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語文期末測試題

  語文期末考試是對教師教、學生學的情況的檢測。下面是由小編分享的,希望對你有用。

  

  一、積累與應用***共30分***

  ***一***積累***共21分***

  1、閱讀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漢字和加點字的注音依次寫在文後空格中。***5分***

  10年前,我們搬進這座高層建築時,還依稀可biàn往日的荒wú;如今,鱗次櫛比的高樓和變huàn莫測的霓虹燈已經把萋萋的荒草、幽幽的土路永遠留給了昨天的記憶。

  2、古詩文默寫。***12分***

  ***1***紙上得來終覺淺, 。

  ,自緣身在最高層。

  ,淺草才能沒馬蹄。

  策之不以其道,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2***《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情厚誼的不朽名句是: , 。

  ***3***某畫家作了一幅名為《西湖春早》的畫,欲將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的詩句題在畫上,你以為哪一聯最合適,請寫出來: , 。

  ***4***《己亥雜詩》中移情於物,禮讚新生命的一句是 , 。

  ***5***《過零丁洋》“ , ”,詩人文天祥寫出自己幾十年的風雨歷程。 3、名著閱讀。***4分***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一一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1***上面這段文字出自《         》,作品的主人公是:

  ***2***請結合具體情節,簡要說說主人公是一個怎樣的人?

  ***二***運用***共9分***

  4、.為下面的兩句話再補寫一句,要求與前面兩句結構相似,表達的意思一致。***3分***

  時間,是山澗裡流淌的一條小溪,流走了便永不回頭;時間,是陽光下盛開的一朵鮮花,凋落了便永不重生;

  。

  5、.通過學習“長城專題”,班委會決定舉行“我說長城”的主題班會活動,如果你作為主持人要在活動開始時說一段簡要的開場白,你會怎麼說?請寫在下面橫線上:***3分***

  6、.有人認為:漢字書寫複雜,不如其他文字用字母表示來得簡便。這種“漢字落後”的說法存在了很長時間,認為漢字是教育及資訊化的瓶頸,並有“漢字拉丁化”甚至廢除漢字的推動行為。請你結合“漢字”專題學習中獲得的相關知識,寫一段反駁“漢字落後”、“廢除漢字”等觀點的話,60字左右。***3分***

  二、閱讀理解***共50分***

  ***一***詩歌賞析。***5分***

  春 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7、詩的前四句都統領在一個“ ”字中,詩人的視野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_、_________,寫到____________。***2分***

  8、請展開想像,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現的畫面,並揭示詩句的含義。***3分***

  ***二***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9—14題。***共16分***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詞。***4分***

  ***1*** 魚可百許頭 *** *** ***2***斗折蛇行 *** ***

  ***3*** 悽神寒骨 *** *** ***4***以其境過清 *** ***

  10、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②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1、本文按遊覽順序來寫景,請將有關作者行蹤的語句摘錄在下面的橫線上。***2分***

  12、文中先後出現了兩個”樂”字,卻又以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收篇,你認為這樣寫矛盾嗎?請結合寫作背景說說你的理解。***2分***

  道州城西百餘步,有小溪。南流數十步,合營溪。水抵兩岸,悉皆怪石,攲***qī***嵌盤屈***傾斜嵌疊、曲折盤旋***,不可名狀。清流觸石,洄懸激注。佳木異竹,垂陰相蔭。此溪若在山野,則宜逸民退士之所遊處;在人間,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而置***設定***州已***通“以”***來,無人賞愛;徘徊溪上,為之悵然。乃疏鑿蕪穢,俾***bǐ使***為亭宇;植鬆與桂,兼之香草,以裨***增益***形勝。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銘石上,彰示來者。 ***選自《四部叢刊·元次山集》***

  13、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說“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這種借景抒情的方法和元結這篇文章哪些句子手法相同?***用原句回答*** ***2分***

  14、本文與《小石潭記》所描寫的景物特點有什麼異同處。各舉一例簡要說明。***2分***

  ***三***閱讀《會“舞蹈”的聽力毛細胞》,完成15—19題***共14分***

  ①在美國的一個實驗室裡曾上演過一場別開生面的“舞蹈表演”,“明星表演家”不是人,而是在高倍顯微鏡下被放大許多倍的一個毛細胞,是從一隻牛蛙耳朵裡取出來的,細胞的頂部有一簇明顯的細細的纖毛。研究人員給這位不同尋常的“舞蹈演員”配樂,從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到斯特勞斯的曲子再到披頭士合唱隊的音樂。

  ②各種音樂聲此起彼伏,電子放大器將音樂聲轉換成一根細小的玻璃探針的震動,用來刺激這個毛細胞,模仿耳朵受到的正常聲音刺激。毛細胞頂部的纖毛或者在高音調的小提琴聲中輕輕顫動,或者在震耳的鑼鈸鼓聲中向一邊歪倒,或者在搖滾樂的聲浪中彎腰萎縮,像一株遭遇颶風的小樹。

  ③毛細胞上纖毛的“舞蹈表演”告訴我們,聽力細胞上的纖毛在聽覺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研究人員發現纖毛會隨著聲波的機械振動而顫動,機械振動產生的聲波以不同的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表示出不同的聲音資訊,聽覺神經將這些資訊送到大腦皮層的聽力區域,大腦在瞬時之間對各種聲音資訊進行加工處理,無論是音樂聲、水龍頭的滴水聲,還是我們周圍世界各種各樣的聲音。

  ④毛細胞所起的作用很像是一種小型天線,過去人們一直猜測這種細胞在聽力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一理論在醫學臨床診斷中已經得到了證明,許多人的聽力受損都與毛細胞損傷有關。

  ⑤人類耳蝸中只有16000個毛細胞,相比之下,眼睛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達到1億個,所以聽力細胞是非常珍貴的。噪聲環境對聽力細胞的損害非常大,如手提電鑽的重擊聲,車輛的尖嘯聲,以及重金屬搖滾樂聲等都對聽力細胞有極大的殺傷力。無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聽力損傷,如長期置身於噪聲環境中,疾病,遺傳因素,年老***人到了65歲以後一般都會喪失40%的聽力***等,聽力細胞一旦受損是無法再生的。

  ⑥研究人員多年來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聽力毛細胞的活動情況,他們發現聽力毛細胞有著兩種與眾不同的特性,即極度的敏感性和極快的速度。經過數千次的實驗,研究人員已得出結論,聽力毛細胞極其敏感。將聽力毛細胞頂端的纖毛移動一個原子的位置,細胞就會有所反應。這種極短距離的移動,只能由極低的、幾乎聽不見的聲音引起,這種移動就好比將巴黎艾菲爾鐵塔的頂端移動2.5釐米那樣微不足道。

  ⑦研究人員同時還發現,聽力毛細胞的反應速度極快。聽力毛細胞每秒鐘能夠“開”“關”2萬次,有些動物的聽力細胞甚至更為驚人,如蝙蝠和鯨,它們每秒鐘分辨各種聲音的次數可達20萬次。

  ⑧相比之下,眼睛中的感光細胞就要慢得多了,比如,當你在看電影時,螢幕上影象每秒鐘雖然只換24次,但你的眼睛會認為它們是連續發生的,每秒鐘處理2萬次的聽力系統與我們的視覺處理能力相比要快1000倍。 ***摘自《大自然探索》***

  15、閱讀文章第③段,選出對聽覺機理分析正確的一項***2分*** 【 】

  A.聲波→聽覺神經→毛細胞→資訊處理→大腦皮層聽力區域

  B.聲波→毛細胞→聽覺神經→大腦皮層聽力區域→資訊處理

  C.聲波→聽覺神經→毛細胞→大腦皮層聽力區域→資訊處理

  D.聲波→毛細胞→聽覺神經→資訊處理→大腦皮層聽力區域

  16、仔細閱讀⑤—⑧段,說說聽力毛細胞有哪些特徵。***3分***

  17、本文的說明語言有何特點?請舉例加以說明。***4分***

  18、第⑥段中劃線句運用了列數字和作比較的說明方法,試分析其作用。***2分***

  19、聽力毛細胞一旦受損是無法再生的。請你結合文章的介紹,說說人類應如何避免聽力毛細胞受損。***3分***

  ***四***閱讀連諫的《回首》一文,完成20—24題。***共15分***

  ①出門前,母親怯怯地望著天空,一副欲說還休的樣子。三十年了,她們倆面對面時,她總是這樣的神態,撒嬌親暱在她們之間從未出現過。她兩歲時被父母送給親戚收養,原因是他們想要個兒子,她卻是第四個女兒。

  ②因是太近的親戚,她的身世從未被保密過,依舊喊他們爸爸媽媽,但心的距離,卻越隔越遠,隨著她漸漸長大,她開始怨恨他們,只是用所謂的修養遮掩起來罷了。每次回去,她找不到回孃家的親暱之感,而是像做客,他們也像待客般客套,惟恐招待不週。

  ③無所眷戀,每次離開,她總是匆匆而去,從不回頭,惟恐一回首的瞬間,相送的人早已回去,落得更多淒涼在心頭。

  ④這一次,她側著身體,頂著風沙,向長途車站的方向艱難移動,一種叫做孤獨或者落寞的東西在心裡擠呀擠的,忽然,她想轉身,想知道有沒有目光追隨在自己背後。只這一眼,似乎所有的風沙都已靜止:風沙裡,父親緊緊拽著母親的胳膊,她似乎在掙扎著,要向她離去的方向移動。

  ⑤那是第一次,她看見蒼老已經佝僂了他們的身體,染白了他們的鬢角,那種父母對兒女的牽掛,只有在面對她的背影時,才會肆無忌憚地流露出來。

  ⑥顯然,她的轉身讓他們意外。他們先是愕然,然後,母親飛快地揉揉眼睛,好像風把沙子吹進眼裡了。她的淚,刷地流下來。風沒有把沙子吹進她眼裡,她知道,讓母親落淚的也不是沙子,而是她心裡有愛卻不能表達。

  ⑦那天,她留在了小城,一整夜他們都在聊天,那些帶著些許譴責的話,她沒有去問,因為,在風沙中回首的剎那,她穿越了他們蒼茫的眼神,知道了屬於她的那份愛一直擱置在他們心裡。

  ⑧在每個孩子呱呱墜地時,都會有一份愛與牽掛隨之誕生在父母心裡,無論以怎樣的方式和孩子分離,這份愛都會紮根在每一位父母的生命裡。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應該學會適時回首,看看有沒有一份不曾感知的愛,被丟在了身後。

  ***選自《感動文摘》2008年第9期***

  20、本文圍繞“回首”寫了什麼事?抒發了怎樣的情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4分***

  21、第4小節劃線句中加點處的“風沙都已靜止”該如何理解?***2分***

  22、請選出下面對各小節劃線和加點處的理解有明顯錯誤的一個*** ******3分***

  A.第1小節中的劃線句,是表現母親因從小把女兒送給親戚而心存愧疚,想表達對女兒的愛或說些道歉的話而難以開口的尷尬。

  B.第2第5小節中的劃線句,是表現父母通過對女兒的殷勤招待來彌補送女的過錯,面對女兒離去的背影的目送難捨表達對女兒深深的愛和牽掛。

  C.第6小節中的四個加點“她”,應分別指代“母親”、“母親”、“女兒”、“母親”。

  D.第8小節中的劃線句,是說在生活過程中不要被風塵迷住雙眼,要經常回顧和發現親人對你所表現的愛,去感受親情的溫暖。這句話也是本文的中心句。

  23、第7小節中說“一整夜他們都在聊天”,根據上下文的內容,請推想他們會聊些什麼內容呢?把要點寫在下面橫線上。***3分***

  24、下面兩則材料告訴了我們“家”意味著什麼,請結合材料加以概括。***3分***

  ***1***在美國洛杉磯,有一位醉漢躺在街頭,警察把他扶起來,一看是當地的一位富翁。當警察說要送他回家時,富翁說:“家?我沒有家。”警察指著富翁的別墅說:“那不是你的家嗎?”“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說。

  ***2***盧安達內戰期間,熱拉爾本有一個40口人的大家庭,可戰爭使他的親人有的離散,有的喪生。當他歷盡艱險找到5歲的女兒時,第一句話就是“我有家了”。

  家

  三、作文***共40分***

  以“身邊的風景”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