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音樂鑑賞教案及反思
《梁祝》這是一部以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為題材,以越劇音樂為題材寫成的單樂章小提琴協奏曲,如今,已經列為世界名曲。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梁祝》教案及反思,供你參考。
《梁祝》教案
教學內容
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
教學目標
1.能夠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分析樂曲的主題,並能哼唱、記憶。
2.能夠運用音樂的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樂曲。
3.能夠理解協奏曲、奏鳴曲式的基本概念。
教學重難點
分析、哼唱並記憶樂曲的主題、運用音樂基本要素分析、理解音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播放《梁祝》音樂片段
師:彩虹萬里百花開,花間彩蝶成雙對,千年萬代分不開,梁山伯與祝英臺。同學們,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家喻戶曉,下面請把你們將課前收集的有關《梁祝》的資料同大家一起分享。
二、新課教學
***一***作品簡介
1.請同學們按組別把自己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梁祝》的資料上臺與大家進行分享。
生:分小組介紹。
師:誰來講講你所知道的《梁祝》的故事。
生:講述故事。
師:知道梁祝故事的人,聽過樑祝音樂的人,都永遠會為這種千古傳詠的愛情故事所深深撼動,而更讓人永世不忘的就是那感人的絕唱。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多年,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被譽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從古至今,由於無數人被它的悽美愛情所感染,人們更使用不同的形式來傳頌這個故事。比如京劇、呂劇、越劇崑曲、蘇州彈詞等等。而今天我們所欣賞的是以小提琴協奏曲的形式所表演的《梁山伯與祝英臺》。
師提問:那什麼是協奏曲呢?只有小提琴演奏的演奏形式叫什麼?
2.展示課件
***1***協奏曲的概念。***是指一件或多件獨奏樂器與管絃樂隊相互競奏,並顯示其個性及技巧的一種大型器樂套曲。傳統的協奏曲通常由三個樂章組成。進入20世紀後,協奏曲的表現形式有許多新的發展和變化。***
***2***樂曲的創作背景。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提問的形式,初步瞭解作品的表現形式,以及協奏曲的概念,為深入欣賞作品做準備。***
***二***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
1.引子
聆聽音樂,並思考,在這段音樂中,哪種樂器模仿了哪種動物的叫聲?這段旋律為大家呈現出一幅怎樣的畫面?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長笛模仿鳥的叫聲,接著雙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題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美麗畫面。明確引子在音樂中的鋪墊作用,為講述愛情主題打下基礎。***
2.呈示部
***1***聆聽呈示部音樂,思考:這段音樂表現了什麼內容?具有怎樣的音樂情緒?它的速度、力度、音區有何特點?主奏樂器是什麼?
***2***呈示部—主部
①聆聽愛情主題,思考:這段主旋律是用什麼樂器演奏的?它如何用音樂語言來刻畫“愛情“的?***從速度、力度、情緒、旋律進行等音樂要素方面思考。***
②隨音樂哼唱愛情主題旋律。
③聆聽草橋結拜主題,思考:這段音樂由哪兩種樂器主奏?它是如何刻畫梁祝二人草橋結拜的情景的?***從音區、力度、速度、情緒、旋律進行等方面思考。***
④完整聆聽主部音樂,思考:愛情主題共出現了幾次?每次出現有何變化?
***3***呈示部—副部
①聆聽音樂,思考:這段音樂表現了什麼情景?如何表現這種情景的?***從音樂的表現要素加以分析。***
②再次聆聽副部音樂,思考:除了教材中出現的兩個主題,還有沒有其他的主題?並嘗試著哼唱。
③邊聽音樂記錄這三個主題出現的順序。
***4***呈示部—結束部
聆聽音樂,思考:這段音樂表現了什麼情景?如何表現這種情景的?***從音樂的表現要素加以分析。***
***5***聽音樂並完成以下表格。
主題
速度
力度
節奏
旋律
情緒
同窗三載
共讀共玩
十八相送
長亭惜別
***設計意圖:通過音樂要素的對比聽辨,熟悉《梁山伯與祝英臺》的主題旋律,解決教學重難點。***
3.展開部
***1***聆聽展開部音樂,思考:這段音樂表現了什麼內容?它的音樂情緒有什麼變化?速度、力度、音區有何特點?
***2***看譜聆聽展開部前三個主題,記錄這三個主題出現的順序。
***3***聆聽展開部“不祥徵兆”主題,思考:這段音樂中最突出的是哪種樂器的音色?它的旋律進行是怎樣的?
***4***聆聽展開部“封建勢力”主題,思考:這段音樂是怎樣表現封建勢力的冷酷無情的?旋律進行有何特點?
***5***聆聽展開部“抗婚”主題,思考:這段音樂是如何表現出激烈的“抗婚”場面的?
***6***聆聽展開部“樓臺會”主題,思考:這段音樂是如何表現出”樓臺會“時梁祝二人的悲痛心情的?這是小提琴與大提琴的第幾次對話?與之前對話相比,音樂情緒上有何不同?
***7***聆聽展開部“哭靈泣訴”主題,思考:這段音樂是如何表現祝英臺墳前泣訴、哭靈投墳的情景的?***從音樂的表現要素加以分析。***
4.再現部
***1***聆聽再現部音樂,思考:這段音樂的情緒是什麼?它是否完全再現了引子和呈示部愛情主題?它是如何刻畫梁祝“化蝶”的美麗情景的?
***2***隨音樂跟唱“化蝶”主題。
***設計意圖:通過演唱實踐,加深對主題音樂的把握。***
5.鞏固練習
***1***聽辨幾段音樂主題並說出片段名稱。
***2***總結作品的曲式結構特點。
***3***老師講解奏鳴曲式結構特點。
三、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了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它是“一個階級、一個民族在藝術上走向成熟的標誌。”通過欣賞我們與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運共呼吸,那動人的音樂調動著我門的情感,讓我們時而歡喜、時而憂傷、時而悲憤、時而憧憬。通過這部作品,也告訴我們真間最可貴的就是真情。
《梁祝》反思1
我在教學《梁山伯與祝英臺》這節課時,對學生 的特徵進行了詳細的分析:1、學生為初中 三年級學生,已具備較強的欣賞能力和認知能力。2、由於流行音樂的衝擊,學生對民族音樂較為排斥,認為聽不動。3、學生大都接觸過《梁祝》的音樂,而且對其中《化蝶》一段較為熟悉。因此能做到有的放矢,對整節課有一個較為完整的設計。
除了對學生分析外,我重要對教學目標進行了分析,通過知識與技能的分析,教學過程與方法的分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分析,把重點放在欣賞過程中,其中音樂的表現手段與故事內容相融合,理性分析與情感抒發相結合,運用分段欣賞與講解相結合,瞭解引子、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尾聲各段的音樂表現力與元素。能使學生理解作品中不同樂器的特有音色所代表的不同人物,對各種樂器有所認知,並能使學生從音樂中獲得音樂情感的體驗。能與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命運共呼吸,用動人的音樂調動了學生的情感。
通過設計提問使學生了解奏鳴曲式的結構特點。
由於,欣賞內容較多,學生活動較少,大部分時間都為旋律欣賞和教師 講解。應多注意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梁祝》反思2
上了一節欣賞課——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在這25分鐘的欣賞課中,我用了錄音機和CD機作為教具,給學生欣賞了《梁祝》呈示部分音樂。
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聽賞體驗為主,設計與課堂目標有直接關係的問題。先是提出思考問題再播放音樂,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欣賞,通過自己的感受再用語言表達出來。
整節課下來,發現內容容量大了,每個環節的時間安排得不夠恰當,上起來很倉促。教學目標是很明確的:即讓學生能熟悉“愛情主題”的旋律。但在引導和啟發學生的過程中,不夠委婉,沒有作到深入淺出。最大的問題就是:只是表面的瞭解了學生的基本情況,沒有很好的掌握學生在這學段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
一、在內容上,容量大了。
呈示部:引子——主部——連線部——副部——結束部。25分鐘的時間要上完這些內容,容量大了。在上課的整個過程中,有被追著跑的感覺。時間安排得也不夠恰當,很多地方該細講的都沒有花時間。因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在復聽的過程能隨樂哼唱“愛情主題”的旋律,如只選擇呈示部中的引子——主部***愛情主題+草橋結拜+主題再現***,在時間上會從容很多,著重欣賞主部主題,也更能深化《梁祝》的音樂主題。
二、在教學過程中。
1、匯入。
這一環節引用了歌曲《梁祝》,提出設問:“這首歌曲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故事?”提示學生從歌詞中找出故事的情節。而在引導學生講述故事情節時,略顯倉促,含糊其詞。
如當時可設計成這樣的板書形式,整個思路就一目瞭然了。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更易掌握音樂主題發
展的每個環節。
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久徘徊。***寫景“引子”***
千古傳頌生生愛,山伯永戀祝英臺。***抒情“愛的主題”***
同窗共讀整三載,促膝並肩兩無猜。***同窗三載、共讀共玩***
十八相送情切切,誰知一別在樓臺。***十八相送、長亭惜別***……
2、講解概念。
在欣賞音樂之前,先把協奏曲的概念直接擺出來,感覺有點突然。
這一環節,可調整為:把協奏曲的概念放到全曲欣賞完後總結時再概括,直接講述“小提琴協奏曲”的概念。在講解“小提琴協奏曲”的概念時,可抓住“協”字做文章,“協”即“協助、合作”之意,更貼近生活,從而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
3、開始欣賞音樂。
在欣賞每個音樂主題前,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欣賞,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且目標明確。
如在聽賞引子***寫景***部分時,提問“這段音樂的旋律使大家的腦海裡呈現出一幅怎樣的畫面?”經過教師的提示,學生會通過自己的聽覺感受並結合匯入部分的歌詞,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聯想到的畫面。
在聽賞“愛情主題”時,也是先給出問題“這一主題跟我們前面聽過的歌曲《梁祝》的旋律有什麼相同之處?重複了幾次?是連續重複還是穿插重複?表現了兩人之間怎樣的感情?”在引導學生感受音樂所要表達的情感時,沒有充分的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沒能把《梁祝》的“愛情主題”昇華到現實生活中,故有誤導的傾向。如能委婉的把“愛情的主題”昇華到現實生活的情感體驗中,可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薰陶,並及時引導、鼓勵學生建立起對周圍的親朋好友、所有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對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摯愛之情,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追求。
在聽賞連線部和副部時,先把問題擺出“這一部分的速度、節奏、旋律與前面的主題有什麼區別?表達《梁祝》什麼樣的情緒?”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力,通過自己的感受運用語言表達出來。
瞭解到聽課的學生具有一定的舞蹈基礎,故在最後設定了3分鐘的互動。
從頭欣賞完整的呈示部音樂,“請同學運用自己的肢體動作,根據音樂來即興創作一段舞蹈。”但因時間已到,臨時把這一環節改為:讓學生聽歌曲《梁祝》並跟著哼唱。使學生更深刻記憶《梁祝》“愛的主題”,起到深化本節課教學目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