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城鎮歷史介紹

  朝城鎮隸屬於山東省聊城市,區位優勢明顯,處於莘縣、陽谷、河南省範縣和南樂縣的中心位置,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朝城鎮歷史簡介,希望能幫到你。

  朝城鎮歷史簡介

  朝城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有戰國會盟臺、清真寺等多種名勝和日新月異的現代化城區。古為顓頊地。

  西漢置東武陽縣,東武陽縣治所在今山東莘縣莘城鎮南,屬東郡,北魏改為武陽縣。北周曾於樂平縣置武陽郡,武陽縣屬之。

  三國魏東武陽縣移治於朝城***今朝城鎮***。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改東武陽為武陽縣。不久,廢武陽縣。唐永昌元年***6******改稱曰武聖縣,開元七年***719年***改武聖縣為朝城縣,天佑三年***906年***改稱武陽縣,五代後唐複稱朝城縣,故城在今朝城鎮西40裡。

  北宋屬開德府,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為避河患,遷縣治於杜婆村***即今朝城鎮***。元初屬東平府,後屬濮州。明屬東昌府。清屬曹州府。

  1913年屬東臨道。1928年直屬山東省。

  1936年,全省下設十二個行政區,區設行督察專員公署。朝城、觀城屬山東省第六區***範築先任第六區行政督察專員、保安司令兼聊城***。

  1942年9月為紀念抗日烈士齊南峰,改為南峰縣;1945年5月複名朝城縣;1947年又改名南峰縣;1949年初又複名朝城縣,1949年8月觀城、朝城屬平原省濮陽專區。

  1952年7月,朝城縣與觀城縣合併為觀朝縣,縣政府駐朝城鎮。

  1953年8月朝城縣與觀城縣合併為觀朝縣,觀朝縣下設六個區:一區駐朝城城內,二區駐妹冢,三區駐呂村,四區駐觀城,五區駐大張家,六區駐徐集。

  1955年11月觀朝縣一至六區分別改稱為城關區、妹冢區、呂村區、觀城區、大張家區、徐集區。

  1956年3月20日撤銷觀朝縣的建制,將呂村***三區***、觀城***四區***、大張家***五區***等三個區及徐集區***六區***的賀莊、東臺、岔樓、舍利寺四個鄉劃歸範縣;朝城***一區***、妹塜***二區***兩個區劃歸莘縣;徐集區的徐集、李臺、武臺三個鄉劃歸壽張縣。經1956年3月調整後,朝城區轄欒屯、紙坊、謝集、高前莊、後種樓、前戴莊、茲營、魏花園、李大人莊、五里垢、東孟莊、磚莊、朝城鎮13個鄉鎮。

  1971年改為朝城公社,1984年8月,莘縣下設四個辦事處,朝城辦事處駐朝城鎮,轄朝城鎮、徐莊、舍利寺、張寨、王鋪、十八里鋪、妹冢、馬集八個鄉鎮。

  朝城鎮概況

  朝城鎮位於山東省聊城市莘縣中部,全鎮面積69平方公里,轄97個行政村,耕地6.5萬畝,總人口5.4萬,是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國家級畜禽肉食加工創業基地、山東省百新工程示範鎮、山東省中心鎮。朝城鎮交通便利,是整個莘縣的交通中心,公路四通八達。

  近年來,朝城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正實現全面提升。農村產業結構日趨合理。全鎮形成了高標準冬暖式大棚蔬菜、冬罩韭菜、食用菌種植和畜禽養殖四大主導產業。截止目前,全鎮已經形成三處高標準基地,分別是冬暖式大棚基地、大弓棚基地、食用菌基地。高標準冬暖式大棚5000餘座,大弓棚2000座,食用菌基地的種植面積達50萬平方米。

  朝城鎮民營經濟發展迅猛。全鎮民營企業達到132家,從業人員8600餘人,初步形成了牛羊肉冷藏加工、板材加工兩個產業叢集和化工產品生產、肉食生產加工、飼料加工、機械製造、木材加工、麵粉加工六大優勢產業。其中肉食生產被譽為全國小肉雞生產基地。

  朝城鎮小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鎮區規劃總面積已擴充套件到4. 6平方公里。形成了貿易繁榮、貨暢其流,具有較強輻射作用的商貿城。

 

 朝城鎮歷史簡介的人還:

1.漢獻帝歷史簡介

2.北海的歷史發展史介紹

3.越南占城國的歷史介紹

4.中國歷史故事大全

5.歷史上的勵志故事精選

6.我國曆史第一個朝代