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實驗學習常見問題歸納

  化學是一門基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學科,是一門研究物質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規律的科學,是研製新物質的科學,是資訊科學、材料科學、能源科學、環境科學、海洋科學、生命科學和空間技術等研究的重要基礎。

  

  一、化學實驗操作中的七原則

  掌握下列七個有關操作順序的原則,就可以正確解答“實驗程式判斷題”。

  1.“從下往上”原則。以C1=實驗室製法為例,裝配發生裝置順序是:放好鐵架臺→擺好酒精燈→根據酒精燈位置固定好鐵圈→石棉網→固定好圓底燒瓶。

  2.“從左到右”原則。裝配複雜裝置應遵循從左到右順序。如上裝置裝配順序為:發生裝置→集氣瓶→燒杯。

  3.先“塞”後“定”原則。帶導管的塞子在燒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燒瓶固定後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緊蛾因用力過猛而損壞儀器。

  4.“固體先放”原則。上例中,燒瓶內試劑MnO2應在燒瓶固定前裝入,以免固體放人時損壞燒瓶。總之固體試劑應在固定前加入相應容器中。

  5.“液體後加”展則。液體藥品在燒瓶固定後加入。如上例中濃鹽酸應在燒瓶固定後在分液漏斗中緩慢加入。

  6.先驗氣密性***裝入藥口前進行***原則。

  7.後點酒精燈***所有裝置裝完後再點酒精燈***原則。

  二、中學化學實驗中溫度計的使用分哪三種情況以及哪些實驗需要溫度計

  1.測反應混合物的溫度

  這種型別的實驗需要測出反應混合物的準確溫度,因此,應將溫度計插入混合物中間。

  ①測物質溶解度。②實驗室制乙烯。

  2.測蒸氣的溫度

  這種型別的實驗,多用於測量物質的沸點,由於液體在沸騰時,液體和蒸氣的溫度相同,所以只要測蒸氣的溫度。①實驗室蒸餾石油。②測定乙醇的沸點。

  3.測水浴溫度

  這種型別的實驗,往往只要使反應物的溫度保持相對穩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熱,溫度計則插入水浴中,①溫度對反應速率影響的反應。②苯的硝化反應。

  三、常見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實驗有哪些

  需要塞人少量棉花的實驗,它們是加熱KMnO4製氧氣,制乙炔和收集NH3。其作用分別是:防止KMnO4粉末進入導管;防止實驗中產生的泡沫湧入導管;防止氨氣與空氣對流,以縮短收集NH3的時間。

  四、化學實驗基本操作中的“不”15例

  1.實驗室裡的藥品,不能用手接觸;不要鼻子湊到容器口去聞氣體的氣味,更不能嘗的味道。

  2.做完實驗,用剩的藥品不得拋棄,也不要放回原瓶。

  3.取用液體藥品時,把瓶塞開啟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標籤應向著手心,不應向下;放回原處時標籤不應向裡。

  4.如果面板上不慎灑上濃H2SO4,不得先用水洗,應根據情況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

  沖洗;若萬一眼睛裡濺進了酸或鹼,切不可用手揉眼,應及時想辦法處理。

  5.稱量藥品時,不能把稱量物直接放在托盤上;也不能把稱量物放在右盤上;加法碼時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新增液體時,不要把滴管伸人量筒***試管***或接觸筒壁***試管壁***。

  7.向酒精燈裡新增酒精時,不得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也不得少於容積的1/3。

  8.不得用燃著的酒精燈去對點另一隻酒精燈。熄滅時不得用嘴去吹。

  9.給物質加熱時不得用酒精燈的內焰和焰心。

  10.給試管加熱時,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試管口對著自己或旁人;液體的

  體積一般不要超過試管容積的1/3。

  11.給燒瓶加熱時不要忘了墊上石棉網。

  12.用坩堝或蒸發皿加熱完後,不要直接用手去拿同,應用坩堝鉗夾取。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熱時,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燈芯接觸,似兔容器破裂。燒得很熱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沖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過濾液體時,漏斗裡的液體的液麵不要高於濾紙的邊緣,以免雜質進入濾液。

  15.在燒瓶口塞橡皮塞時,切不可把燒瓶放在桌上再使勁塞進塞子,以免壓破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