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自學吉他不知從何下手

  該怎麼辦?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怎麼辦

  第一課,要入門吉他,你首先要知道吉他長什麼樣***廢話***,該怎麼拿。拿法很容易,先找張凳子椅子什麼的,能坐好的。然後把吉他橫放,琴身的腰部***也就是凹下去的那裡***靠在在自己右邊大腿上,右腿可以稍微抬高一點。這是民謠的一般常規拿法。當然,舒適是第一點!

  第二課,右手部分

  對於初學入門來說,手指部位一般就放在吉他的音控處,也就是吉他空洞的那部分。然後123弦***最細的那三條***分別對應無名指,中指和食指;拇指負責彈456弦***最粗的那三條***。

  怎麼彈,123弦的彈法是一樣的,就是手指放在琴絃上,然後勾動手指,就像你勾勾手指讓別人走過來那種勾。彈奏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夠清晰的撥響琴絃,同時不碰到其他的弦,在這兩點的基礎上練**吧。***稍後上圖一下吧***

  其次就是拇指部分,拇指彈奏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不靠弦的撥法,另一種是靠弦的撥法。第一種比較常用,撥法就是先把拇指靠在弦上,然後往“斜”下方撥動琴絃, 不要碰到其他的琴絃。而第二種靠弦的撥法,方法就是先把拇指靠在弦上,然後往“正”下方撥動琴絃,拇指最後是靠在下一根弦上的。兩者各有特點,第一種是手 指比較靈活一點,但發音不夠第二種大,強。而第二種的特點是低音發音比第一種更沉穩厚重,音量也比第一種足,但靈活度不太夠,不適用拇指使用頻繁速度較快 的曲子。

  第一張,:起手式,右手就這麼放就行了,拇指稍微往琴頭方向伸展,讓拇指保持在其他手指的前方***琴頭方向為前方***,PS:把拇指埋在掌心或拇指指尖在食指的後方也是不合適的。

 
第二張圖是食指撥完之後的樣子,過程怎樣自己腦補下吧。呵呵
 

  第三張圖就是拇指不靠弦的撥法,過程同上繼續腦補吧。

 

  第四張圖就是拇指靠弦的撥法,過程接著腦補吧少年們!

  ***我相信一般只要你們想象力沒有那麼奇葩的話應該是能夠明白正確的撥法的了***

 

  再補充一下右手單手的一些基本方法好了。

  右手練**方法很簡單,首先就是單音練**,能夠清晰彈出毎根弦的聲音,

  其次就是按照53231323的順序彈奏,這是每個學吉他的同學們最熟悉的一組數字了!彈奏時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求快!!!練**的時候首先放在第一位的是彈奏的質量,首先要能夠穩定的流暢的彈出來,其次才是在熟練的基礎上加速,切忌本末倒置!

  接下來項練**是雙音練**,顧名思義,就是用兩根手指同時撥絃,提供一個範本吧,先用拇指撥5弦,然後食指和中指同事撥23弦,然後重複。這只是一個栗子,可以根據自己喜歡任意組合,節奏什麼的可以暫時先不理,能撥得清晰就行。

  再來就是多音練**了,每個人就五根手指,除去一般不用的小指,頂多就四根,就各種組合吧,13組合,14組合,22組合等等隨便組

  第三課,左手部分

  說完了右手了,現在來說說左手該怎麼按弦。在說怎麼按之前先說點題外話,很多不懂吉他的人以為彈吉他還要帶指套保護手指,說這話的朋友我只能說你真不懂吉他了。指套有,但不是左手要帶的。同時,左手不能留指甲***拇指除外***,否則會影響按弦。

  進入正題,怎麼按?拇指放在琴頸的正後方。注意!不要為了貪圖舒服就把拇指掛在琴頸上沿,這是不正確的。用手指指尖去按弦,按弦的時候,手指儘量靠近品柱, 這樣聲音才能夠清晰穩定。如果你手邊有吉他,就把它拿起來,小試牛刀一下。先從一弦***最細那根***開始,用你的食指去按第五品***就是第五格***,注意要靠近品 柱去按,用力按!然後用右手用力撥一弦,食指不能放鬆,然後自己聽聽,如果聲音清晰,那就恭喜你了。如果聲音聽者悶悶的出不來的感覺,那就說明你按的力度 還不夠,再用力點,不要怕疼。***一會兒上圖***

左手拇指的位置:
 

  左手食指:***正面看的時候是看不到拇指的***

 

  左手中指:

 

  無名指按弦:

 

  小指按弦算是初學遇到的一個困難之一,所以決定拿出一樓來說說。

  如圖,這是樓主小指按弦的樣子,很多小白們在小指按弦的時候想必都覺得小指無力,按不住弦,而且按一弦的時候特疼!被樓主戳中膝蓋的別急著躺下,樓主來教你們該怎麼按。

  首先你們注意看一下樓主拇指的位置,跟上面的中指和無名指按弦的時候是不是稍微往小指方向移動了些,對的,這是其一。其二,注意看樓主的手腕部分,看到有向 小指一側彎曲了點了沒有?這兩點就是儘量把著力點發力點集中在小指那邊,這樣就可以了。至於按弦很疼,這是每個學吉他童鞋的必經之路,包括大神們。這個解 決辦法就只能是去**慣,按到不疼為止,如果每天練**得比較勤奮***至少1小時以上***的話,是每天噢!

  自學吉他教程:和絃的轉換

  和絃轉換的意義

  在低音保持不動的條件下,由於上方聲部和絃音位置更迭所構成的同一和絃的變化,叫做和絃轉換。這是和絃延續並獲得其內部節奏運動的一種有效手段。當我們為一個指定的旋律配和聲時,如果和絃的更換與旋律節奏總是完全同步***即一音配一個和絃***,那將十分笨拙而且會困難重重。和絃轉換,則可以幫助我們調節和聲節奏與旋律的關係。

  屬於同一和絃的兩個或更多的音,可以通過和絃轉換的方式,容納在一個統一的縱結構之中,以此避免和絃更換頻繁給和聲節奏所帶來的紛亂感。一個時值較長的旋律音要免於音調,亦可通過和絃轉換而使其獲得相應的節奏支援。

  和絃轉換中的聲部進行

  1 和絃轉換可能引起排列法的改變,但並不是必須的。旋律聲部參與轉換,向上跳進,排列法可由密集變為開放;向下跳進,排列法由開放變為密集。旋律聲部保持不動,只有內聲部參與轉換,聲部同上進行時,排列法可由開放變為密集;聲部向下進行,排列法由密集變為開放。

  不改變和絃排列法的轉換,必須在旋律聲部的跳進不超過四度的條件下,由上方三個聲部的同向運動構成。

  弦轉換與排列法關係的知識,有助於我們在運用和絃轉換的方法時,求得聲部音更好的協調與平衡。

  2 轉換的和絃,應儘量保持和絃音重複與省略的正確性。

  3經轉換之後的和絃,應與下一個和絃保持正確的連線關係;同樣應當避免平行八、五度,四部同向,聲部超越等不良進行。

  4 弱拍上的和絃,不宜通過轉換和形式在強拍上延續。因為這樣會形成和聲的切分節奏,與現階段所學習的傳統和聲風格不符。在為旋律配寫四部和聲的習作中,應當積極地利用和絃轉換的手段,去求取和聲節奏與旋律的協調和聲部間的自然平衡.

  自學吉他教程:音樂的主題

  音樂的主題

  作曲家創作樂曲時,經過醞釀、構思,初步明確所要達到的目標後,共寫作次序一般是:先寫好音樂主題,把頭開好;繼而予以發展;最後通過合理的曲式而完成音樂形象。這三步往往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下面先從音樂主題談起。

  概述

  音樂主題是一首樂曲最主要的樂思,常是作曲家在充滿激情的精神狀態下寫出來的。它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富有較強的表現力,意義也比較完整。樂曲一開始往往就是音樂主題,也有經過引子才出現的。因它是形成全曲音樂形象的基礎,很重要,因此創作音樂作品時,首先應把精力集中於此。

  主題的構成,就樂句的句數來看,常由兩個樂句構成,也有由一個、三個、四個或更多個樂句構成的。它常結束在調的主音上,或三音、五音上***即結束在主和絃上,大調是1、3、5,小調是6、1、 3,徵調式是5、2,商調式是2、6等***,有一結束感、段落感。

  主題往往是一個樂段。

  主題核心是主題的一部分,多在開始的地方,常見的是一或二小節***自成一個“單元”***,有時是一個樂句。整個主題常由此核心延展而構成的。平時談及音樂主題時,常不是指主題的全部,而是指主題的一部分,如主題核心。

  這是由兩個樂句***每句八小節***構成的音樂主題,終止在小調的主音上,開始兩小節是主題核心***很有小草純樸無華的特色***,整個主題由此發展而成。

  主 題 節 奏

  作曲家創作樂曲時,經過醞釀、構思,初步明確所要達到的目標後,共寫作次序一般是:先寫好音樂主題,把頭開好;繼而予以發展;最後通過合理的曲式而完成音樂形象。這三步往往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主題節奏是指主題或主題核心的節奏骨架,主題的個性特點以及主題的多樣性常由此奠定。

  主題節奏就歌曲來說,常與歌詞朗誦的節奏有關。但無論是歌曲或是器樂曲的主題節奏,更重要更寬廣的來源是作曲家對生活的深刻感受,是在自己內心深處的感情波濤上所進行的各樣富有特色的"浮雕"。一種是主觀心境的刻畫,這是主要的,為數也最多。一種是客觀人物、景色的刻畫、描繪,雖然是客觀的,但也絕離不開主觀的作用。

  主題節奏與歌詞朗誦節奏的關係有些歌曲的主題節奏與歌詞朗誦的節奏基本一致,如:不少歌曲的主題節奏與以上情況相似:

  這類易在群眾中傳唱的歌曲,特點之一是音樂的主題節奏與語言的節奏相當吻合,音調也較通順,因而感到自然,容易上口。應充分注意到,音樂的主題節奏要比歌詞朗誦的節奏豐富得多。作曲家刻意追求的是音樂主題要富有個性特點,並與內容吻合。朗誦歌詞時,肯定不會把節奏拖得如音樂主題的節奏那樣悠長

  主 題 音 調

  主題音調是指獨立於主題節奏的高低的連續,常具有一定的特點。

  主題音調的民族風格音調有相當強烈的民族範圍內的繼承性。音調與民族的語言及思想感情特有的表達方式等密切聯絡著,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中外許多著名作曲家所創作的音樂主題,其音調大都一定程度具有自己的民族風格。俄羅斯作曲家格林卡曾說過,音樂是人民創造的,作曲家不過是加工改編而已。特別是從音調來看,這話是有根據的。有些器樂曲的主題本身就是民歌,如柴科夫斯基《D大調第一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的主題:是一首俄羅斯民歌。我國沙漢昆《牧歌》***小提琴獨奏***的音樂主題:來自內蒙古民歌。

  我們有些革命群眾歌曲,本身就是民歌,只是重新填了詞,以新的時代的激情去演唱,從而有“出新”。原封不動地把民歌作為主題,總的來看終是很少數,更多的是在民族、民間音樂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

  音調與語言有密切的聯絡,這在歌曲創作中尤為顯見,如音調的起伏儘可能與歌詞朗誦的語調相一致,以使歌詞內含的感情較自然地表達出來,歌詞也讓人聽得清楚。

  朗讀第一句歌詞時,“握”字要比“手”字自然地揚上去一些,“一杆”稍低下來一點,“鋼槍”的“鋼”字,明顯地要更高地揚上去。這個音樂主題的音調起伏與歌詞的語調基本一致,聽起來很自然。應注意到這當終是以音樂形象的塑造為中心的,以上這一切與特定的寬廣的主題節奏結合在一起展現戰士的胸懷,含義才全面。

  有時音調的進行與歌詞字音的起伏有矛盾,一般來說,這時應著重音樂形象的塑造,因為音調自身的起伏還有它自己的規律,有一定的獨立性。通常,好歌曲脫離了歌詞,移植到樂器上演奏,仍很完美,說明了這一點。

  音調與歌詞朗誦的起伏從總的來看基本一致,大部分歌詞都聽清楚了,但其中的“滴階前”聽起來像是“滴解前”,不理想。但從音樂本身來看,音調起伏婉轉,很有“春思”的意味,特別是前調小節的音調5 1 2 3與後兩小節的音調 i 6 2 3 2是呼應的。若為了把“階”字唱清楚,勢必要改動整個主題音調,權衡利弊,還是像原曲這樣為好。

  自然,如將“你是燈塔”譜成3. 1 |6 3 |聽起來像是“你是等他”詞意全變了,顯然不可取。而趙元任作曲的《老天爺》其中的“老”字內含有由低往高的明顯趨勢,音調上配以3 5,聽得很清楚。

  聶耳、冼星海的歌曲,其音調的起伏與歌詞朗誦的起伏多結合得相當完美,但並不全按字尋腔,而更多地著眼於整個音樂形象的塑造。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