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養護文化基礎知識

  我國的道路養護水平和發達國家有明顯的差距,道路養護工人的安全問題更是不容樂觀。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的內容,提供給大家參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歡!

  

  一、基礎概念

  城市道路:通達城市的各地區,供城市內交通運輸及行人使用,便於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娛樂活動,並與市外道路連線負擔著對外交通的道路。

  按照各類道路在城市中的重要性,本著保證重點,養好一般的原則,將道路分為五類養護:***1***、快速路***2***、主幹路***3***、次幹路

  ***4***、支路***5***、街坊路。

  城市道路養護管理:是指為保持城市道路經常處於完好狀態,防止其使用質量下降,並向城市道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務所進行的作業。這裡,城市道路養護管理特指城市道路建成投入使用後所進行的養護作業管理。

  二、道路養護管理的目的及作用

  城市道路養護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環節。道路養護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交通安全、行車順暢和運輸效率,還涉及到道路的使用年限,以及城市的市容環境。

  城市道路養護管理的目的是為了經常保證城市道路及其附屬設施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從而保證城市道路上的車輛安全、快速、舒適、經濟地執行。城市道路養護範圍包括:路基、路面、人行道、附屬設施及其他設施***無障礙設施、路名牌等***。

  城市道路建成通車後,隨著交通量的不斷增長和自然因素的破壞作用,必然導致城市道路及其附屬設施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壞。由於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大等特點,必須及時發現並迅速修復路面出現的各種病害。即使是很小的路面病害,如不及時處治,在城市道路上也有可能引發嚴重的交通事故,進而引起嚴重的交通阻塞,影響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從而降低了城市道路的運營效益。因此,城市道路養護管理的作用一般可以具體歸納為以下幾點:

  ***1***瞭解並正確評價養護物件狀況及服務水平,及時安排日常養護、專項養護及大修,保證城市道路良好行車環境。通過養護調查可以建立相應的技術狀況資料庫,為城市道路的運營管理提供完整、科學的技術資料,並將資料分析處理後為決策服務。

  ***2***發現並及時彌補由於設計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道路及其設施的先天不足和使用缺陷。一般來說,在城市道路投入使用後,由於建設期的種種原因,在實際使用中往往會出現諸如道路排水、邊坡防護、通道設定、標牌處置、建築物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只能通過後期的養護維修加以彌補,並逐步形成城市道路比較完善的使用及服務功能,可以說養護也是對城市道路建設的一種補充與完善。

  ***3***提前預防道路及設施病害的發生,及時治理隨時出現的損壞,儘可能延長道路及設施的使用壽命,延緩大修週期,降低運營管理成本。由於城市道路具有交通流量大的特點,因而通過早期養護可以防止微小病害的進一步擴大,使城市道路經常保持原有技術狀態和標準。

  ***4***減少或杜絕由於道路及設施維護不當給使用者帶來的意外損害,避免為此引發的不必要的法律糾紛。近年來,我國城市道路因路上障礙和設施維護不當造成使用者傷害的事件時有發生,這不僅增加了使用者與管理者的雙重負擔,也直接影響了城市道路的聲譽。進一步加強養護管理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根本手段。

  三、常見城市道路路面破損情況簡介

  ***1***瀝青路面

  坑槽:路面破壞成坑窪,深度大於20mm,面積超過0.04m²。

  鬆散:路面結合料失去結合力、集料鬆動,面積大於0.1m²。

  擁抱:路面區域性隆起,峰谷高差大於15mm。

  翻漿:地基或路面溼軟出現彈簧、破裂、冒出泥漿。

  沉陷:路面路基區域性下沉,橫向大於30mm。

  脫皮:路面層層狀脫落,面積大於0.1m²。

  啃邊:路面邊緣破碎剝落,寬度大於0.1m。

  泛油:高溫季節瀝青被擠出,表面形成油層,行車出現輪跡。

  車轍:路面上沿行車輪跡產生的縱向帶狀轍槽,深度大於15mm。 龜裂:縫寬3mm以上,縫距小於100mm,面積超1m²。

  網裂:縫寬1mm以上或縫距小於400mm,面積超1m²。

  搓板:路面縱向產生連續起伏,峰谷高差大於15mm。

  橫坡不適:路面橫坡小於1%或大於3%,或中線偏移、未設超高。 溝石不平:溝石不平整或缺失。

  井框高差:路面與檢查井框高差大於20mm。

  ***2***水泥路面

  沉陷:路面連續數塊板下沉,低於相鄰板面深度大於30mm。 破碎板:裂縫將整塊板分割開,並有嚴重剝落或沉陷。

  坑洞:路面板粗集料脫落形成區域性凹坑,面積大於0.1m²。

  板角斷裂:裂縫將板角切斷。

  露骨:路面板表面細集料散失、粗集料暴露,面積大於1m²。 拱脹:相鄰板塊相對鄰近板向上突起30mm。

  錯臺:相鄰板塊垂直高差大於8mm。

  唧泥:路面接縫處或裂縫處擠出泥漿,板底出現脫空。

  裂縫:長度超過1m的開裂。

  縫料散失:接縫內填料散失,或填縫料與板邊脫離、凹陷10mm以上。

  四、城市道路路面養護對策

  道路養護工程根據其工程性質、技術狀況、工程規模、工程量等內容分為保養小修、中修工程、大修工程和改擴建工程四類。具體劃分規定如下:

  ***1***保養小修——為保持道路功能和設施完好所進行的日常保養。對路面輕微損壞的零星修補,其工程量不宜大於400m2。主要包括:路面灌縫,修補坑槽,刷油封層,處理其他小面積的病害,整路段的路基整修、邊溝清理,其他設施的小修維護。

  ***2***中修工程——對一般性磨損和區域性損壞進行定期的維修工程。以恢復道路原有技術狀況,其工程量宜大於400m2,且不宜超過8000m2。主要包括:瀝青路面大面積的刷油封層,瀝青碎石封層,瀝青混合料罩面,水泥路面集中清縫灌縫,水泥路面集中挖補換板,長路段的路基整修、邊溝清理。

  ***3***大修工程——對道路的較大損壞進行的全面綜合維修、加固,以恢復到原設計標準或進行區域性改善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工程,其工程量宜大於8000m2或含基礎施工的工程宜大於5000m2。主要包括:瀝青路面翻修,水泥路面翻修。

  ***4***改擴建工程——對道路及其設施不適應交通量及載重要求而需要提高技術等級和提高通行能力的工程。

  道路養護應結合城市的養護技術水平,根據道路不同的技術狀況應進行預防性養護工作,主要內容包括:恢復磨耗層的功能、提高抗滑能力、早期出現的裂縫處理等。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