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四大美女分別是指誰
中國古代有四大美女,你知道她們分別指的是誰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四大美女:西施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苧蘿村。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於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作用,成為男人政治鬥爭下的女性犧牲品。沉魚由來西施有“沉魚”之貌,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覺得西施太美麗了,都自行慚愧地沉到水底不敢出來。
四大美女:王昭君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于閼氏。她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
***《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 王昭君於公元前52 年出生於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歸北界為興山縣,香溪為邑界,漢王嬙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縣。其父王穰老來得女,視為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元帝下詔,命其擇吉日進京。其父王穰雲:“小女年紀尚幼,難以應命”,無奈聖命難違。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淚別父母鄉親,登上雕花龍鳳官船順香溪,入長江,逆漢水,過秦嶺,歷時三月之久,於同年初夏到達京城長安,為掖庭待詔。昭君出塞王昭君,名嬙***音qiáng***,字昭君,原為漢宮宮女。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被他哥哥郅支單于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並向漢元帝請求和親。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她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後來呼韓邪單于在西漢的支援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關於落雁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王昭君與單于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王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絃,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
四大美女:貂蟬
>貂蟬,山西忻州人。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舞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分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董卓是好色之人。貂蟬被董卓寵愛著,報董卓於嫵媚。把董卓撩撥得神魂顛倒。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並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剷除了董卓。
京劇有《鳳儀亭》就是敘述這段故事的。貂蟬是這部以男性為人物主體的《三國》之中,出場的少數幾位女子中最為光彩奪目的女性形象。可以這樣說,正是由於貂蟬的出現,才有了王司徒巧施連環計的佳話,才有了呂奉先大鬧鳳儀亭的***,才有了凶橫無忌權傾一時的董卓宮門前的被戮,才有了兒女情長武功蓋世呂布的門樓上的殞命。貂蟬形象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在這個清一色男人爭霸的世界裡,成功地顯示出了一個絕色女子的膽量與智慧,正是這種非凡膽量的展示與高度智慧的運用,加速了漢末軍閥戰亂時代的結束,促成了一代雄才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的崛起,從而使已經風雨飄搖的漢室江山得以繼續延續。然而,自從呂布白門樓殞命之後,這位膽色俱佳的奇女子便就此不見了蹤跡。是隨失敗的呂布同赴了九泉?還是被勝利的曹操擄回了許昌?這個疑問從群雄爭霸開始一直到歸晉統一也沒有解開,是作者無意間忽略了這樣一個重要的人物,還是出於某種考慮有意識地避開不談?我們無從考證。
筆者不甘於就這樣讓一位令人敬慕的奇女子從此無跡可尋,於是參考翻閱了大量社會上流傳的稗官小說、野史評話,終於尋找到了有關貂蟬身世、結局的一點蛛絲馬跡,在此記錄下列,權作對自己好奇心的一種交待
四大美女:楊玉環
>楊玉環***公元719-756年***:號太真,蒲州永樂人***今山西永濟***,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氏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開元七年719年農曆六月初一生於容州***今廣西玉林容縣***,出身宦門世家,曾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是蜀州司戶,叔父楊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10歲左右,父親去世,她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珪家。開元二十二年七月,***734年***.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也應邀參加。咸陽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鍾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後,兩人甜美異常.後又受令出家,天寶四載***745年***,楊氏正式被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5年***,安祿山發動叛亂,玄宗西逃四川,楊氏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
楊玉環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具備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雖為美女,但仍有缺陷:其體有狐臭,因此特別喜歡沐浴,所以“春寒賜浴華清池”這位以胖為美的楊貴妃,是最簡單的美人、最幸福的美人,也是最令人感慨的美人.她真叫玉環嗎?大名鼎鼎的楊貴妃,芳名是什麼?這是個有趣的問題。《舊唐書》與《新唐書》裡沒寫,《資治通鑑》裡也沒有明確記載,《長恨歌傳》只說她是“楊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楊貴妃死後大約 100年,鄭處誨編撰的《明皇雜錄》裡才第一次提及:“楊貴妃小字玉環”。後人沿用至今。對此,有一種不同的說法,鄭嵎的《津陽門詩注》裡說:“玉奴,太真小字也”。鄭處誨和鄭嵎都是唐人,生活年代也差不多,而且都是進士出身,所以他們的說法都有可信的理由。
當然,也可能這兩個名字都屬楊美人,一個是真名,一個是暱稱。管楊貴妃叫什麼,那個叫李隆基的老男人都喜歡。說他是老男人,一點不假,開元二十八年***740年***兩人第一次見面時,楊氏才22歲,而他已經56歲了。老是老點,可他是皇帝,所以能夠為所欲為。他不但不管她叫什麼,而且也不管她嫁沒嫁人,甚至都不考慮她嫁的是自己的兒子,只要他喜歡,便一定要奪過來。唐玄宗看上楊玉環時,她已經嫁給壽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唐時宮廷“胡風”盛行,老子搶兒子的媳婦,好像也不算稀罕事,“愛情面前人人平等”嘛,所以也沒有衛道士哭鬧著向皇上諫勸什麼“人倫之理”。但這畢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為了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唐玄宗還是做了一些檯面上的工作。譬如先是打著孝順的旗號,下詔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說是要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后薦福,並賜道號“太真”,讓楊玉環搬出壽王府,住太真宮。這樣做也是為避人耳目,方便他們偷情。
好不容易熬過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經地盡了一把“父親之責”,為壽王李瑁娶韋昭訓的女兒為妃,緊接著就迫不及待地將楊氏迎回宮裡,並正式冊封為貴妃。楊玉環不僅長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聰明,善解人意,簡直就是皇上的貼心“小棉襖”,玄宗自然極為喜歡。不久,楊玉環便專寵後宮,使得“六宮粉黛無顏色”,當時宮中稱她為娘子,一切待遇***儀體規制***也都是皇后級別。對此,唐人李商隱有話要說。他在《驪山有感·詠楊妃》裡寫道:“驪岫飛泉泛暖香,九龍呵護玉蓮房,平明每幸長生殿,不從金輿惟壽王。”看來壽王真是鬱悶至極、尷尬到家了。但玄宗不顧人倫,依然要奪子所愛,那就只能感嘆楊玉環的美色太有誘惑力了。不過,根據常理推斷,已步入老年的唐玄宗寵愛楊貴妃,可能不僅是貪圖美色和床笫之歡,更是將她當作生活體貼入微、凡事知心解意、猶能迎合自己嗜好的精神伴侶。如《舊唐書》所述:“太真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如上意。”而《新唐書》裡的評語也大致相同,只是很含蓄地加了“遂專房宴”的提示。
後世諸多文學作品,極盡意淫之能事,一味放大貴妃“以色邀寵”的本領,我以為有高估唐明皇生理功能之嫌。當然,再老的男人,對美色還是很受用的,何況這位美人兒長得如天仙一般。貴妃醉酒一日,唐明皇想起疏遠多時的梅妃,便當夜宿於梅妃住處。楊玉環不知,在百花亭擺下酒宴,準備與皇上痛飲一夜。久等不來,楊玉環意識到皇上的心中還有別的女人,不禁一陣酸楚,無限的哀怨難以排遣。她自斟自飲,借酒澆愁,想到人生如夢,君心難測,更加情緒低落,漸漸不勝酒力,醉態十足。一旁侍候的高力士,察言觀色,小心勸慰,對這位孤獨、寂寞的貴妃娘娘充滿了同情。直到月西星淡,楊玉環也沒有等來皇上,她一步三搖,被人攙扶著回到自己的住所。
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