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城市發展歷史***2***

  倫敦擁有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也是最發達的城市地鐵網路,承擔了倫敦市區及郊區主要交通任務。倫敦的城市公共交通也相當發達,作為倫敦城市交通標誌的雙層公共汽車也是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從節能和環保的角度出發,同時也為緩解城市交通擁擠的局面。政府採取公交優先的城市交通發展政策,對公共交通行行政策性補貼,其目的是鼓勵人們更多地使用公交工具。航空業的發展使倫敦與外界的聯絡更加便利。很難想象,如果沒有空中這條紐帶,倫敦還是否能稱之為國際大都市。英國的民用航空業的實力和規模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就定期國際航班服務量而言,英國航空公司居世界前茅。倫敦擁有兩個大型的、裝置先進的國際機場,一個是位於倫敦南面,距市中心30多英里的蓋特維克國際機場;該機場有兩個進出港終端,是世界最繁忙的國際機場之一.。建於70年代的倫敦希思羅國際機場, 是目前世界第二大機場。希思羅國際機場位於倫敦西部, 距市中心僅10英里, 有地鐵與市區相連。

  儘管英國是世界上最早完成工業化的國家,而且現在仍是發達的工業國家,但是作為英國首都的倫敦卻不是一個以工業中心著稱的城市。特別是“二戰”之後,英國政府和倫敦市政當局對倫敦的城市性質做出了明確的界定,即鞏固和加強倫敦作為國際商業、金融及貿易中心的地位,突出它的歷史文化都市的風格,使其成為國際性的旅遊,觀光、消費、休閒城市。在對北京這樣具有悠久歷史,古建築林立的城市進行現代化改造的過程中,如何維護古都風貌的確是個大題目。這裡首先要明確一個指導思想, 即未來的北京應該是個什麼性質的城市。“二戰”後倫敦60多年發展的歷史過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生動的範例,即建立一個能夠發揮自身優勢,具有其獨特風格的國際性大都市必須要有一個長遠規劃,一個指導原則並與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規。建設和管理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市政、交通、環境、商業等各個部門的協調合作。

  英國是一個實行自由市場競爭的國家,但政府對城市發展的巨集觀管理和政策指導還是相當嚴格的,不能允許出現各自為政的現象。政府同時通過各種法律、法 令、法規對諸如城市建築的高度、汽車尾氣的排放、公共綠地的比例、商業網點的佈局、公共交通的線路設定均有嚴格的規定。倫敦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在世界經濟事物中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儘管紐約、東京甚至香港在國際經濟事物中的作用地位日漸重要,倫敦作為世界金融保險業、商品交易業及海洋運輸業中心之首的地位仍是無可爭議的。這也是在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貿易自由化、金融資訊化、經濟實力多元化的新形勢下,倫敦依然能保持其國際大都市地位的關鍵因素所在。作為電子資訊時代特徵的服務業在倫敦地區已佔其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三,就業人數的五分之一從事金融服務業及相關行業。倫敦是世界公認的最主要的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期貨業及商品交易、黃金買賣中心之一。

  倫敦國際地位是歷史形成的,在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上升時期發揮了先鋒作用。其次,倫敦在現代資本主義全球經濟體系中的作用是獨特的,也是短期內其它城市暫時不能替代的。倫敦的國際金融中心、保險業中心、商品交易中心的地位是相當穩固的。倫敦在適應後工業化社會、現代資訊社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效。倫敦在維護歷史文化傳統、發展現代城市功能、保持其國際影響力、迎接新時代的挑戰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二、倫敦城市建設和發展

  漫步倫敦老城區,遊客很少會看到寬闊、豪華、現代化的門廊,但古典、高貴的氣質卻從屋簷上一處石頭雕塑、視窗掛著的蕾絲窗簾、大廳裡懸掛的水晶吊燈上流露出來。一打聽,你也許會突然發現,這裡就是英國女王鍾愛的用下午茶的最佳去處,那裡曾經住過一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公爵……似乎每一塊磚頭後面都藏著一個故事,無聲地彰顯出歷史的厚重感。和一些新興國家的人痴迷於新設施不同,在英國似乎是歷史越悠久的房子價值越高,老房子流露出的古典氣息在很多人眼裡恰恰是貴族身份的象徵。

  倫敦的面孔並不是單一的,而是由多種元素聚合而成的。提到倫敦的懷舊風情,人們想到的不僅僅是老建築,還有獨具特色的交通工具和市政設施。紅色的電話亭、黑色老爺車樣式的出租汽車,點綴在古老的街頭巷尾之間是那樣相得益彰。根據這些造型設計的旅遊紀念品,比如鑰匙鏈、茶葉盒,也是深受旅遊者喜愛的紀念品,如此獨特的設計儼然已經成為了倫敦的符號。倫敦全城沒有摩天大樓,房屋大多隻有四五層,高的十來層,最高的樓僅有二三十層,且寥寥無幾。除了古舊的建築,倫敦擁有620多個文化設施,上百家公園和四通八達的交通。

  倫敦市中心的街道狹窄、曲折,儘管交通擁堵一直是令市政府頭疼的事情,但將老建築推倒以拓寬馬路並不在政府的計劃之內。車輛進入倫敦中心地帶被嚴格控制,收取高昂的進城費,發達的地鐵設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倫敦的交通壓力。去年,倫敦市政府曾經有計劃仿效紐約在市中心建造多座摩天大樓,但是遭到多數民眾的強烈反對,而他們反對的原因是擔心這些摩天大樓會掩蓋白金漢宮、大英博物館的光芒,使這些歷史建築存在於現代化的陰影之下。最終倫敦市政府不得不宣佈放棄這項計劃。英國人並不羨慕生活在高樓大廈之中,享受久遠歷史帶給自己生活的樂趣才是這個島國民眾的追求。

  

倫敦城市發展歷史的人還:

1.英國城市曼徹斯特的歷史發展

2.2016-2017泰晤士全球大學排名

3.2016奧運會主辦城市

4.上海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制度概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