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市場的發展歷史

  創業板市場,是指專門協助高成長的新興創新公司特別是高科技公司籌資並進行資本運作的市場,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的也稱為二板市場、另類股票市場、增長型股票市場等。接下來我們去看下吧。

  創業板發展

  20世紀60年代可以稱為創業板的萌芽起步時期。1961年,為了推進證券業的全面規範,美國國會要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所有證券市場進行特定的研究。兩年之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放棄了對全面證券市場的研究,而是將目光盯住了當時處於朦朧和分割狀態的場外市場。SEC提出了“自動作業系統”作為解決途徑的設想,並由全國證券商協會***NASD***來進行管理。1968年,自動報價系統研製成功,NASD改稱為全國證券商協會自動報價體系***NASDAQ系統***。1971年2月8日,NASDAQ市場正式成立,當日完成了NASDAQ系統的全面操作,中央牌價系統顯示出2500個證券的行情。直 到1975年,NASDAQ建立了新上市標準,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必須將在NASDAQ市場上市的公司和OTC證券分離開來。

  與美國NASDAQ市場的起步幾乎同時的是,日本開始了創業板的腳步。1963年,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設立了針對中小公司的第二板,並正式起用了場外市場制度。不過,在其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日本的場外市場一直萎靡不振。

  上市時間

  最新鳴鑼成立的二板市場當屬香港創業板市場。1999年11月25日,醞釀10年之久的香港創業板終於呱呱墜地。它定位於為處於創業階段的中小高成長性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服務。截至今年4月底,共有上市公司25家,大多是網路、電腦、電信企業。一家公司若想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最近3年必須有5000萬港元的盈利,但創業板不設盈利底線,只需公司有兩年的“活躍業務紀錄”。如果創始人在業界已是名聲鵲起,那麼這個兩年的“紀錄”也可以不要。香港聯交所權威人士曾風趣地說,如果比爾·蓋茨出來重新註冊一家公司,創業板會馬上愉快地接納。

  證券發展歷史

  在證券發展歷史的長河中,創業板剛開始是對應於具有大型成熟公司的主機板市場,以中小型公司為主要物件的市場形象而出現的。19世紀末期,一些不符合大型交易所上市標準的小公司只能選擇場外市場和地方性交易所作為上市場所。到了20世紀,眾多地方性交易所逐步消亡,而場外市場也存在著很多不規範之處。自60年代起,以美國為代表的北美和歐洲等等地區為了解決中小型企業的融資問題,開始大力建立各自的創業板市場。發展至今,創業板已經發展成為幫助中小型新興企業、特別是高成長性科技公司融資的市場。

  延伸閱讀:

  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指主機板之外的專為暫時無法上市的中小企業和新興公司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是對主機板市場的有效補給,在資本市場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

  創業板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低門檻進入,嚴要求運作,有助於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

  在中國發展創業板市場是為了給中小企業提供更方便的融資渠道,為風險資本營造一個正常的退出機制。同時,這也是中國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經濟改革的重要手段。

  對投資者來說,創業板市場的風險要比主機板市場高得多。當然,回報可能也會大得多。

  各國政府對二板市場的監管更為嚴格。其核心就是“資訊披露”。除此之外,監管部門還通過“保薦人”制度來幫助投資者選擇高素質企業。

  二板市場和主機板市場的投資物件和風險承受能力是不相同的,在通常情況下,二者不會相互影響。而且由於它們內在的聯絡,反而會促進主機板市場的的進一步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