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學的論文

  只有時常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才能上好一堂課。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

  在教學過程中,力爭將學生的被動思維轉變為主動思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那麼即可實現課堂互動,並在互動中實現教師與學生的雙贏。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課堂互動的前提

  組織教學必須以學生的興趣為起點。增強課堂教學本身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是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前提。沒有學生的參與,課堂教學就缺少了主角,成了“剃頭挑子一頭熱”,就缺少了動力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如果學習有了興趣,學生就有了積極性,課堂也因此有了活力,教學效果就會有很大的提高。當然,激發學生的興趣對教師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充盈的知識、豐富的經驗、高超的技巧和對學生真摯的愛,還要認真鑽研教材,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確定教學目的,組織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形式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善於運用教學的各種多媒體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或是創造情境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或是設定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或是創設高潮強化學習的興趣,或是不斷設疑、提問的方式和策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維持,或是使用藝術性的語言感染學生,或是創設實驗,或是探索,或是抓住教材內容的邏輯性和趣味性吸引學生等,使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聚精會神,保持穩固的學習熱情和激情,並將學習的興趣延伸到課外,從而達到整正的互動,有效學習。

  二、因“材”施教、因“生”施教是課堂互動的核心

  如何形成互動的教學模式?核心就是教育者要能夠材施教、因生施教。這說的“材”是教材,“生”是學生。即教師善於把握教材的特點,並結合自己教學的個性風格,從教材中尋找課堂互動的突破點;能夠摸清學生學習知識和能力的起點和訓練點,是對學生實行分層次教學,讓每一層的學生都能進步。

  因材施教體現了教師教學的個性,給教師靈活處理教材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實施個性化的課程和教學的條件正在逐漸形成,資訊科技的發展也給課程個性化和教學過程的因材施教帶來了新的機遇。這就要求教師要善於利用新技術帶來的可能和機遇,為各種不同特色的學校和不同程度的學生,開發和提供相適應的課程和教材。比如,在原電池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與實驗相結合的方式,形象化組織課堂教學,通過一系列趣味實驗,讓學生參與進來,學生動手,讓其去探索,去發現總結。如果沒有對教材特點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沒有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個性、風格,對教材大膽取捨,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提供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情境,課堂互動仍舊不可能真正實現。

  因“生”施教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也關注了學生學習個性的成長。調查表明,學生最喜歡的學習方式,排在前三位的是實驗***25.9%***、用電腦***21.2%***、課外讀書***12.3%***。在班級授課的情況下,教師面對眾多的學生,既有共同的身心特點,又有不同的遺傳素質、家庭環境、智力水平、人格特性;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又要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採用多種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新課程理念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多樣化,允許學生髮展的不同,允許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評估標準,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創造條件。現在有不少學校在進行分層教學的實驗,其核心就是因“生”施教,更好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開展互動式學習。

  三、和學生平視是課堂互動的關鍵

  實施課堂互動,首先是心靈的溝通,縮短師生的距離。教師要從情感投入開始,引導學生認識自我,發現自我。教師由單純的權威的教育者到教學的組織者、管理者、引導者,從“師道尊嚴”向“學道尊嚴”轉變。教師只能以精深的專業知識、廣博的文化知識和興趣贏得學生的信賴,和學生成為朋友的關係,創立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主動投入到教學活動之中。

  教育必須著眼於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必須著眼於學生的全面成長,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學生的獨特需要,促進學生有特色的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的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要做到上述四個“必須”,我們就必須實現課堂互動。

  ***二***

  教育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要使受教育者成為跨世紀的高素質的接班人,就必須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上來。而要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合格人才,關鍵在教師,教師的素質如何直接影響素質教育的落實。

  要成為一名適應新的教育形勢下的合格的初中化學教師,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並完善自我。

  首先,教師的觀念要轉變,觀念要更新,要充分認識應試教育的種種弊端。樹立造就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全新人才的教育觀。初中化學大綱明確指出: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階段,要貫徹全面發展方針,著眼於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以基礎知識教育學生、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可見初中化學教學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為目的的。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負責,要對全體學生負責,必須加強教師的自身素質建設。

  其次,教師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從化學專業和教育專業知識領域上不斷充實自己。由於受到現行教育體制的限制,初中化學教師長期在初三任教,容易形成知識的狹隘及教法上的單一。所以要不斷的學習教材,鑽研大綱,提高自身應用知識的能力。要熟練的掌握教材,明確整個教材體系的重點和難點。不僅要研究初中化學教材的基礎知識,還要研究高一級教材同初中化學知識的銜接點,即要在更高層次上來看初中化學教材和教學。為適應素質教育,對初中化學教師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的知識要不斷的更新,不再侷限於“學科知識+教學知識”的傳統模式,而是要具備多層複合的結構特徵,教師應該不斷的接受繼續教育和積極進修,拓寬知識面,使自己的知識結構由單科性向多科型轉變。

  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成了當今教育領域的熱點,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有力的促進了教學思維、教學內容和教學體系的改革,推動了教學方法的更新。教師憑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書、一張嘴進行教學將成為歷史。作為一名高素質的化學教師必須熟悉現代教學手段的理論以及操作的技能。能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從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合理的選擇現代化教學媒體如電腦、錄影、投影等同傳統的教學媒體如黑板、掛圖、模型等合理結合,就能大大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

  第三,要結合初中化學教育教學實踐,熟悉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習慣。初三學生學習化學往往是憑興趣出發,開始學習積極性較高,隨著學習的深入困難的增多,許多學生產生了畏難的情緒,有的甚至發展到厭學,所以化學教師要深入到班級研究學生。教學是雙邊活動,如果只憑經驗進行教學,不瞭解自己面對的物件,是盲目的教學實踐活動,效果是肯定不會好的。要不斷開發學生的優點,發掘他們品質上、智力上的優勢,找準學生的知識缺陷及其形成的原因。只有對學生了如指掌並採取相應的措施,才能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

  第四,初中化學教師必須提高自己教育教學的研究能力。教學研究在實施素質教育中起著先導的作用,要用先進的教育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化學教育活動。教師要認真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並善於總結自身教書育人的策略和技巧,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要只做“教書匠”,而要向學者型教師轉變。

  教育者必須先受教育,素質教育必須通過教師才能實施,教師要有緊迫感。只有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才能更好的適應素質教育形式的需要,才能搞好初中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