永遠是一個短期的策略,語言能力是難以長期的保持的。語言作為“文化傳播,歷史傳承,觀點傳達”的工具,而非知識性學科。內容是語言學習的重要特質,沒有內容的語言,學了也等於白學。

  總而言之,要想語言學習有效且持續有效,唯一地辦法就是實現語言學習中的“無意識重複”。而實現語言的”無意識重複“需要語言學習的內容具有三個重要特性:Value-based***傳遞價值觀念***,Encyclopedic***涵蓋百科知識***;Unexpected ending***具有出乎意料結尾般的故事性***。

  那麼怎樣才能實現所有這些元素的結合呢?其實就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閱讀”,只要長期地堅持“閱讀”,語言能力就一定會實現增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