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小象音樂教案及反思

  《兩隻小象》是一首三拍子的歌。五聲宮調式,一段體結構。活潑、親切的旋律使人感受到幼象玩耍的姿態,生動而形象。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兩隻小象》教案及反思,供你參考。

  《兩隻小象》教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歌詞;能夠用親切自然、富有感情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圖形譜,使學生初步建立音高概念,能自己創編簡單動作進行歌表演。

  3、通過感受、模仿、合作、表演、創作等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1、理解記憶歌詞,能夠用親切自然、富有感情的聲音演唱歌曲。

  2、使學生初步具有感受音樂和表現音樂的能力。

  教學準備:

  電子琴、動物頭飾、花草頭飾、打擊樂、CAI***多媒體***課件、道具黑板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學生戴各種動物頭飾,聽三拍子音樂《大家跳起來》,隨教師一起作動作進教室。

  二、匯入新課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這麼多小動物,先作一下自我介紹吧!

  學生進行自我介紹。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自我介紹的方法,學生不僅掌握了重難點樂句的演唱,同時訓練學生的節奏感和口語表達能力,為學唱歌曲做鋪墊,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拉近了師生間的朋友關係。***教師:通過大家的介紹,老師知道了你們的名字,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朋友,你們看它是誰?***出示大象圖片***

  生:大象。引出課題——《兩隻小象》。

  教師:它在做什麼?

  學生:在河邊玩耍。

  三、新歌教學

  1、感受歌曲旋律

  a、要求學生邊聽邊用“la”哼唱旋律。

  b、認知音的高低

  c、模唱旋律,學生用手指輕點並模唱旋律,感受音是有高低變化的。

  教師:孩子們!讓我們一起跟小象去爬一爬高山、趟一趟小河吧!

  學生:隨教師感受音的高低變化。

  2、感受歌曲內容。

  a、首先讓學生欣賞歌曲的MTV。

  b、讓學生複述歌詞內容。

  3、熟悉歌詞。

  a、教師有節奏的讀歌詞。

  b、遊戲接龍***師說前半句歌詞,學生接後半句***。

  c、師生表演歌詞內容。

  4、學唱歌曲。

  教師:同學們唱的都很好,我們輕聲跟琴來唱一唱。

  a、教師範唱第一段歌詞。

  b、師說第二段歌詞並表演。

  c、教唱第二段歌詞。

  5、感情處理。

  教師:小象這麼可愛,你們想不想和它交朋友?那麼應該怎樣來演唱這首歌曲?***課件:MTV+歌曲伴奏***

  學生:面帶微笑、親切自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1、創編音樂劇

  教師:老師發現大家表現的非常出色,老師很高興,你們高興嗎?

  學生:高興。

  教師:“星星劇場”演出現在開始,我們把這首歌曲編成音樂劇演一演好嗎?***學生分五組、討論角色分工***。

  ***設計意圖:讓學生參與到音樂活動中來,進一步感受和理解音樂。***

  2、在音樂的伴奏聲中,學生分組表演。

  3、畫出小象和小河。

  教師:剛才大家表演的非常出色,下邊讓我們把你心目中的的小象和小河用你手中的畫筆把它們畫出來吧!

  4、展示作品

  教師:請大家把畫好的畫貼上到前邊來,大家看一看誰畫的最好。***貼上作品,學生評價***

  教師:大家畫的都不錯。***學生隨伴奏音樂唱著歌曲走出教室***

  《兩隻小象》反思

  《兩隻小象》的教學,體現了新的音樂課程標準和教學觀念。本課注重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愛好愛好為目標,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個性發展。本課教學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從聆聽體驗活潑歡快的音樂為切入點,以音樂的基本要素節奏入手,通過聽、拍、唱、演、編、創等系列的綜合音樂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地瞭解音的高低、長短、強弱、速度及節拍的意義,重在學生即興創編節奏、即興創編歌詞、創作畫等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教學過程以音樂山─音樂橋─音樂河為主線,設計新奇、獨特。特別是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體驗的設計,能給予學生的機會,啟發學生進行創編歌曲活動,讓學生在聆聽、和表演中感受音樂所表現的“長鼻子”的形象,從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審美力和創造力。在教學過程中滲透人與自然的主題,從認識大象開始,向學生滲透保護自然、愛護動物的意識。這節課中,還有諸多不足,例如:

  1、教學目標的落實不夠到位。如歌曲教學中,低音難點尚未解決好,很多學生在唱“河邊走呀”這句音準還有困難,老師可以在此處設計一個動作幫助學生掌握音準。

  2、 課堂教學常規不夠健全。對於低段學生來說課堂教學常規的養成是至關重要的,要將課堂常規的建立納入課時教學目標,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突現音樂課堂特性,應加強運用音樂口令或手勢、形體語言等來規範學生的言行,如坐姿、書本安放等等。

  3、 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關注不到位。由於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而自制能力弱,因此教學中應多注意動靜結合,多給學生展示的機會,而我在設計表演環節時,因擔心學生會出現“亂”的場面,所以剛開始就草草的收場了,未能從學生中發現一些及時生成的資源,也忽視了部分特長生出色表現。該環節應努力創造一個民主、寬容、張揚個性、樂於創造的教學環境,儘可能給每個學生參與表現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能體會成功的喜悅,從而更投入上音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