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為什麼不幫扶蘇

  趙高修改詔書,殺死嬴政嫡長子扶蘇,當時身為宰相的李斯為什麼沒有阻止趙高,反而還和趙高狼狽為奸,幫助趙高害死扶蘇呢?李斯和扶蘇之間是有什麼樣的深仇大恨?使得他非要置扶蘇於死地。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李斯,嬴政統一六國的大功臣,也是他向嬴政提出了皇帝的稱號,綿延千年的皇帝稱號正是由李斯提出來的,李斯也被始皇封為宰相。秦始皇統一之後,收繳民間兵器這一舉措,也是有李斯最先提出來的。另外,李斯還參與《秦律》的制定,秦始皇提出的一系列的統一措施,都和李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秦始皇死之前,國政大事都是由李斯把持著,趙高想要修改詔書,就必須說服李斯。趙高通過了解,知道李斯是一個非常注重家族的人,於是他以李斯家族的存亡來威脅李斯,讓李斯幫助自己一起殺死扶蘇,共同推舉胡亥繼位。剛開始,李斯是不同意趙高的提議的,但是後來趙高利用李斯和蒙恬扶蘇的矛盾,使得李斯不得不同意趙高的建議,做自己不願做的事,這樣可以使自己的家族能夠更加久遠的存在下去。

  扶蘇死後,胡亥繼位,趙高開始暗地裡控制胡亥,將胡亥當做自己的傳話筒,利用胡亥在朝廷之中獨攬大權,之前的李斯黨羽都被趙高全部打壓下去。後來,二世和趙高為了不讓篡位的訊息洩露出去,找了個藉口殺死了李斯,將李斯的三族全部誅滅。

  可憐的李斯,死之前非常後悔當初的袖手旁觀,如果當時他幫助了扶蘇,以扶蘇的性格就算之前有一點的不愉快,也會很快過去的,自己的家族完全可以延續下去。

  扶蘇的弟弟

  扶蘇是嬴政最大的兒子,相傳嬴政共育有十八個兒子,胡亥是最小的第十八子,也就是說扶蘇共有十七個弟弟。可是在這些弟弟之中,後世歷史有記載的只有三個,分別是公子高、公子將閭和胡亥。

  公子高,秦始皇嬴政之子,扶蘇被趙高害死之後,胡亥繼位為帝,開始大肆屠殺自己的兄弟,滅殺兄弟的後人。公子高想要逃出咸陽,去別的地方躲藏起來,但是又怕胡亥對他的族人下手,無奈只得上書胡亥,請求殉葬。胡亥知道他要為嬴政殉葬,非常的開心,賜他十萬錢厚葬,並保全了他的家族。

  公子將閭,也是扶蘇的弟弟,嬴政的兒子,胡亥的兄長。當然也不會逃過胡亥的迫害的,公子將閭本是一個和胡亥一樣的紈絝公子,但是胡亥還是不放過他。紈絝總會闖禍的,以前將閭闖禍都是嬴政幫他擺平的,現在嬴政死了,剛剛繼位的弟弟胡亥早就對他虎視眈眈,當然是不會救他的。胡亥和趙高就找了一個藉口,將公子將閭和其他兩位公子,一起處死。

  公子胡亥,嬴政最小的兒子,本來是最沒希望登上皇位的。但是,後來在趙高的一步步佈置之下,掃除了他登上皇位的所有障礙,順利的坐上了皇位。登上皇位的胡亥,開始清理先帝遺留下來的人。他先從自己的兄弟下手,找各種藉口,將自己的幾個所謂的哥哥全部誅殺殆盡,連這些人的後代都沒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